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小姑娘竟患“老年痴呆”?學啥忘啥,至今不會走路說話,未來堪憂….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後不“失聯”~

這個可愛的4歲小姑娘名叫羅文·貝格比(Rowan Begbie),家住美國田納西州。

(羅文·貝格比)
去年4年,她只有3歲的時候,一位女士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她的照片後,聯絡了她的父母,提醒他們羅文有些不正常,疑似患有一種叫聖菲利柏氏症(Sanfilippo syndrome)的疾病。
父母找到了聖菲利柏氏症治療基金會的網頁,看了上面介紹的症狀,感覺天都塌了。
“每種特徵和症狀都跟我們的寶貝女兒一樣……”

(羅文和父母)
於是,父母帶羅文去了醫院,這一查果然查出問題——
很不幸,羅文被確診患有A型聖菲利柏氏症。
這種病也叫黏多糖貯積症,是一種代謝紊亂問題,也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有4種亞型。
在全世界範圍內,黏多糖貯積症IIIA是最常見的亞型,佔所有病例的一半。
這是由於人體細胞的溶酶體內降解黏多糖的水解酶發生突變,導致其活性喪失,黏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謝,最終貯積在體內而出現的疾病。
簡單說就是,羅文的身體缺乏某種酶,讓體內(主要是大腦)的黏多糖無法被分解,堆積在大腦導致的。
在美國,聖菲利柏氏症患者只有大約5000人,每年有七萬分之一的新生兒會得這種病。
父母雙方各遺傳了一個有缺陷的基因給孩子,才會引發這種疾病。
因為一些症狀,這種病早期經常被誤診為多動症或自閉症。
它會導致兒童行為問題和認知能力低下,患兒從小學會的各種技能,在青少年時期就逐漸忘記了。
正是“健忘”的特點,讓這種病有些像老年人常患的阿爾茲海默症,因此得名“兒童阿爾茲海默症”。

(相關報道)
聖菲利柏氏症的患兒語言發育遲緩,不能說話,多動,易怒,毛髮粗糙和生長過度,不會走路,無法自己吃飯,學過的東西都會忘記,還會有睡眠和消化問題,以及呼吸道、耳部感染。
隨著黏多糖越積越多,還會導致癲癇、運動問題和慢性疼痛。
而且,這種病目前還無藥可治,大多數患兒會在4歲左右病情加重,十幾歲就去世了。
看了診斷結果,羅文的父母心都要碎了,但看到小女兒在治病過程中那麼堅強,他們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她那麼有活力,她喜歡跟人交流,她那麼愛她的哥哥姐姐。”
“她的擁抱最熱情,總是想拍拍別人的後背。”
“她喜歡唱《Wheels on the Bus》,喜歡戶外活動,最喜歡跟家人一起。”
“她啥都不怕,放在以前這可能是件壞事,但現在,她這樣可太好了。”
“最難接受的是,我們瞭解羅文的性格,全心全意地愛著她,但有一天她還是會從我們眼前消失。”

(羅文)
照顧羅文這樣的孩子很不容易,父母表示,因為她的多動症和固執,她經常會亂跑,必須有人時刻看著她才行。
但她的空間感和協調能力又不好,容易摔倒,造成摔傷、撞傷、擦傷。
父母表示,看著女兒受病痛折磨非常心疼,他們一直教育羅文的哥哥姐姐,讓兩個大一些的孩子理解妹妹的情況,所以哥哥姐姐都非常照顧她。 

(羅文一家)
後來,父母發現北卡羅來納州有一項針對這種病的臨床試驗,他們決定帶羅文來試試,即使過程很辛苦。
“整個美國只有大概12個孩子接受這種特殊的治療。”
“我們前一天下午開車過去,第二天從早上7點到下午5點,會輸液一整天,然後再開車回家。”
“我們對照顧她的醫生和護士團隊非常感激。”
雖然治療的結果不確定,但父母也這能緩解羅文的症狀,讓她活得久一些。

(羅文和爸爸)

因為女兒的病,父母還成立了“東田納西州花楸樹基金會”,籌集資金,資助對於聖菲利柏氏症治癒方法的研究,幫助其他患兒的家庭。
“這真的很讓人感動,在過去的一年裡,很多朋友和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來到我們身邊,這真是太棒了。”
“我們身邊有那麼多慷慨且有能力的人,有他們支援我們,才幫我們走到今天。”

(羅文)
現在只能寄希望於醫學的發展,早一些找到治療這種病的方法,
讓羅文這樣的孩子,能夠沒有痛苦地順利長大……
ref: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639545/girl-struck-childhood-alzheimers-rowan-begbie.html
——————-
各位小夥伴們
微信公眾號規則又進行了調整
事兒君也不得不跟大家求個三連
希望大家多多點選“在看
喜歡的話也點個分享
這樣事兒君的推送才能繼續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與大家繼續分享每個開懷大笑或拍案驚奇的好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