2025.03.08

本文字數:1416,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導讀:堅決反對各類簡單粗放、“一刀切”式的環保治理,堅決反對各類脫離實際、層層加碼的環保整改,堅決反對各類弄虛作假、走過場的環保“形式主義”。
作者 | 第一財經 章軻
“會議期間,為了方便跟代表委員們交流,我隨身攜帶了兩塊從北京市大氣環境監測儀上取下來的濾膜。”今天(8日)上午,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一邊說,一邊伸手從西裝內側口袋中取出兩塊濾膜。
“這和我們家裡的空氣清淨機上的濾芯道理是一樣的。左邊這塊是2015年的,因為吸收了太多的PM2.5,所以是灰黑色。這一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是80.6微克/立方米,全年有46個重汙染天。”黃潤秋說。
他又指了指右邊的濾膜說,“這塊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是去年的,呈灰白色。去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30.5微克/立方米,全年重汙染天數僅有1天”。
黃潤秋說,10年間,北京的PM2.5年均濃度降幅達到62%。濾膜也從黑變成了白。北京的天空從“APEC藍”“閱兵藍”“冬奧藍”,變成了藍天成為常態。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說:“今天北京稍微有點輕度汙染,這也提醒我們,汙染防治攻堅戰不能歇腳,不能停步。”
黃潤秋說,這十年全國的生態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轉折性的變化。生態環境質量有新改善。全國的PM2.5平均濃度去年降到了30微克/立方米以下,達到了29.3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比例跨過了90%門檻,達到90.4%,“儘管同比只增加了1個百分點,但這是在高位上增加的,來之尤其不易”。此外,長江連續五年、黃河連續三年幹流的水質達到了Ⅱ類及以上。
“十年間創造的奇蹟,我想人的努力是最為重要、最為關鍵的。”黃潤秋介紹,“十四五”以來,國家謀劃了1.9萬個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大幅度削減了汙染物的排放;隨著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和經濟結構的深度調整,一些高汙染排放和高碳排放的傳統產業,產品產量逐漸趨於穩定,部分還有回落。

3月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第二場“部長通道”集中採訪活動上,向記者展示濾膜。
黃潤秋介紹,在管理減排方面,2024年開展了29個輪次的“線上+線下”監督幫扶,在涉氣方面就推動解決了8萬多個問題,包括超標排放、偷排直排、弄虛作假等。
在回答關於如何理解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關係的提問時,黃潤秋表示,這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永恆主題。兩者的關係不是“有你無我”或者是“有我無你”的關係,而是相互融合、彼此支撐、相互成就的關係,沒有綠色低碳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
黃潤秋介紹,這些年,生態環境部持續推動生態環境分割槽管控,這是一個基礎性制度,對不同區域實行精準、差異化管控。相繼推出了生態環境領域支援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舉措,出臺了支援民營企業的22條措施。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配額交易規模持續擴大,交易價格穩中有升。
黃潤秋說,生態環境部還區分不同的情形,對企業開展監督幫扶,送政策、送技術、送方案到企業進車間,促使企業守牢達標排放的底線,對那些環保績效好、依法依規的企業我們做到無事不擾。
他同時表示,堅決反對各類簡單粗放、“一刀切”式的環保治理,堅決反對各類脫離實際、層層加碼的環保整改,堅決反對各類弄虛作假、走過場的環保“形式主義”。將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領、最佳化、倒逼作用,更好地建立起高水平保護體系,支撐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微信編輯 | 蘇小
推薦閱讀
個稅起徵點可適度提高,但不宜過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