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2762期
8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引言:
本期講述的是“世界文學與華人作家群”群主鄭南川的故事。
近500人的大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你我他,每天自貼和轉貼的文章,影片,圖片……不計其數。他天天聞雞起舞,為大家不知疲倦地奉獻著!
雲南兄弟鄭南川
文|宋曉亮
南川極富親和力。交往中,如不視他為弟,感覺似乎不答應,也因他是雲南人。
我喜歡雲南人,不是空口說空話。早在2003年11月初,我飛抵昆明隨“四海華文作家滇西採風團”,在雲南大地上馳騁了14天。
從昆明到瑞麗,途徑楚雄、大理、保山、德宏州的芒市,在舉世聞名的石林,跟彩雲之南,高原之魂依依惜別了。
採風途中,我所接觸的雲南人給留下的印象:熱情親切,淳樸善良,溫和真誠,待人寬厚,言談話語,其用詞那是相當文明的。
僅舉一例:西行採風,50 人聚集在一個車廂裡,賓士在約734公里的徵途上。山高路遠道崎嶇,為我們開車的師傅,每開一段路程,他就停下來,回過頭來笑呵呵地說:“車上的老師們有想唱歌的,路邊有歌廳。”
我弄不準是誰最先聽懂師傅的文明暗語,並令“四海”們人人通曉:這裡的“唱歌”指的是“解手”,而所謂的歌廳就是洗手間。這樣的比喻,古今中外誰堪比?
帶著雲南的溫暖和對雲南人的讚佩,我與魁北克作家協會會長鄭南川在北京相遇了。
生長在昆明的鄭南川,畢業於雲南大學歴史繫。1988年留學於加拿大魁北克市,用法語授課的拉瓦爾大學(Université Laval),攻讀英法近代區域經濟史博士學位。
1991年,他移居蒙特利爾之後,便著手文學創作,早期作品:短篇小說《兩個女人的一週》 《兩個男人的一週》 ,中篇小說《咖啡與女人》和長篇小說《那個漂亮女人為什麼瘋了》。
志向高遠,且樂於付出的鄭南川,曾親自參與魁北克華人作家協會的建立,設計會徽,發起和組織協會的多種文學活動:“筆緣”百期座談,加拿大首屆全國“詹鉅輝文學獎”評選,建立加拿大作協與中國作協的交往,還直接參與叄個文學專欄在蒙特利爾華文報上的建立,為《路比華訊》的“筆緣”、《蒙城華人報》的“紅葉”和《七天》週報的“北往”撰稿,並為《華僑時報》專欄作家。
2011年他獲得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出版書物許可,榮為該市首位華人文學著作獨立出版的發行人。
在以後的幾年裡,他主編和發行的諸多文學作品,均被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收藏。

鄭南川主編出版書物
多才多藝,能寫會畫的鄭南川,先後出版了中英文雙語詩歌集《一隻鞋的偶然》,入圍了2015年美國最大的紐約獨立出版人圖書獎;詩歌集《我和“我”的對話》《書裡的別墅》等;英文版詩歌集《A life Mailed Out》(陶志健譯);中短篇小說集《跑進屋裡的男人》;短篇小說集《窗子裡的兩個女人》《失憶之後的記憶》;微型小說集《琴和她的妮西娜》;非虛構作品文集《在另外一個世界死去》;評論集《鄭南川文論集》(印象–記錄–評論)文學著作,分別在中國、香港、臺灣、加拿大和美國不同出版社出版。另有中、英、法文版作品。

鄭南川中短篇小說集《跑進屋裡的那個男人》

鄭南川短篇小說集《窗子裡的兩個女人》

鄭南川詩歌集《A life mailed out》英文版

鄭南川微型小說集《琴和她的妮西娜》
南川的作品曾獲多項文學獎:散文《牛壩的孩子》,於2016年榮獲第二屆全球華文散文比賽獎;《一個癌症患者和他的愛人》2017年獲得第叄屆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優秀獎;組詩《城市交響曲》,詩歌《我與“申”名》均一一獲獎。他還參加過諸多華人文學國際研討會,擔任世界漢學會加拿大學會會長。作品曾被一些大學選用試卷閱讀材料及文評範文。
南川以樸素寫實的手法撰文著書,認同魁北克多元文化為特色。2021年7月29日,加拿大國家國際廣播電臺,以“放下鄉愁的新加拿大人作家”之名,再次訪談了鄭南川。
他以客觀理性的筆調,站在中西文化之間,關注日常生活,探究人性倫理,進一步開拓了海外華文寫作的疆域”;“且關注居住國當下的多元化、復雜性,願以世界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樂於奉獻的鄭南川,亦為“世界文學與華人作家群”群主。400多人的大群,來自五湖四海的你我他,每天自貼和轉貼的文章,影片,圖片……不計其數。身為群主,他天天聞雞起舞,除一一點贊點評張張發帖,還不知疲倦地又從各大媒體和網站搬來最早最新的各類報道,多地的徵稿啟事,影片趣談,文史知識等等,等等。
驚訝,贊嘆,他這是搶了誰的時間?偷了誰的精力?竟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辛苦著,忙碌著,快樂著?
南川是個能從生活中發現快樂,分享快樂的人。別看他童心未泯,童趣不減,但做事有原則有底線,關鍵時敢挺身而出,聲張正義,一展男兒的豪邁氣概。孟悟和我曾在“新移民文友群”裡為他的果敢之舉,同步點贊。
值得點讚的事例很多,尤為深刻:鈕約華文女作家協會的李喜麗病故時,輿其素不相識的他,竟慷慨解囊,捐款致哀。感覚説:南川胸有叄心— —善心愛心同情心。
人海茫茫,生命中能遇到鄭南川,這一個高興哪夠哇!感謝第二屆世界華文文學研討會的主辦方,提供了我們在北京相識的機會。2016年11月6日至11日,5天的交往,就覺得這人特好説話兒特好處。或因“二特”的無限寛容,自我入群后,“落水”(離群)的次數緊追“拼多多”。
頭兩次,我沒覺得有多寒磣,只是在請群主“撈人”前,會加上一句“自罰40軍棍。”看“軍棍”都打斷了好幾根,我決定咬牙乾忍,不好意思再辛苦群主“下水撈人”了。誰料到,我的難為情被群主洞察後,忙出面寬慰:“以後我若發現姐離群了,會趕緊拉回來。”
桃花潭水深千尺,雲南兄弟勤打撈。
不過,天氣轉涼,咱可得足下留情啊!
關於鄭南川軼事的延伸閱讀

作者左 宋曉亮與鄭南川,攝於北京新世紀日航飯店

作者 宋曉亮,山東文登人。
常規出版:長篇小說《湧進新大陸》《切割痛苦》《夢想與噩夢的撕扯》,短篇小說集《素描百態》,散文集《心的驅動》 《永不消逝的第一眼》,中篇寫實小說《無言的吶喊》《中央日報》副刊連載 中篇小說《傳奇“老北漂”》獲選第六屆郁達夫小說獎入圍作品。短篇小說《小老闆孃兒》 《相逢正是尷尬時》入選《一代飛鴻》, 《第四次嫁人》在世界華文愛情小說中獲獎 ,《擺地攤的安老師》入選《美國華文作家百人集》,《父親的選擇》入選《文登作家》,《握住與甩開的“藝術”》入選《北美華文作家小說精選》。

關鍵詞
文學
鄭南川
華人
加拿大
世界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