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最清醒的紀錄片,看完今年都不慌了

普通人為出人頭地要付出多少?
有位女律師曾在職場綜藝《令人心動的offer 5》中,給出了一個近乎頂配的模版。又因為極度嚴厲,而被全網稱為“四大惡人之首”
她就是劉思遠
實習律師們覺得她是“鐵娘子”,總一副嚴肅面孔:語速極快,字字見血,要求嚴苛。也許是年輕人最害怕的那一類領導。
但很快人們又發現,劉思遠或許也是自己最想要的領導——在職場上,她句句乾貨,注重效率,會給年輕人最實用的職場秘籍,不打壓年輕人,也不搞辦公室文化。

職場之外,她又是一個真誠隨和的大姐姐。會在疫情的時候,和大家一起開著騰訊會議做健身操鍛鍊身體,私下裡還嗑CP。

她是去年底開播的高分紀實系列片《談論,大聲點》第一季的最後一位嘉賓。也是和背井離鄉、想要在大都會出人頭地的年輕人,離得最近的一位嘉賓。‍‍‍‍‍‍‍‍‍‍‍‍
劉思遠從三線城市馬鞍山考到清華,畢業後留北京一路拼殺

她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本科和研究生均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專業。
在30歲那年,她成為了頂級律所的合夥人,被譽為“律師界的楊天真”
她位於國貿CBD的辦公室,抬頭就能看到中國尊。還在北京全款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在外界看來,這無疑是一個“爽文大女主”的人生劇本。但劉思遠知道,自己走過和很多北漂年輕人一模一樣的路。
她畢業後在北京的第一個出租屋,是一間1969年建造的老破小。裝修老舊,客廳沒有窗戶,廚房還會漏水。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並不順利。她總因為上手慢做不好而被前輩責罵,甚至差點被原地開除。
像劉思遠的經歷一樣,高分9.5分的紀實訪談系列片《談論,大聲點》,記錄了很多人突破自我的故事。55歲自駕遊並離婚的蘇敏、正在經歷更年期的主持人李靜、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假肢博主春遊哥哥,和清華畢業的學霸遊戲主播女流。節目播出後,連續一個月霸榜騰訊影片紀錄片社會榜第一名,熱度斷層領先。
《談論,大聲點》第6集收官之作,談論了更多長久不被談起的議題——
一個女性野心勃勃,是件壞事嗎?
女性是否需要比男性付出更多,才可能獲得同等的職位和機會?
一個普通人,想要出人頭地到底有多難?
三聯生活實驗室的紀實訪談
《談論,大聲點》第六集——
《offer5劉思遠|女性需要野心》
在一些人看來,劉思遠是一個“命挺硬”的職場人。
北漂之初,父母不忍心她蝸居於老破小,想拿出全部積蓄給她在北京付首付。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劉思遠決定不“啃老”。
“父母也有自己想過的人生啊,他們也想要在晚年住進自己想要的房子啊,我憑什麼‘啃老’?”
在面對“房價飛漲的問題”時,她說——
能擁有這令人羨慕的底氣,是因為她比其他人付出了更多。拋開智商、性格、抗壓力這些個體差異,她極端努力
剛工作時經常被罵,但她從沒哭過。她透過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案件、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這個方法,快速實現了目標
她有時一天只能睡4個小時,甚至在2020年時進了3、4次醫院。
醫生勸她調整作息,但她說,“要不,我再拼個5年?”哪怕5年後就直接躺在了醫院裡,她也認。
很多人用“野心勃勃”這個詞來評價她:
劉思遠的野心,可不止於此。
她要做最高階、最有影響力的案件,因為大,才有機會對規則進行修改和確立;
她希望能透過自己的努力對法治進步做出貢獻,給更多的人帶來幫助;
她每年至少做十場普法講座,想成為法律共同體中有用的一個因子;
成為律所合夥人後,她選擇成為“塑造環境的人”:不搞“辦公室文化”,不打壓年輕人。
成功後,她選擇成為一個溫和改良職場環境

的人。

很多人說,劉思遠清醒,可能因為她的人生選擇題完成得早
她很早就知道自己缺乏背景,原生家庭無法給予更多支援,自己只能在職場上加倍努力。她甚至決心,為了自己的“野心”,要“用生命的長度換高度”。
她的清晰取捨讓人羨慕,但並非每個人都像她。她固然是優秀的榜樣,但女性成長的故事,還應更多樣。
這是《談論,大聲點》的總導演樊月姣做這檔節目的初心。“我們在市面上看過很多成功故事,這當中能給女性指導的其實不多。女性的成長需要同伴激勵,而女性長久以來其實是缺乏榜樣的,不是說過去沒有優秀的女性,而是一個時代應有一個時代的女性榜樣。”
“即便拍攝物件都有成就,你仍然會發現,由於性別的特質,她們在走向成功的路上存在極強的差異性和特殊性。
有趣的是,這六位女性都迎來過自己的“覺醒時刻”
第一集蘇敏,50多歲決定將家醜外揚。
上了熱搜、全網爆掉的那集,是跟劉思遠一樣的清華學霸女流。她在應試教育體系裡一路凱歌,畢業時卻幹了件“離經叛道”的事:當遊戲主播。
但“我能不能只管自己開心?”這個問題,她直到今天還在問自己。

是的,《談論,大聲點》並不想勸你過完全清醒的人生
糾結、迷茫、膽怯,逃避、假裝、頹廢,皆是真實。皆可成選擇。‍‍‍‍‍‍‍‍‍‍‍‍‍‍
主創說,我們想用節目告訴你的是:你可以徘徊,別怕,她們一樣。
因為汶川地震失去了一條腿的假肢博主春遊哥哥,在承受災難帶來的苦痛之餘,在長達十年的時間裡敏感多疑。

著名節目主持人李靜,做出了無數經典節目,卻在更年期來臨時,不斷懷疑自己。

如今堅定灑脫的蘇敏阿姨,害怕晚上,也用了幾十年去害怕自己與別人不一樣。

“做完節目我意識到,我既為這六位女性的今天高興,也明白沒有那些過去就沒有她的今天。”《談論,大聲點》的製片人郭譯群說。
她們的的確確,曾是普普通通的每個人。所以,普普通通的每個我們,也一定在閃著光。
節目組跟著這六位女性一起成長。執行導演之一的黃曦今年30歲,做完最後一支片子,她發覺自己也在跟著嘉賓過關:“關關難過關關過,輕舟已過萬重山”。

節目組說,鄧亞萍在《談論,大聲點》中的那段話其實點出了問題,“大家都是喜歡從眾的,因為從眾最安全。
許多人也正是因為從眾的心理,害怕“不同”,而不敢真正直面自己。
也許是這些“覺醒時刻”讓她們走進了《談論,大聲點》,但更是覺醒前的迷茫,覺醒後的痛苦,是這一個又一個時刻,串成了這六集故事。
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三聯生活實驗室出品自制的紀實訪談系列片《談論,大聲點》已更新六集。不僅獲得了9.5分的高分,還在騰訊影片的紀錄片社會榜榜單上,連續四周登頂第一。
主創們希望,從這個系列片開始,人們能夠開始“談論那些不夠可愛的事,談論得大聲點。”
你也可以在三聯生活週刊的微博和抖音,三聯生活實驗室的小紅書、bilibili和影片號觀看《談論,大聲點》的常時版及花絮。
《談論,大聲點》第一季在此收官,祝大家2025年,找到自己的快樂,多為自己而活。
期待第二季,那些並不可愛的事,讓我們繼續大聲談論。
預告:關於《談論,大聲點》的幕後播客會在1月16日的《有點人脈》播客播出,去小宇宙找我們。‍‍‍‍‍‍‍‍

三聯生活實驗室的紀實訪談
《談論,大聲點》第六集——
offer5劉思遠|女性需要野心
第六集劉思遠的故事已上線,歡迎大家搜尋、觀看。
【今日話題】
你2025年有什麼給自己的願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