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中獎背後,是他們在守護

北京的清晨,由無數個生動的片段構成:
揣著夢想奔波忙碌的上班族,用讀表的精準度追趕著公交地鐵;成群結隊的電動車在街道上輕巧靈動地穿行,渾然天成一股股律動的車流;街邊的早餐店裡熱氣緩緩升起,繞一圈,再消失在空氣之中。
在這些行色匆匆的趕路人中,就有今天文章的兩位主人公——蔡超與張平。
雖然人生境遇不同,但蔡超與張平的工作,卻都與“幸運”有關。如果說蔡超是守望幸運的人,那麼張平便是見證幸運的人。
在他們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幸運變為一件具象的事情,而他們見證與經歷的那些關於幸運的故事,也足夠精彩且耐人回味。
“每年,我大約要接待上萬名兌獎人,兌獎金額超過10億。”說這話的,是北京體彩中心的一名兌獎工作人員,名叫蔡超。
身處距離兌獎者最近的崗位,每天,蔡超都會親眼見證許多普通人生命中的特殊瞬間,這些“幸運的瞬間”,構成他日常的期待。
體彩中心兌獎工作人員蔡超
蔡超的工作十分明確:幫助每一位兌獎者順利完成兌獎流程。
過程也十分清晰:兌獎人取號後來到櫃檯,提供中獎彩票、本人身份證原件以及銀行儲蓄卡,完成兌獎業務後,獎金將轉入兌獎人提供的銀行卡。
工作內容雖然相似,但在蔡超眼中,每個兌獎人的故事,版本各有不同。
有的人第一次買彩票就被幸運選中,喜得大獎;有的人則是從有彩票那年,就開始購彩,堅持購彩小愛好,把買彩票當作生活的一味調劑品。
還有的人在與幸運相遇時,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一次,一位中獎者拿著一張洗過的彩票來兌獎,當時,他特別擔心這張皺皺巴巴的彩票無法兌獎,十分緊張。
蔡超和同事一邊安慰對方,一邊對彩票進行核驗。幸運的是,經過仔細核驗,確認這張中獎票可以兌付。最終中獎者順利領取獎金,蔡超也鬆了一口氣,由衷地為對方感到高興。
雖然他盼望每位兌獎者都能開心地離開,但遺憾的是,並非所有故事都能擁有完美的結局。
蔡超曾經接待過一位“忘記兌獎”的兌獎者,對方帶著彩票來到兌獎大廳,焦急地將彩票遞給他:“我這張票過了兌獎期限,還能兌獎嗎?就過了一天!”
蔡超接過彩票,掃描票面條形碼,發現彩票確實中獎了,獎金過萬,但兌獎期限已超過60個自然日,無法兌獎。
蔡超只好遺憾地將這一結果告知對方,並提醒他關注兌獎截止日期,及時兌獎。
各種各樣的事經歷多了,蔡超比誰都清楚,對許多人而言,中獎會成為他們一生中難忘的體驗。
所以對待每位兌獎人,他都格外謹慎,儘可能地提供幫助。而在他的日常工作中,還有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保護中獎者的個人資訊。
比如一次,一位男士來到櫃檯,由於過於高興,對蔡超大聲說出了自己的中獎數額,表示想要兌獎。當時大廳內兌獎人較多,許多人聽到後,紛紛上前對該男士表示祝賀。
為了保護該兌獎者的隱私,蔡超立刻將對方請到一邊,勸導他儘量低調處理,畢竟在兌獎過程中,保障個人的“隱私安全”也是核心一環。
通常,對於中獎金額較大的兌獎人,為了保護他們的個人資訊,工作人員會先請其至兌獎大廳等待室稍作休息,完成兌獎工作後,再請兌獎人確認簽字,避免在兌獎大廳內過多停留,兌獎工作結束後,兌獎人方可離開。
許多兌獎者在中了大獎後,出於安全因素考慮,會選擇戴著頭套不露臉領獎,而體彩機構的工作人員也應當對彩票中獎者個人資訊予以保密。
蔡超偶爾會聽到“中大獎的是不是都是內部人員”“在生活中從來沒見過中大獎的人”的疑問。“我每天會面對形形色色的中獎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在中獎之前,他們中有的人也會對大獎存在質疑,但是當自己中過獎以後,他們的疑問就會徹底打消了,相信了彩票大獎的真實性。另外呢,彩票是機會遊戲,中大獎是小機率隨機事件,身邊沒有人中過大獎也是很正常的。”
工作中的蔡超
聊起自己的工作,蔡超將其定義為“不能出一點差錯”:
“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就是對兌獎者的利益負責。每次幫一名兌獎者辦理完兌獎手續,我都是打心眼裡替他們感到開心。”
日復一日中,守護他人的幸運,也早已成為了蔡超的幸福。
如果說蔡超是幸運的守望者,那麼張平則是幸運產生的見證者。
每次介紹自己的名字時,張平總習慣用“公平”一詞,來讓大家記住自己名字中的“平”字,而“公平”一詞,也是她工作中的重要理念。
張平是一位國家公證員,也是體彩開獎的一名公證人員。
在許多人的認知中,公證員的工作,只是開獎直播時那幾分鐘:宣讀公證詞,搖獎過程中仔細觀察搖獎球掉落過程,記錄公佈開獎號碼,並宣佈當期開獎結果真實有效。
許多人並不明白,為何開獎當日銷售截止後不能馬上開獎,而是要有25分鐘的間隔,甚至有人質疑其中有“暗箱操作”。
實際上,體彩開獎公證員的工作遠遠不止這些。
以張平的日常為例,每次開獎日下午五點半,她和另一位同事就要到達開獎現場。
他們先要確認現場的保全監控裝置正常執行,保證開獎現場在電子眼視線之內。同時要監督搖獎機的兩次測試,以確保機器正常運作。
之後是搖獎球。
從搖獎前的取球、拆封球箱、裝球,到開獎結束後的收球、封存球箱,這些過程,都是由公證人員進行的。
存放搖獎球的鑰匙,也是由公證員進行保管,如果公證員不在場,保險櫃便無法被開啟。
工作中的張平
如同一個極為精密的系統,體彩開獎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在公證員的注視下完成。張平曾如此形容自己的工作:
“我的眼睛,就是監控。”
但實際上,開獎過程中,參與的公證員不僅僅只有搖獎現場的兩人,在國家體彩中心的運營主控中心,還有其他的公證員參與其中——
開獎當日銷售結束後,他們要監督體彩工作人員,將當期銷售資料儲存到完全獨立的計獎驗證系統中、核對並封存資料,每日的搖獎必須在資料封存完成後進行。這也正是為什麼,需要25分鐘的間隔。
關於封存彩票銷售資料,《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明確規定:透過專用搖獎裝置確定開獎號碼的,應當在當期彩票銷售截止時封存彩票銷售原始資料。
搖獎結束後,公證人員會使用搖獎前封存的資料,在完全獨立的系統上進行計獎,公證人員使用封存資料完成的計獎結果與銷售系統的計獎結果將進行比對,完全一致方為計獎有效。
有了資料封存這一技術手段作為保障,杜絕了篡改資料、影響中獎結果的可能,保障了資料安全和購彩者的利益,確保中國體育彩票開獎公平公正。
除了開獎當日的流程,平日裡,還有著更為嚴謹的細節:比如搖獎球每次清潔,都需要公證人員在場監督,清潔完成後,公證人員需要再次對球進行稱重等。
作為進行開獎公證的公證人員,任職資格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張平如此描述:“要先透過國家司法考試,以及至少擁有兩年的公證機構工作經驗,並且透過相關資質考試。門檻設定得高也是為了保證公證人員有比較高的職業道德水平,畢竟,我們這份工作是承擔了法律責任的。”
放置搖獎球的張平
對於體彩而言,公信是生命力與核心,因此,每次開獎時,公證人員必須在場。
如果他們未能準時到場,為了保持開獎工作的公開公正,開獎通常需要被延遲,公證處會緊急調整備班的公證人員到場,到場後再進行開獎工作。
除了休市,無論是週末還是節假日都有開獎。“不管有什麼原因,我們都要準時到崗,因為開獎是不能停的。”
談及對自己工作的理解,張平坦言:“公平和正義是學習法律的人都會有的信仰,希望我的工作可以讓世界的規則變得越來越公平吧。”
對張平而言,那是她當下的日常,也是她所盼望的未來。
公信,是體彩的生命力,保障開獎、兌獎業務依法合規開展,則是體彩公信力的重要環節。
在某種程度上,張平與蔡超是一種縮影,展示著那些身處不同崗位的體彩工作人員,如何組成這份公信力的重要一環。
在他們的眼中,信任是堅守,也是託付,是熱情,更是一種力量。在體彩,還有許多像他們一般為幸運保駕護航的人。
他們的存在,讓每位購買彩票的人,都能夠擁有與幸運相遇的相同機率;他們的存在,也讓體彩的開獎流程更加嚴謹與公正,讓幸運發生的時刻,更加美好與具體。 
幸運雖然無法被預測與掌控,但信任可以被見證,公信可以被看到。
在這一過程中,關於幸運的表述擁有了新的故事脈絡,為幸運這一概念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深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