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學渣”王興興撕開中式雞娃遮羞布!北京這群高中生早已看透內卷本質,躺進牛津、JHU…

“從小偏科嚴重,差點沒考上高中”
“從記事起,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和焦慮”
“英文老師直言說他笨,高中幾百場英語考試,只及格了三次”
“高考只考上了普通的二本,考研又被調劑”
“明明自己感覺還是有點小聰明,但在學校裡或者整個教學體系裡,沒有任何成就感”
……
如果這樣的人物畫像放在你面前,你是否會認為他一定是個前途灰暗、妥妥的學渣了?
可就是這樣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渣娃”,卻在機器人領域迸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他所創立的宇樹科技,剛剛憑春晚的“花棉襖機器人”火遍全國,帶動了機器人領域的大爆發,連馬斯克都為他點贊。他就是90後小夥王興興。
從一名“偏科理工男”到全球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跑者,王興興的經歷撕開了教育焦慮的裂縫,再次向我們證明:隨著AI和機器人時代的到來,與其內卷和雞娃,不如教會孩子們如何把熱愛做到極致!
而如今,傳統教育仍將“標準化分數”奉為圭臬,無數王興興式有獨特天賦的孩子,可能正在被埋沒。到底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才能幫助孩子找到熱愛、充分發揮潛力?
我曾拜訪過全國幾十所國際化學校,一直對其中一所印象深刻,它是我認為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保護得最好的學校,每一個學生都能找到專屬的熱愛座標:
  • 在這所學校,有喜歡學術的學生獲得了“世界學者杯”耶魯冠軍輪競賽金牌;
  • 有喜歡科技的學生,在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上勇奪分割槽冠軍和亞洲公開賽總亞軍;
  • 體育天賦的學生,在全國國際學校游泳比賽中,勇奪50/100/200/400米自由泳金牌和100米蝶泳5項金牌,並打破所有賽會紀錄;
  • 有喜歡文物修復的學生,和一線修復師一起保護文物;有喜歡醫學的學生,跟著哈佛博士在鄉村做調研……

在這所學校,所有的孩子都被“看到”,也有專屬於自己的升學路徑。100%的學生能被世界前100大學錄取,92.3%的學生能進入世界Top50的頂尖學府,還有78.8%的學生被Top30大學錄取!畢業生遍佈牛津、帝國理工、威廉姆斯、韋爾斯利、約翰霍普金斯、加州伯克利、耶魯新加坡分校等海內外頂尖大學。
👇滑動看錄取詳情👇

在這所學校,並不僅僅是頭部的牛娃有好的升學結果,而是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去到適合自己的夢校。這正說明了學校培養體系的厲害,而非依靠篩選生源。
它就是北京市海嘉學校有意思的是,當我詢問DeepSeek北京哪所學校最寶藏時,它給我的回答竟然也是:海嘉。
正如王興興在此前的演講中所說,科技要“以獨特的故事成就獨特的我們”。在海嘉,沒有標準化的“流水線”,只有“千人千面”、量身定製的獨特成長路徑。
無論他們專注科研,還是喜歡人文社科,無論是體育健將,還是藝術先鋒……什麼樣的學生在海嘉都能閃閃發光,每個人的熱愛都在海嘉發揮到了極致。
而這一切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想了解海嘉的招生資訊或更多詳情

不妨直接去學校親身體驗諮詢

3月8日上午海嘉學校開放日活動
👇掃碼預約搶佔席位👇
從關心早產兒妹妹到生物科研達人
入學13年,沒有一天被迫學習
2012年9月的一個清晨,當Suri媽媽第一次把女兒送進海嘉幼兒園的時候,絕對想不到女兒在這裡一待就是13年。
今年12年級的Suri不僅拿到了南加州大學的早申offer,並且成為海嘉的“行走的招生簡章”——很多家長都是因為在開放日看到Suri的出色,聽到她介紹自己在海嘉的成長和收穫,選擇加入這所學校。
在海嘉的這些年,Suri最感慨的就是,她從來沒有被迫學習,而是一切都源自於自己的興趣和自我驅動力。哪怕是在這麼緊張的申請季,老師也沒有強迫她去做所謂的“申請必做清單”,而是由她提出想做什麼,學校全力支援,在她喜歡的生物科研領域就是如此。
8歲那年,Suri有了一個26周急早產的妹妹。妹妹在醫院住了兩個月,Suri也沒閒著,在家啃完了13本關於早產兒的專業書籍,等媽媽陪妹妹回家時,甚至是她教媽媽早產兒應該怎麼抱、怎麼護理,成為“人形早產兒百科全書”。
在意識到是現代醫學救了自己的妹妹後,Suri點燃了對科學的熱愛。除了上科學課之外,海嘉還給她提供了大量的資源。
初中時,在老師的指導下,Suri參加了大量學術、科學競賽,自學啃掉了4000字的病理學教科書,還看完了10幾本關於解剖學、植物學、大腦研究等的書籍,最終拿下HOSA生物與健康未來領袖競賽全國第5(病理學領域),美國學術五項全能(USAP)、美國學術十項全能(USAD)等各種學術競賽金獎。
進入高中,Suri加入了海嘉創新的“嘉”計劃,這是海嘉打造的一個傑出的學術支援專案,旨在為優秀學生提供包括獎學金支援、學術計劃以及課外計劃管理支援、標準化考試支援、校友資源支援等。
“嘉”計劃的每個成員都會被指定一位導師,個性化地幫助學生制定專屬發展方案。定期,導師會和Suri一對一開會,幫助她梳理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並從她的興趣出發提供支援。
比如看到Suri對生物醫學的追求,Suri的導師就給她引薦了一位哈佛醫學院的教授,暑假到江西參加了一個罕見病的科研專案。
之前我在教科書上看過很多關於罕見病的內容和圖片,但直到參與這個專案,實地訪問了一些患者,我才意識到真正的罕見病是什麼樣的?對患者到底產生了哪些影響?”Suri說。
在暑假的兩個月中,Suri設計罕見病調查問卷,和當地婚姻登記處合作發放問卷,研究資料結果……這個專案不僅讓她進一步確定了未來的方向,也為她最終拿到南加大人類健康專業錄取奠定了基礎。
海嘉的豐富理工科資源,讓熱愛科學的少年“如魚得水”。

像同是“嘉”計劃的11年級學生徐嘉和,是海嘉中學科學社團(Triplet Club)社長、罕見病視覺化資料電子雜誌主編、IGem實驗部社長。在她和副社長高梓峰的帶領下,推動了包括

“基因魔剪工作坊”、“質粒提取與酶切鑑定工作坊”、“天體物理工作坊”、“校園觀星之夜”、“趣味科學燈謎-中國年”

等學術和興趣活動;還跟著海嘉科學老師一起寫論文。

IG8個A*的“六邊形”少女
高中三年已經攢滿4整頁活動履歷
如果說Suri他們是科研賽道的領跑者,11年級的Sophie則詮釋了何為“全能天花板”:IG八個A*、身兼學校雜誌主編,廣播社社長、NEC社長、學生會主席等多重身份,她的熱愛在海嘉又如何獲得支援?
■ Sophie在海嘉雜誌社
和Suri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不同,從幼兒園入學後,Sophie在海嘉的12年,經歷了大量的探索,才最終找到了自己。
開啟Sophie的活動列表,我不敢相信一個才11年級的女孩,在學術成績出色的同時,9-11年級三年的履歷已經有滿滿當當的四頁之多!其中大部分都是依靠海嘉校內的資源。
在學術上,Sophie說自己很少在課外補課,都是靠在海嘉上課,不懂的問題找老師講解。連託福也僅僅在學習兩週後就拿到了118。
海嘉老師特別願意幫助學生,一次我有一個知識漏洞,老師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花了半個多小時幫我補課。海嘉的IG和IB老師很多都是教了10多年課,經驗豐富,資源也很充足,他們會把PPT和額外的網站等放在Managebac上,我拿到的A*和A,都是靠老師的這些資源。”
在活動探索上,“我最喜歡海嘉的就是,學生有任何的想法,都可以透過學校的平臺實現。”
比如5年級時,她愛上了辯論,不僅自己參加比賽,還創辦了海嘉辯論社團,帶著同學們一起闖蕩WSDA、哈佛辯論賽,並最終進入最後一輪,贏得冠軍。
■ Sophie參加WSDA比賽
因為Sophie和小夥伴們帶動起海嘉辯論的氛圍,現在辯論已經成為了6-8年級海嘉學生的必修課,還聘請了專職的辯論老師。
又比如9年級Sophie開始對經濟和商科感興趣。
海嘉經濟和商科的比賽氛圍很好,社團有120+名成員,學長姐不遺餘力地給我們講解比賽要點。他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讓我也想像他們一樣努力。”
在去年參加NEC經濟比賽時,得知全國竟有1000支隊伍參賽,本來Sophie已經快放棄了,後來學長姐幫忙一起找隊友、學校老師提供各種資料等,共同努力之下,Sophie的隊伍脫穎而出晉級全球賽,最終拿到Top10的好成績。
■ Sophie參加NEC競賽
所以後來,當我成為了商賽社團的社長後,我也像學長姐一樣繼續幫助學弟學妹們打競賽,這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傳承。”
還有申請海外大學必不可少的領導力和社群影響力,也是海嘉學生從小到大都在培養的。
Sophie在小學就加入了學生會,組織諸如學校阿姨和保安的答謝日、各種慈善義賣等活動。
到了高中,她又成為了學生會主席,建立了學生和校長們直接溝通的機制;還和小夥伴一起設計新型校服進行義賣;從0開始籌辦學生舞會,最終來了200多個人,後來舞會變成了海嘉的傳統;她還策劃了“Lockin”學校過夜活動,大家一起看電影、玩桌遊,讓學生之間充滿凝聚力……
■ Sophie在小學學生會、舞會、義賣和lockin活動
用Sophie自己的話說,領導力的培養在海嘉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學校提供太多的機會,讓學生能在學校的舞臺上實現自己的創意想法。
作為“嘉”計劃的成員,Sophie和喜歡人文社科學科的同學們,同樣也有很多獨家的資源。比如前不久寒假的聯合國全球青年卓越領導力專案,暑假的哈佛全球商業創新和創業專案等。
比如9年級的H同學喜歡歷史和考古,負責學生職業生涯中心的Katie老師和“嘉”計劃的Ann老師就給她對接了文物修復專案,並支援孩子一同請到了文物修復專家來學校分享,希望在校園中培養出一片尊重與珍視文化遺產的沃土。
未來希望申請社會學專業的11年級W同學非常關心女性話題。透過學校聯合國SDG“科技賦能困境女性”專案,邀請了潮汐公益中心的公益代表,展開了“探索社會”的系列訪談,進一步探索公益領域中的社會責任與行動。
這也是‘嘉計劃’的核心理念,不僅關注學生的學術表現,更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對社群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這也是世界一流大學所青睞的人才特質。”海嘉中學副校長鄧寧女士這樣說。

兼顧學術和體育、藝術

天賦不被埋沒的秘訣!
如果Suri和Sophie都是學術+全人發展的學生,那麼10年級的Adee和James則是海嘉學校中獨特的風景——他們都參加了海嘉雙優藝體專案,確保學生在9-12年級能兼顧學業和體育/藝術的發展,並有望直通世界名校。
10年級的網球學生運動員Adee是從海嘉幼兒園一路上來的“海嘉寶寶”,儘管從6歲就開始打網球,但她並沒有想過成為一名專業運動員,而是希望透過體育特長申請海外名校,同時不放棄她從小熱愛的事情。直到有了海嘉雙優計劃,讓她看到了這種可能性。
■ Adee參加國際ITFJ60比賽

可每天高水平、高頻率的訓練,並且仍要兼顧學習,談何容易。為此,海嘉給她定製了訓練和學習計劃。在老師和教練的幫助下,Adee在9年級期末學術全科A*,10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只有最難的法語是A,其他科目都保持在A*的好成績。

在運動上,Adee也不負眾望,在今年2月國際ITFJ60雙打比賽中取得了銀牌的好成績,真正實現了學術/體育雙優的成果,未來可期!
■ Adee參加網球比賽獲得好成績

而10年級從其他國際學校轉來海嘉的James就是衝著STP雙優專案而來。在之前的學校,因為高中住宿、平時不允許出校,James只能在週末訓練,游泳成績因為訓練時長不夠,一直提高不上去,眼看著體育天賦就要被浪費。

來到海嘉後,學校給他制定了個性化的學習和訓練計劃:
  • 白天上完課,下午放學後James就能參加訓練,確保每天的訓練時間;
  • 對於他的薄弱學科——數學和科學,海嘉專門安排了老師給他補課;
  • 另外還有一名專職老師一對一負責跟進他的學習進度,確保學術成績。
在學校的支援下,半年後,James不僅在游泳賽場上所向披靡,囊獲50/100/200/400米自由泳、100米碟泳的金牌,並打破各項國際學校游泳賽事的賽會紀錄,在去年12月份進行的WOW比賽中100米自由泳以51.38秒的成績已達中國運動健將級水平運動員,而各科學術成績也獲得了明顯提高!

現在James的目標是透過體育特長進入美國NCAA(美國全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的Division1大學,包括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頓和哈佛等。這並不是不可實現的事情。海嘉的體育專案是和中國最權威的體育升學機構進行合作,配備了全國最頂尖的外部競賽教練資源,精心定製升學方案。
James和Adee在體育雙優專案的學長、2021屆海嘉畢業生Daniel同學,當年就是憑藉高爾夫專案,在11年級的時候就收到了南加大的錄取;今年12年級的學生Venessa也是以高爾夫專案,拿到了密歇根安娜堡的offer。
■ Daniel比賽期間
除了體育,藝術雙優更是海嘉的強項,學生已經拿遍了帕森斯、普瑞特、芝加哥藝術、紐約視覺藝術、加州藝術學院、藝術中心設計學院、伯克利音樂學院等頂尖院校的藝術錄取。
依靠學術和藝術雙優,今年海嘉學生還成功斬獲了綜合類院校塔夫茨大學藝術學院的錄取。累計獎學金高達5,430,880元人民幣,人均獎學金接近百萬!
「 寫在後面的話 」
在海嘉,你會被這些細節震撼:
海嘉90%的學生都是靠家長口碑推薦而來;
海嘉的學部校長親自在班裡聽課,監督教育質量;
老師十幾年如一日記住學生的喜好。這次12年級的畢業生中有三個拿到南加大的offer。當詢問小學老師關於這些孩子的情況時,他們可以馬上找到孩子們小學時的照片,還對他們的故事如數家珍,一方面是因為海嘉的老師都待了很多年,穩定性很高;另一方面,老師們真的和孩子有很深的情感連結;
海嘉教師培訓課中的一節,是把班裡孩子的臉貼在牆上,老師可以準確地講出每個人的特點——這個孩子喜歡和同學討論機器人,那個孩子最喜歡最討厭什麼等等。在海嘉,學生對老師而言不只有學業和升學,而是一個個有著豐富面貌的個體……
老師能“看到”每個學生,是幫助他們找到獨一無二自己的前提。無論是“嘉”計劃還是STP雙優計劃等,都是為了幫助每個孩子在自己的賽道上盡情綻放。不知不覺中,海嘉在“個性化的全人教育”方面已經走到了北京國際化學校的前面,它重新定義教育的本質:
  • 不是流水線上打造標準件,而是讓每個孩子成為“限量版”的自己;
  • 不用“複製”別人的成功,而是全力支援孩子“成為自己”
找到孩子最本來的樣子、尊重孩子的生命規律,這才是海嘉幫助孩子在AI時代脫穎而出的秘訣。
想了解海嘉的招生資訊或更多詳情

不妨直接去學校親身體驗諮詢

3月8日上午海嘉學校開放日活動
👇掃碼預約搶佔席位👇
學校資訊
目前招收班級:

幼兒園至高中12年級

招生範圍:中國籍和外籍
班型:18-22人/班
課程體系:在中國國家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引進IB和A-level課程體系,併為藝術、體育特長生設立STP雙優專案。融合中、西教育精髓,提供個性化選擇和全面的學術指導。
上課地點:北京市順義區後沙峪裕民大街1號
諮詢電話:80410392
點贊&在看,及時收到推送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