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媽有降龍十八掌,今天就先教你們前三掌……”

這是奴隸社會的第 3883 篇文章
題圖:來自作者,DECA Pennsylvania State Competition,Feb18-20,2025
作者:Demi林,諾友,座標北美,兩青春期娃媽,隸屬“既要、又要、還要”女性部門,ASPIRE華麗圈聯合創始人。熱愛網球、閱讀、旅行、美食和Salsa。創立Amazing Women in Business 播客連結非凡女性。從銷售小白一路升級打怪,最終成為北美上市公司副總裁,每一步都是血淚史的活教材。人到中年,開始碼字,記錄職場進階與生活熱愛!
剛和大妞從三天兩夜的 DECA 賓州州賽(Pennsylvania DECA State Career Development Conference)歸來,我狠狠補了個覺,而狂歡後的大妞卻因感冒倒下了。
但母女倆依然沉浸在“出道即巔峰”的不可置信和狂喜中——大妞作為九年級新生,第一次參加賓州比賽就成功晉級,獲得了參加 DECA 全國錦標賽的資格!四月份,她和隊友將奔赴佛羅里達,去迎接更大的挑戰:全國冠軍爭奪戰!
作為大妞和隊友的親友團兼“臨時教練”,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從賽前的緊張備戰到賽後的狂喜慶祝,這段經歷不僅是大妞的成長之旅,更是我的一次中美文化撞擊和心靈之旅。
DECA:商業精英的搖籃
DECA(Distributive Education Clubs of America)成立於 1946 年,是一個致力於為高中生和大學生提供商業、營銷、管理和創業教育的非營利組織。DECA 比賽是其核心活動,涵蓋市場營銷、金融、酒店管理、創業等多個領域。
比賽類別包括商業管理與行政,金融,酒店與旅遊,市場營銷,創業,個人理財,專業銷售,創新與技術,團隊決策活動等,旨在滿足不同興趣和職業路徑的需求。比賽形式包括:
  • 角色扮演:模擬真實商業場景,展示解決問題的能力。
  • 書面專案:提交商業計劃或研究報告,展現分析和創新能力。
  • 演講與展示:透過演講或展示專案,鍛鍊溝通與表達能力。
DECA 比賽是很多美國高中的盛事,從地方、州、國家到國際層面層層晉級,優勝者不僅能獲得獎學金和職業發展機會,還能在實戰中積累寶貴的商業經驗。
https://www.deca.org/
三天州賽,三個深刻感受
一、美國高中生的幸福指數爆表
十幾歲的年紀,就能像職業經理人一樣,在模擬商業場景中學習領導力、團隊合作、溝通和問題解決能力。三天兩夜的比賽,高中生一起比拼技能,探索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和同齡人一起學習展示,建立深度連結。
比賽結束後的“Midnight Curfew”(午夜宵禁),更是青春的狂歡!少男少女們在酒店裡盡情釋放青春荷爾蒙。我這個內心少女的中年大媽,和其它幾個來自亞洲的從未有此經歷的一代移民家長督導們,都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二、降龍十八掌,三招定乾坤
大妞參加的是 DECA 營銷類別的團隊決策比賽(Marketing Management Team Decision Making,MTDM)。這項比賽要求兩人一組,在短短 30 分鐘內分析一個商業案例並提出解決方案,再用 15 分鐘向評委展示。賽前,我臨時化身“評委+教練”,給大妞和她的隊友上了個 90 分鐘的速成班,傳授了我的“降龍十八掌”前三掌。
我笑著對大妞說:“你老媽有降龍十八掌,但時間有限,今天就先教你們前三掌,聽好了!”比賽結束後,孩子們興奮地跑過來告訴我:“你教的太有用了,我們都用上了!”事實證明,她們的筆試成績雖然一般,但 15 分鐘的角色扮演成了她們晉級的制勝法寶!
https://www.sohu.com/a/349008149_553798
第一招:模型思維——用框架征服評委
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晰的邏輯和專業的分析是制勝關鍵。我教孩子們用 SOSTAC 框架作為案例分析的 Agenda 模板,確保邏輯清晰、內容專業。
  • 現狀分析(Situation Analysis):使用 SWOT 模型(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分析當前情況,快速抓住核心問題。
  • 目標設定(Objectives):運用 SMART 原則(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實現的、相關的、有時限的)設定明確目標,例如“在 12 個月內將市場份額提高 10%”。
  • 策略制定(Strategy):透過 STP 模型(市場細分、目標市場選擇、市場定位)回答“目標客戶是誰以及如何定位產品”這兩個核心問題。
  • 戰術設計(Tactics):利用 4P 模型(產品、價格、渠道、促銷)制定具體策略,回答“提供什麼產品、定價多少、在哪裡銷售以及如何推廣”這幾個關鍵問題。
  • 行動計劃(Actions):使用 Who/What/When 模型明確執行計劃,確保方案可落地。
  • 效果控制(Control):設定 KPI(關鍵績效指標)進行效果評估,展現專業性。
第二招:視覺化展示—讓評委一目瞭然
在短短的 30 分鐘內,孩子們需要迅速抓住問題核心,提出解決方案,並演練 15 分鐘的演講,時間非常緊張。因此,我特別向兩妞強調:“評委也是人,他們不一定精通商業細節,甚至可能會走神。”所以,與其花大量時間打磨具體的說辭,不如把精力放在“表面功夫”上——用視覺化的方式讓評委一目瞭然,留下深刻印象。
我讓她們準備六七張白紙,每頁清晰地展示一個核心模型(如 SOSTAC、SWOT、STP、4P)。在演示時,一頁一頁地向評委展示,並不斷強調案例中的 KPI(關鍵績效指標)的相關字眼。這樣一來,即使評委對內容一知半解,也會被清晰的邏輯和專業的展示方式所折服,覺得分析既犀利又到位。
這種策略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讓評委更容易跟上思路,確保演示既高效又令人難忘。畢竟,“讓人看懂”比“讓人聽懂”更重要。
第三招:華麗出場與專業退場——細節決定成敗
我告訴孩子們,“第一印象和最後印象同樣重要”。從開場到退場,每一個細節都要展現自信與專業:
1. 華麗出場:面帶微笑,握手有力,自然落座,並用清晰有力的聲音自我介紹。
開場模板:
Thank you for giving us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our ideas on [Topic]. As the most trusted business partner,w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Key Issue]. Here is our recommendation [SOSTAC]. 
(感謝您給予我們機會,就[主題]展示我們的想法。作為最值得信賴的商業夥伴,我們深知[關鍵問題]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們基於[SOSTAC模型]提出的建議。)
2.專業退場結尾要落落大方,感謝評委的時間,並再次強調專案的專業性和 KPI 關鍵詞。
結尾模板:
Thank you for your time. We believe our plan will achieve [KPI].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feedback.
(感謝您的時間。我們相信我們的計劃將實現[KPI]。我們期待您的反饋。)
Photo by charlesdeluvio on Unsplash
三、中美教育差距:從小到大的競爭
我們這些來自中國的第一代移民,原來一直在和從小接受如此專業教育的美國人競爭!難怪我們在職場上升職加薪的阻力如此之大。DECA 的考題設定非常成熟專業,孩子們在比賽中進行的角色扮演、演講展示,竟然和我 30 多歲在商學院學的內容相差無幾。
DECA 每年舉辦數百場地方、州、國家和國際級別的比賽,涉及數萬名學生,總費用高達數百萬美元。比如大妞所在的高中,僅這一次賓州大賽就投入了十多萬美金,送了近 150 名學生參賽。這種資源投入和教育機會,對於在國內接受高中和大學教育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還記得剛到杜克商學院時,美國同學在做案例分析時的極度自信讓我印象深刻。他們拿起案例就能侃侃而談,邏輯清晰、表達流暢,甚至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從容。這種能力,讓我這個在國內經歷過多年銷售洗禮的人也暗暗稱羨。
進入職場後,我發現很多美國人即使肚子裡沒有太多“乾貨”,也能面不改色、極度自信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甚至“吹牛”都顯得那麼自然。這種從小到大的訓練和薰陶,是我們這些從“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中走出來的人難以企及的。
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表達能力上,更體現在思維方式上。美國學生從小就被鼓勵獨立思考、團隊合作和公開演講,而這些正是 DECA 比賽所強調的核心技能。
相比之下,我們的教育體系更注重知識的灌輸和考試成績,而在實際應用和綜合能力培養上卻有所欠缺。這種差異,不僅影響了我們在學術和職場上的表現,也讓我們在跨文化競爭中感到無形的壓力。
DECA 賽場到北美職場:降龍十八掌的啟示
每年,DECA 全國錦標賽都吸引著數千名高中生參與,其中 9 年級新生僅佔 5%-10%。大妞和她的隊友作為新生,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成功晉級全國錦標賽,這不僅讓我這個“臨時教練”倍感自豪,也讓我深刻體會到:無論是在 DECA 賽場還是職場,要想取勝,都需要掌握一套高效的思維模型——正如金庸筆下的“降龍十八掌”,以及其中的制勝三招。
在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郭靖的降龍十八掌之所以威震江湖,離不開三招最具威力的掌法:
  1. 亢龍有悔:以剛猛之勢直擊對手,講究一擊制勝,展現無與倫比的爆發力。
  2. 飛龍在天:以迅猛靈活的身法發動攻擊,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3. 見龍在田:注重防守反擊,以巧妙的招式化解對手攻勢,反敗為勝。
這三招各有千秋:亢龍有悔以剛猛著稱,飛龍在天以靈活見長,見龍在田則以智慧取勝。郭靖憑藉這三招屢次戰勝強敵,展現了降龍十八掌的強大威力。
http://web.17173.com/picview.shtml?url=//images.17173cdn.com/2012/web/2012/03/28/z0328cl01.jpg
在大妞和她的隊友參加的 DECA 賽場上,清晰的邏輯、專業的展示和自信的表達,正是她們的制勝三招。而在競爭激烈的北美職場,我們華人面對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又該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降龍十八掌”制勝三招呢?
作為一名從事銷售管理多年,2008 年赴美留學、畢業於杜克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與策略專業,並在以白人男性為主的傳統行業深耕 15 年的職場人,我從 Individual Contributor(非管理崗位)一路成長為上市公司副總裁,管理包括亞裔背景的全球團隊。多年的職場觀察讓我發現,在北美職場的華人通常面臨三大困境:
  • 標籤化的困境:
儘管能夠高效帶領團隊完成任務,卻常常被貼上“執行者”而非“領導者”的標籤;踏實肯幹、雷厲風行的工作風格,反而被誤解為“刻板”或“強勢”;而謙遜認真的態度,卻被誤認為缺乏主見,甚至被套上“亞洲人順從”的刻板印象。這些標籤不僅限制了職業發展,也掩蓋了真實的領導潛力。
  • 溝通表達的挑戰:
雖然中文表達流暢自如,但在英文環境中,卻常常面臨“失語”的尷尬:在會議上難以找到合適的時機發言,演講時被評價為“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甚至在談判桌前淪為“隱形人”。這種語言和文化差異,使得許多華人在關鍵時刻難以展現自己的價值和影響力。
  • 社交網路的瓶頸:
在職場社交中,常常感到疏離和孤立:無法與同事輕鬆閒聊(small talk),與老闆的一對一溝通中也難以建立深度連線;儘管希望在公司內部打造向上、向下的關係網路,卻始終找不到突破口。這種社交困境不僅影響了職業發展的機會,也削弱了在團隊中的歸屬感。
Photo by Jason Goodman on Unsplash
降龍十八掌的職場制勝三招
針對這三大職場困境,我們可以借鑑“降龍十八掌”的制勝精髓,提煉出三大關鍵技能,幫助華人在北美職場中突破瓶頸、脫穎而出。這三大技能不僅是職場生存的基石,更是邁向成功的“制勝三招”:
1. 個人品牌塑造:打造獨特的職場影響力
  • 突破文化與性別的雙重壁壘:在多元文化的職場中,如何建立一個既真實又充滿領導力的個人品牌?關鍵在於打破外界對華人的刻板印象,展現自己的獨特價值。
  • 打破刻板印象:透過主動展示自己的領導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扭轉“執行者”或“順從者”的標籤,樹立專業且可信的形象。
  • 塑造專業形象:從著裝、言行到工作成果,全方位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職業形象,讓自己在團隊中脫穎而出,成為不可忽視的存在。
2. 溝通與影響力提升:讓聲音被聽見,讓價值被認可
  • 如何讓領導與同事“聽進去”你的聲音?在跨文化環境中,溝通不僅僅是語言的問題,更是文化敏感度和表達方式的較量。
  • 用文化敏感的方式高效溝通:瞭解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溝通習慣,學會用對方易於接受的方式表達觀點,避免因文化差異導致的誤解。
  • 在跨文化環境中建立影響力:透過自信的表達、清晰的邏輯和有感染力的演講,提升自己的職場影響力,確保自己的聲音在關鍵時刻被聽見、被重視。
3. 關係網路建設:構建強大的人脈生態系統
  • 職場不是單打獨鬥:成功的關鍵不僅在於個人能力,更在於能否構建一個強大的人脈網路。無論是向上管理、橫向合作,還是向下領導,人脈都是推動職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 快速識別關鍵人脈:學會在複雜的職場環境中識別那些能夠影響你職業發展的關鍵人物,並主動建立聯絡。
  • 利用職場社交推動職業發展:透過參與公司內外的社交活動、行業會議以及非正式聚會,拓展自己的關係網路,將人脈轉化為職業機會。
結語:降龍十八掌的職場啟示
郭靖練習降龍十八掌時,不僅重視內力的修煉,更注重招式的練習和實戰的磨練。他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透過勤奮刻苦、不斷實戰、反復琢磨,最終掌握了這門絕世武功,成為一代大俠。
同樣,在北美職場中,我們也需要像郭靖一樣,內外兼修——即修煉“內力”(個人品牌、溝通能力和關係網路),並掌握“招式”(職場策略與技巧)。這三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 個人品牌塑造如同“亢龍有悔”,以剛猛之勢直擊職場中的刻板印象,展現自己的獨特價值。
  2. 溝通與影響力提升如同“飛龍在天”,以靈活迅猛的方式在關鍵時刻發聲,贏得他人的認可與支援。
  3. 關係網路建設如同“見龍在田”,以巧妙的防守反擊策略,在職場社交中建立深度連線,推動職業發展。
正如郭靖透過不懈努力掌握了降龍十八掌,我們也可以透過持續學習和實踐,在職場中突破瓶頸,打破竹子天花板,最終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職場如江湖,唯有內外兼修,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直播預告:
今天中午1點,一土致知中學校長劉曉楓將與華章校長一起,聊聊他這些年親歷的香港教育,擇校幫助所有想走香港留學路徑的家庭提前鋪路。
直播簡介:
1. 想考香港的大學,DSE的價效比如何?
2. 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適合讀DSE?
3. 以終為始挑選DSE學校有哪些必須做的考量?
–  END  –
推薦閱讀

放養媽媽的“非學霸女兒”

一諾:學會當領導的三條“捷徑”——犯錯、砸牆、當壞人

當34歲的她,突然倒下……

各位讀者們,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歡迎點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呀。投稿或者商業合作的朋友,請郵件聯絡([email protected])。
記得點一下在看星標哦,期待每個清晨和“不端不裝,有趣有夢”的你相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