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自古至今歷經這麼多朝代,要說最羨慕的還得是宋人,快活、自在,有事兒沒事雅集。
所謂“雅集”,簡單來說就是一群志趣相投雅士聚集在一起,進行與文學和藝術相關的遊藝活動。
而一場雅集往往可以包含多種活動,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畫畫、喝酒、插花、撫琴,還有一點不能少那就是玩香。
可以說中國人對香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就像蝶之戀花,木之向陽。
黃庭堅曾說道:“天資喜文事,如我有香癖。”
香在文人心目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畢竟如果抽掉了焚香,宋朝文人一定會認為他們的生活將失去了數不盡的清趣。
不過那麼多玩香的高手,小編最喜歡的還是斜槓青年兼知名大吃貨蘇東坡。
蘇東坡除了能寫詩會作畫會吃會玩會做酒會制香會生活,他會自己跟自己玩,才能在面對苦難時依舊那麼豁達樂觀寫出那麼灑脫的詩句流傳千古。

現在,且讓我們跟隨著古法合香技藝傳承人一起玩香,回到宋人的日常生活中,重溫焚香之道。
本次一條生活館帶來的是由品牌“研熹社”出品的兩款古法復刻線香,不僅可隔火燻、亦可隨身攜帶,現在一條生活館開啟眾籌。
本次眾籌共有3種規格
古法復刻雪中春信線香一桶(約8g)或者古法復刻二蘇舊局線香一桶(約8g)
古法復刻雪中春信線香(約8g)和古法復刻二蘇舊局線香(約8g)各一桶
飛青青瓷香爐一個(限量50個)

製作者徐林,香料研究所特聘講師,研究中國傳統制香多年,專攻傳統合香、制香工藝。對於不同產地的沉香、檀香有較全面的知識和辨識能力,收集和整理了中國傳統稀有及常用香材。多年來,恢復了中國傳統記載的香方近百種。

古法復刻雪中春信線香

蘇東坡玩香可謂已到極致。有一香名為“雪中春信”,需專門收集梅上雪水進行合香,蘇東坡用了七年時間才收集到梅上雪水把味道找對。
說起充滿詩意的“雪中春信”,有這樣一個傳說。
為了合出早春寒意料峭時梅花初綻的香氣,蘇東坡足足用了七年時間。宋哲宗元五年(公元1090年)初春,一場大雪紛紛揚揚灑落杭州城。當時的杭州太守蘇東坡,盯著落了一樹白雪的梅花,凝神良久。

他喚來愛妾朝雲與侍女,叮囑她們趁著此時春雪正盛,到院中取一些梅花芯中之雪,又讓書童從香窖中拿出炮製好的沉香,檀香,烘乾的丁皮梅肉,以及朴硝等香藥,按照配方一一稱出。


他把配好的香藥在和香盤鋪撒一層,用鬃刷撣上一層玉碗中“梅魂雪魄”的花露,再鋪一層香藥,撣上一層花露,待到香藥基本潤透之後,開始合香。

▲
蓮頭香 藏於故宮
最後,蘇東坡取出和好的篆香將其點燃,香氣氤氳開來,真好似萬株梅樹同時噴香。

一時間雪落無聲,梅香盈室,無限清冷幽靜,卻又暗藏盎然生機。據說百日窖藏後,其香韻則會更加悠長。

【雪中春信】香方原文如下:沉檀為末各半錢,丁皮梅肉減其半,揀丁五粒木一字,半兩朴硝柏麝拌,此香韻勝殊冠絕,銀葉燒之火宜緩。此香氣味幽涼,聞之使人心靜。然於冷香中嗅得花開之味,故名【雪中春信】。

所以,上文所說的蘇東坡早已備好的香粉就是以上幾種。需採集梅花蕊心處的雪花來,作為合香之水。
待碗中含著幽幽梅香的雪花融化後,蘇軾便開始了他的合香之法。
他親自備好各味香料,用玉碗中的梅心之雪,開始浸潤,調和香料。

為了調出這淡淡而清冷的梅香,他花了整整半天時間,這一款浪漫的“雪中春信”就此流傳千年,成為香譜中最美的一味。

古法復刻二蘇舊局線香

另一款與蘇東坡有關的香:“二蘇舊局”。
之所以喜歡上“二蘇舊局”,不是迷戀它的芳香,而是因為這款香的名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明朝的一位文學家曾這樣評價蘇軾的合香:“香者,和其性也;品香,品自性也。自性立則命安,性命和則慧生,智慧生則九衢塵裡任逍遙。”蘇軾的品性與他的香一樣高潔宜人。

陳雲君先生的《燕居香語》中記有“二蘇舊局”合香方,以之紀念蘇軾、蘇轍玩香的二兄弟。因為材料易得,劑量隨意,因此幾乎所有剛開始學習和合香的初學者都喜歡拿此香方試手。

此香為合香,用沉香、檀香、乳香、琥珀、煉蜜、茉莉花製成。

沉香、檀香削成小方粒或壓碎;乳香、琥珀研粉,以此四物混合於適量煉好的棗花蜜中陰乾。

沉檀乳珀四味方正,茉莉一點甜香,端莊且宛轉獨特有趣;香如其名,適合遊思冥想 。

飛青青瓷香爐

這次除了兩款古法線香以外,還給大家帶來了一款飛青青瓷香爐,由陶藝人於秉右師傅鄭來根製作,其深耕陶瓷行業30餘年,幾乎不拋頭露面,本次此款也僅限量50個。

▲
元代 龍泉窯點綵帶座吉字瓶
像這款明龍泉窯梅子青釉「飛青磁」點褐彩蒜頭瓶 (一對)高25.3cm×2,估價12,000,000-20,000,000 RMB ,落槌價 :CNY 16,500,000元,2020年10月19日北京保利拍賣會,可見其價值。

滿釉的器物上進行點彩(也叫褐釉),日本人管它叫“花生”,又稱其為飛青瓷。

這類龍泉窯的點彩人工為之,缺乏窯變釉的瀟灑奔放,整器質感就像青玉里面摻了點雜質。

此款釉色柔和淡雅,明淨如朗月,釉面潤澤如酥,積釉處呈現出水盈盈的玻璃質感。
褐色斑紋排布得當,予人以一種自然灑脫又不失秩序的和諧感,龍泉青瓷往往展露的是內斂靜謐的意境,而褐色的“飛青斑”則給人以飛放的靈動感。

器風內斂清貴,將其置於一室之內,既承襲了清遠的東方美學意境,又與現代生活氣息相協調。

▼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