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四很不客氣地發帖警告印度:美國將在8月1日起對來自印度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還稱他將因為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而懲罰印度。
特朗普發在社交真相平臺上的帖子說:雖然印度是美國的朋友,但多年來他們的關稅是世界上最高的,而且他們擁有所有國家中最激烈和令人厭惡的非貨幣貿易壁壘。此外,印度一直從俄羅斯購買絕大部分軍事裝備,並且是俄羅斯與中國一起最大的能源買家。因此,從8月1日開始,印度將支付25%的關稅,外加懲罰。
8月1日臨近,歐盟、日本等多方與美國達成協議,印度成了特朗普最新使用嚴厲措辭重點警告的國家。
印度是美國重點拉攏的亞洲大國,但是最近幾個月,印美摩擦又變得相對很突出。特朗普幾次在涉及印度的問題上“自我表揚”,印度都不給面子,直接或間接潑冷水,相信特朗普在印度方向窩了不少火。

今年5月,印巴發生衝突。5月10日,雙方宣佈“全面立即停火”,特朗普當即在社交平臺上高調宣佈是他幫著印巴達成了停火。
特朗普此番表態相當於直接“邀功”,但他碰到了印度的一個敏感處,就是印度一直拒絕任何外部力量調解它與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衝突,因此印度毫不客氣地否認了特朗普推動了停火,並明確表示說,印巴停火“由兩國直接協商”達成,讓特朗普下不來臺。
在與美國的關稅衝突上,印度也不斷釋放強硬訊號。6月底印度就否認了特朗普關於美國和印度可能很快達成“一項非常大的協議”說法。6月26日特朗普在白宮聲稱,“我們即將簽署一項協議,可能是和印度的協議。這項協議非常大,我們將開啟印度市場。”
但是,一些印度官員當天給出了不同的說法,他們稱美國和印度的貿易談判並不樂觀。他們表示,印度和美國已經進行了幾輪談判,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在關稅問題上的分歧可能阻礙雙方在最後期限前達成協議。
更有震動性的是,印度7月4日向WTO通報,由於美國對汽車零部件加徵關稅,印度計劃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而就在一天前,特朗普團隊還宣揚與印度“非常接近達成協議”。
印度的強硬態度和越南的軟弱形成強烈對比。7月初,特朗普說美國產品零關稅進入越南,河內到現在也沒有吱聲,對特朗普宣揚的“美國勝利”不置可否。
7月4日,印度貿易部長戈亞爾在記者會上直言:“國家利益至上,如果有好協議,印度隨時可以籤。但絕不會因為最後期限而妥協。”戈亞爾在講話中反覆強調,印度不會接受任何“急就章”式的協議:“自由貿易協議只有在雙方互利時才有意義,必須是雙贏,而不是單向施壓。”
印度尤其對開放農業和乳製品市場持強烈抵制態度,這兩個領域事關數億農村人口的生計,而農村是莫迪政府的重要票倉。一旦在這些問題上讓步,將引發國內巨大反彈。印度不願進口美國的農作物,這在印美貿易中形成一個雙方都不想退讓的僵局。
近年來,美印在地緣政治上越走越近,美國高調支援印度在印太地區“平衡”中國,而印度則借勢拉抬自身的國際地位。作為亞洲大國,印度一直利用中美關係緊張最大限度地擴大本國利益。新德里顯然認為與中國戰略較勁的美國更需要印度,華盛頓會在印度每一個堅持的地方讓步,不搞僵同印度的關係會是華盛頓不可移動的底線。所以印度在與美國進行利益博弈時非常大膽,敢於玩缺少實力支撐的邊緣遊戲。這與對美國總是俯首帖耳的日本和韓國形成鮮明對照。
但是特朗普回到了白宮,他不講規則,亂拳出擊,競爭對手也吃,老牌盟友也吃,可謂全球通吃。他沒有興趣把印度作為特例加以照顧,所以現在印美僵住了。接下來看一看究竟是美國的拳頭厲害,還是印度地緣政治分寸拿捏得更加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