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叔圈天菜,如何在20年前就把鋼琴帶出圈?

作者 | 朋朋、範志輝
“一直覺得他是80歲的老頭”、“以為《克羅埃西亞狂狂想曲》與《命運交響曲》是一個時代的”。
沒錯,貝多芬和馬克西姆兩位隔著近150年的兩位古典音樂家,就這麼被網友奇妙地連線在了一起。
十幾年前,馬克西姆讓大眾見證了鋼琴家的另一種可能。
那時,短影片尚未普及,他的《克羅埃西亞狂想曲》演奏影片便悄然席捲各個影片網站。一頭銀髮,邪魅不羈,玩世不恭,一身朋克風格的裝扮搭配耳環、項鍊、紋身,馬克西姆與印象中那些身著燕尾服的鋼琴家們大相徑庭,倒像個反叛的搖滾歌手。
或許大眾尚不知克羅埃西亞是何處,但早已為他的演奏深深震撼、傾倒。
國慶假期前,我從北京飛往杭州,並於當天下午三點左右,在杭州西溪的一家酒店,見到了少年時代曾驚豔過我的青春的音樂偶像。當時,他已經接受了一天的媒體訪問,經過十幾分鐘的休息後,才走進會客廳。不同於舞臺上的張揚恣肆,臺下的馬克西姆卻明顯有幾分i人屬性,再加上他近2米的身高,甚至有些壓迫感。
面對中文提問,他會隨時面帶微笑、態度優雅,安靜地等待工作人員的翻譯轉述,舉手投足間,無不透露出一股老藝術家的“架子”。但是,他的回答幾乎都很言簡意賅,能看出他不喜歡聊私人生活,也不喜歡自媒體時代的碎片化傳播,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又不得不配合,有些矛盾感。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能感受到馬克西姆的真誠和自如,進行了一場愉快的只屬於音樂的對談。在他低沉磁性的嗓音中,我們緩緩地講起了他與鋼琴、音樂和中國的故事。

叔圈天菜
馬克西姆始終是最受中國年輕人關注的鋼琴家之一。
藉由馬克西姆,克羅埃西亞這個由眾多小島組成的座地中海國家,也被更多國人所知曉。
1991年,克羅埃西亞戰爭爆發,外面的世界充滿動盪和未知,作為音樂學院的一名學生,馬克西姆只能將自己埋在琴鍵之間,以音樂的熱愛來對抗一切。他每天彈琴七八個小時,直到炮火成為他的和聲,直到恐懼成為他習以為常的伴侶,而戰火竟意外淬鍊出鋼琴天才。
2001年,他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手勢》,轉年他又發行了專輯《鋼琴玩家》,隨即豔驚四座,斬獲柏林音樂頒獎典禮上的4項大獎。年輕時的他,以每秒16鍵的鋼琴紀錄、迷人不羈的外貌,成為了無數樂迷心中的音樂偶像。
在訪談中,馬克西姆回憶起二十多年前《克羅埃西亞狂想曲》的走紅之路。他表示,“這首曲子原本並沒有特別的推廣,而是憑藉著聽眾們的口口相傳,逐漸在全球範圍內走紅。”這讓他感到既驚喜又感慨,因為這首曲子不僅代表了他的音樂風格,更承載了他對家鄉克羅埃西亞的感情。
2021年,馬克西姆在B站的跨年夜晚會上彈奏了《野蜂飛舞》,時隔多年,大家仍折服於他在鋼琴前的魅力,相關片段播放量超500萬;2024年,音遊《節奏大師》迴歸,馬克西姆的《克羅埃西亞狂想曲》《野蜂飛舞》等曲目再次重回年輕人的視野,網友紛紛調侃,“被馬克西姆支配的恐懼感”又回來了。
然而,相較於音樂區,他在顏值區的出鏡率更高,是多年霸榜的“叔圈天菜”。當他坐在鋼琴前肆意演奏時,網友則會為他的魅力所折服,大家聚集在評論區調侃“說來慚愧,我剛開始喜歡馬克西姆純粹是因為他長得帥”。
從青春步入成熟,馬克西姆那份獨特的魅力絲毫未減,反而更添了幾分沉穩與內斂。如今的馬克西姆,似乎更貼合了網友們對於熱梗“Daddy”的想象,“老了更有味道”。
他表示,他自己並不焦慮年齡,而是選擇優雅地與時光共處。
多年來,他極其自律的生活方式近乎嚴苛,對日常習慣進行嚴格的把控。據瞭解,他幾乎每天都會預留出幾乎8小時的時間,保證足夠時長的專業訓練。除此之外,他還有雷打不動的運動日程,慢跑、瑜伽、健身,即便是在巡演路上,也不會中斷。
而在每個演出日,從早上9點開始起床直至晚上7點半正式演出,他都會遵循日程表從外向內、從身體到大腦全方位地儲存能量。比如,他不吃早飯,午飯也十分清淡(有時候也會被跳過),10點到12點則屬於不容打擾的沉浸式的鋼琴練習。
可以看到,為了保持狀態,留有一段完整的時間來冥想。畢竟,在巡演的路上,休息時間經常被壓縮,而冥想就是他找到的最高效的恢復狀態的方式。
“聲波、三角波、阿爾法波佐以柔和的人聲,引導著我的呼吸,”馬克西姆講述到,“呼吸是最重要的,它讓我放鬆大腦,不再那麼緊張。”此外,馬克西姆還提到了一個小細節,自己會用一種特質的面霜按摩雙手,讓手部肌肉儘可能地放鬆,為演出做好準備。
自2012年12月結束與前妻安娜近20年的婚姻後,馬克西姆一直沒有緋聞,而是用音樂、家人和朋友填滿了自己的世界。巡演之餘,他會選擇拋開城市的鋼筋水泥、燈紅酒綠,花大量的時間跟與家人、朋友待在一起。有時,他也會遠離人群,一個人到大自然中去,享受獨處的時光。
馬克西姆提到,自己會盡可能地抽出時間陪伴女兒,甚至會帶著她去各地巡演。多年前,他曾帶著女兒巡演到了上海,她一下子就愛上了這個城市,總想要再來中國一次。
“此前她在讀高中,沒有時間去。現在她上大學,有更多空閒時間可以準備去中國了。”談及女兒,馬克西姆總難掩喜悅,“她總是催我到中國去演出。”

巡演之王
“敢問姑娘芳名?”
在杭州站的演出中,馬克西姆攜手陳麗君共同演繹了作品《Glorietta》(《榮耀》),這一場跨界合作的演出,無疑成為了整場音樂會的最大亮點。在小紅書上,網友們紛紛稱之為“神級舞臺”,對這場夢幻聯動讚不絕口。
鋼琴與戲曲的碰撞,不僅是一次藝術的創新,更是一次文化的交融。馬克西姆以其精湛的鋼琴技藝,將《Glorietta》(《榮耀》)的旋律演繹得如夢如幻,每一個音符都彷彿在訴說著動人的故事。而陳麗君則以其深厚的戲曲功底,將傳統戲曲的韻味與現代音樂的節奏完美融合,為這首作品增添了獨特的東方韻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作品也是由《克羅埃西亞狂想曲》作曲家Tonci Huljic創作。
採訪中,馬克西姆也向中國聽眾力薦了作品《Glorietta》(《榮耀》)。在這首作品中,他和Huljic試著融入二胡、琵琶等中國傳統樂器,呈現出更加東方的韻味。事實上,早在上一張專輯中,Huljic就曾為馬克西姆創作了一首極具東方韻味的作品《新絲綢之路》,嘗試過“中國傳統樂器以及東方的曲調”。
於是,在籌備新專輯時,馬克西姆就再次找到Tonci Huljic表示,“我想要一首(與《新絲綢之路》)相似的作品,要有中國與中國傳統樂器的感受與氛圍“,這首《Glorietta》(《榮耀》)便應運而生。
“來聽了馬克西姆的現場演奏會,才知道原來一個人什麼都不做,僅僅往那裡一坐,就可以驚豔整個時光!”正如網友評論所言,馬克西姆的演奏會現場打破了傳統古典鋼琴的界限,以其無門檻的鋼琴現場和更強的流行性,讓每一位觀眾都能沉浸其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音樂震撼,進而瞭解更多的古典音樂。
沒有複雜的樂理知識,沒有晦澀難懂的古典曲目,只有跳躍的音符和震撼的旋律。《克羅埃西亞狂想曲》《野蜂飛舞》《權力的遊戲》等經典曲目演繹得淋漓盡致,讓優雅的古典鋼琴也能隨之燃起來。
簡單來說,無論是古典音樂的愛好者還是流行音樂的粉絲,都能在他的演奏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音樂共鳴。
在今年5月,他才剛剛完成自己的“THE COLLECTION(臻選)”巡演。他走進四大洲的22個國家,舉辦了超百場鋼琴演奏會,場場反響熱烈,被無數樂迷稱之為“感受震撼,看過體驗最好的一場演奏會”。那一輪巡演,他將收官之夜留在了中國,為歷時一年多的鋼琴跨界狂想之旅劃下了句點。
所以,在完成“THE COLLECTION”巡演後,馬克西姆將新一輪的“SEGMENTI”巡演的首站選在了杭州。在他看來,在中國收官,再由中國啟程,是對中國樂迷長久以來支援的感恩與回饋。
一直以來,馬克西姆與中國的合作頻繁且深入。
從2019年央視中秋晚會與歐陽娜娜同臺合奏《勝利》,到B站2021跨年晚會的《變形金剛》主題音樂演奏,再到2023年央視端午特別節目中與古箏演奏家趙潔楠精彩合奏的《岸起雲回》,以及這一次巡演中與陳麗君的跨界演出,馬克西姆始終奔赴著中國觀眾對他的熱愛,並將熱愛燃燒成一場場演出的震撼體驗。
他還提到,這麼多年的中國巡演,也讓他喜歡上了中國文化,尤其愛去長城等名勝古蹟,在這些地方感受到平靜和治癒,甚至每到一個城市,如果有古城牆都會去走走。
採訪中,馬克西姆回憶起從20多年前第一次來中國演出的情景,說中國的觀眾就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臉上顯露出喜悅的神情。
當時,他受邀在一個購物中心演出,當時中國的樂迷便呈現出了極大熱情。“作為一個古典鋼琴家,我在別的國家演出時,觀眾們往往都很安靜,到了中國,大家為我歡呼、尖叫,我第一次體驗到這樣的氛圍,我感受到我與中國、與中國的樂迷朋友們之間的愛,直截了當。”
多年過去,馬克西姆的事業始終在穩步前進,但每次在中國演出,他總能感受到觀眾帶給他的能量感。
“我知道樂迷中有許多人喜歡我很多年了,當我走上舞臺時,他們就會帶給我熱烈的反應,”馬克西姆告訴音樂先聲,“那些知道我、瞭解我、喜愛我的樂迷,總能帶給我巨大的能量,讓我深受鼓舞,全情投入演出。”
正是音樂的緣分,才讓跨越不同大洲、舉距離上萬公里的人們有了這樣的美妙連線。

從邊界到無界
毫無疑問,馬克西姆是古典鋼琴流行化道路上最為重要的探路者。
他的名字常常緊隨在“跨界鼻祖”的頭銜之後,提及馬克西姆,樂迷的腦海中便浮現出激情四溢的演奏畫面,以及融合古典與流行元素的跨界佳作。從《克羅埃西亞狂想曲》到《出埃及記》,再到無數電音、搖滾金曲的古典管絃樂版本,他憑叛逆、帥氣的樣貌吸引關注,再用驚為天人的鋼琴記憶征服他們。
“跨界意味著自由。”馬克西姆在採訪中表示。
在21歲時,馬克西姆便開始嘗試跨界,那時,古典音樂界鮮少有人會做此番嘗試。如今,馬克西姆已經49歲,見證了跨界音樂的誕生與發展,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音樂家開始嘗試跨界,將不同型別音樂進行碰撞與融合。
在馬克西姆看來,他沉迷於跨界嘗試,是因為“音樂風格之間的邊界被打破,我們有足夠的自由,試著將完全不同風格的音樂與古典音樂融合。”
此而次巡演的主題“SEGMENTI”與他的新專輯同名,寓意著邊界,標誌著每一首曲目的風格都大不相同。在這張專輯中,他巧妙地將ABBA樂隊、Queen樂隊(皇后樂隊)等經典作品改編成交響樂的大編制中,為這些經典旋律賦予了全新的生命。
比如專輯《SEGMENTI》中的第一首作品,馬克西姆選擇改編Queen樂隊的《The Show must go on》。這首歌是搖滾樂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創作時主唱Freddie的病情急劇惡化,在完成這首傑作後,他也始終沒有機會在現場演出中表演這首歌。也許,馬克西姆的詮釋在為他的樂迷帶來驚喜的同時,某種程度上也能彌補Queen樂迷們心中的遺憾。
同時,馬克西姆選擇改編ABBA樂隊的作品《Dancing Queen》。作為一首經典的Disco歌曲,它因為著名音樂劇《媽媽咪呀》而廣為人知。在馬克西姆的全新演繹中,宏大的交響樂碰撞上輕快動感的舞曲,給人一種頗為奇妙的聽感。
正如網友評論:“既有夏的熱烈,又有秋的詩意,應時景的音樂史詩”。
馬克西姆正在空降新專輯網易雲音樂評論區
可以看到,馬克西姆並不滿足於僅僅停留在跨界的層面上,而是一直在探索如何將不同音樂風格更加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年輕時,我曾嘗試將電子音樂融合到鋼琴裡,但最終呈現的作品太有攻擊性了,現在並不適合我。所以,我嘗試不同的跨界可能,用交響樂團的方式來呈現流行音樂。”
隨著年齡增長,他的人和對音樂的體悟,也變得溫暖又柔和。換個角度來看,他也將自己對於人生的感悟融入在音樂裡,悉數傳遞給每一位聽眾。從跌宕到平和,從炸裂到融合,他的音樂足夠廣闊,能容下一整段人生、一整個世界。
正如網友所評論的,“那朵花又開在地上,地下深埋著腐爛的根,旁邊戰火在此紛飛。火焰之中,花被染成血一般的紅色,猶如克羅埃西亞大地上怒放的生命之曲。當一個音符敲下,都有著一個在此可以霓裳綻放;當一曲終了,你看到的是無數的靈魂,他們在綻放。”
作為鋼琴家,他將音樂之間的區隔和邊界,一次又一次地推倒。更重要的是,他還能讓那些經典到不能再經典的作品,打上馬克西姆的烙印,也正源於此,大眾每每聽到他的新作品時,總能感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從邊界到無界,這正是馬克西姆最迷人的地方,而顏值也變成了他最不值一提的標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