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的燃油車孰優孰劣,網上始終有幾種觀點在碰撞.一方認為,新能源汽車將完全取代傳統的燃油車,而另外一方則認為新能源汽車永遠也取代不了傳統的燃油車,更有甚者說,新能源汽車再好也不買,依然選擇傳統的燃油車.比較理性的觀點認為新能源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是大大勢所趨,對於網路上的爭論,我們國家的高層給出了比較理智的判斷,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的燃油車將並存於市場很長時間.在這裡,我覺得我有必要說出我的觀點,因為這些人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
那麼本質是什麼?
汽車市場的競爭,本質上是綜合國力和工業水平的競爭.就拿傳統的燃油車來說,你覺得我們的工業水平在傳統的燃油車方面能超越歐美等工業國家嗎?不可能的!單單一個發動機,我們就無法超越,實事求是的講,雖然我們的燃油車發動機近些年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燃燒效率以及動力方面,比歐美還是差很多,比如發動機的用料和設計.這種差距不是說透過努力在短時間內就能彌補的.你要知道歐美等發達國家,他們的發動機研究已經經歷了上百年的技術積澱和積累,我們基本上都是在追隨他們的腳步,所以你無法超越,這種跟隨者的形式在晶片製造方面也一樣能體現出來,比如我們的中芯國際,他的創始人在海外有了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研發積累,回國後創辦了中芯國際,因為總是以跟隨者的姿態出現,所以無法超越.因為跟隨者的思想已經固化,無法跳出條條框框進行彎道超車.
2000年以後,中國在西方國家的制裁之下,實現了多個領域的彎道超車,比如航空航天、半導體科技、核心工業軟體等等。像我們的北斗導航,他的工作原理和技術都和美國的GPS有著很大的不同,因此彎道超車的前提是"不同"!再比如最近比較火的哪吒二和deep seek,他們創始人的思想就很不同,梁文峰的團隊所用的博士沒有一個是國外留學回來的,都是土博士,是因為有了這種不同,才跳出了思想的框框!"餃子"在採訪中公開說,他們在創作中,有些很重要的畫面,找到了外國團隊來創作,可是外國團隊帶著傲慢與偏見,創作出來的產品根本不符合他們的要求,一怒之下,他們用了本土的團隊,結果怎麼樣呢?創作出來了一個驚駭世俗的動畫電影,把國人的自信提高到了一個新高度!如果我們的企業家都學習餃子和梁文鋒,就又掉進了他們思想的條條框框,一樣不會成功的,因為每個企業情況是不一樣的。光有"不同"就完了嗎?還要有"好",也就是卓越!在有了思維的創新之後,把你的產品做到極致,才能創造出一個偉大的產品和偉大的公司!
新能源的汽車是在傳統的發動機無法超越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這就有了思想上的"不同"!因為有了這種不同的思想,所以才摒棄了發動機,用電機來驅動汽車,實現了彎道超車!至少在發動機這一塊,我們不再是跟隨者!除此之外,你們還記不記得20年前郎教授所發明的理論叫產業鏈6+1?現在有很多企業都聽了我郎教授的話,學了郎教授的產業鏈理論,把產業鏈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像大疆無人機,宇樹機器人,比亞迪迪汽車,他們都有自己的產業鏈。那麼,為什麼我們的國產品牌在國際上越來越有競爭力,原因就是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工業種類最齊全的國家,能夠為企業提供產業鏈所需的所有環節,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所做不到的
那麼問題來了
歐美國家為什麼制裁我們?因為他們見不得別人好!如果放任不管,這些個有競爭力的產品會衝擊他們的市場,給他們的產業和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這是他們不想看見的,所以他們要制裁我們!要封鎖我們!在這種封鎖之下,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前景也是堪憂的,想一下,國內汽車市場快接近於飽和,全球主要的汽車大國都對你進行封鎖,歐美提高關稅怎麼辦?在這裡,我要提醒我們的企業家,不要犯戰略上的錯誤,因為很可能由於你的一念之差而毀掉了整個企業!IBM、柯達,這些都是前車之鑑,他們的產品不好嗎?非常的好,最終的結局還是日落西山被擠壓出市場,因此,在這裡提醒我們的企業家們,做好你們產品的前提下,一定不要有落伍的思想,否則的話結局是非常難堪的!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