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核釋出 | 三聯.CREATIVE

當三星堆的先民在陶罐中封存第一縷酒香,或許未曾料想,這抹醇香會在千年後依然氤氳。
距離三星堆遺址約40公里的四川綿竹,與三星堆同屬馬牧河水系——這裡便是劍南春誕生的地方。這裡的古蜀先民很早掌握了釀酒技術,從天益老號釀酒窖池挖掘出的南齊紀年磚,到《舊唐書·德宗本紀》記載的劍南燒春宮廷貢酒,這片土地始終傳遞著中國白酒文明本真的密碼。
“唐時宮廷酒,今日劍南春”——這口醇香味道,正是對時光的凝練與感嘆。面對當今的消費語境,劍南春依舊展示出獨特的平衡智慧:既完成了傳統工藝在當代的活態傳承,也踐行著以科技賦能傳統的創新理念,榮膺“中華老字號”稱號,並持續引領高階白酒品質的標杆。劍南春的發展之路,既沉澱著蜀地風土的記憶,又折射出時代的光譜。

從歷史中走來,
古法釀造技藝的活態傳承

四川綿竹,是名酒之鄉的翹楚。眾多考古發現及史書記載了綿竹地區及周邊釀酒歷史悠久:廣漢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陶酒具、綿竹金土村出土的戰國提樑壺等酒器、東漢時期的釀酒畫像磚、《華陽國志·蜀志》《晉書》等史書也記載了其釀酒歷史。綿竹本地釀酒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歷經三、四千年。劍南春的天益老號酒坊,正是在這裡孕育而生。而想要釀出好酒,還要經歷“窖、釀、藏”三大關。

先說窖池。“千年窖池萬年糟,酒好還得窖池老。”在綿竹劍南老街,就有一段關於劍南春古酒窖的傳奇故事。這裡擁有中國最古老的釀酒窖池之一“天益老號”,窖池周圍儲存並連續使用至今的明清古窖池共695口,總面積達6萬平方米。在這些持續使用1500年的老窖池裡,富集了數以千計的微生物菌群,形成了一套獨特且穩定的微生態環境,這便是劍南春酒體醇厚風味的奧秘所在,也是大自然賦予的不可複製的珍貴密碼。憑藉綿延千年的酒韻,“天益老號”釀酒作坊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
劍南春的卓越品質,還需紮根於對千年釀造技藝的守護與傳承。“劍南春酒傳統釀造技藝”獲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釀酒工藝得以活態傳承。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一低、二長、三控、四適當、五精作、六結合”美酒釀造法則,短短十五字,凝練出千年釀酒的金鑰,成為劍南春代代堅守與相傳的品質根基。
貯藏也是劍南春傳統釀造技藝的重要一環。在劍南春萬噸陶壇庫內,數以萬計的陶壇正進行著靜默的修行。陶壇全都經由高溫燒結而成,特殊的微孔網狀結構讓壇中的酒液能夠自由呼吸,為氧化、酯化等系列反應提供條件,讓酒體更加醇厚濃郁,芳香飽滿。在劍南春,像這樣的萬噸陶壇庫還有數十座,許多陶壇庫中的美酒已有幾十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規模領先的單一原酒陶壇陳貯存庫。劍南春深知那句老話“三分釀七分藏”,這份沉寂,守得住,味才香。以慢為快的節奏下,是劍南春對一口好酒的品質堅守。

嚴格遵循傳統釀造技藝的技術標準,讓每一瓶劍南春酒都在經受住窖、釀、藏的考驗之後,得到蛻變。從原糧精選、培菌制曲、釀造發酵,到分層出窖、上甑蒸餾、量質摘酒,再到按質並壇、陶壇貯藏等兩百餘道工序……正是這種近乎偏執的工藝堅守,才得以讓一瓶瓶劍南春傳承千年,仍保有歷史之味。

用科技語言,
解說千年智慧

在傳承經典的同時,劍南春也以科技創新推動著品質躍升。劍南春斥資打造名酒研究中心、微生物研究所等高階科研平臺,並與知名高校和權威科研機構展開深度合作。2024年,劍南春完成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案《中日酒麴特徵微生物關鍵基因的表達調控及中國酒麴品質提升研究》,並催生出2項行業標準與30餘項專利技術。
此外,劍南春科研團隊透過宏轉錄組和代謝組技術,率先解析了窖池微生物協同發酵的複雜分子機制,成功揭示了劍南春“香而不衝、綿柔順喉”獨特風味的科學成因——在傳承與解構之間,劍南春不懈找尋著風味的永恆方程式。

在檢測技術方面,劍南春引入了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等國際先進水平的檢測裝置,對酒體中的醇甜類物質等關鍵成分進行精準的定性定量分析。2024年,公司成功開發出白酒風味物質定性定量新方法,為舒適型酒體的研發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資料支援,再次引領了行業技術發展的新方向。
數千項嚴苛檢測標準,只為確保每一瓶劍南春酒都能在食品安全與風味品質這兩個關鍵指標上達到完美平衡,以最卓越的品質呈現在消費者面前,讓每一口美酒,都品質如一。

從糧倉到酒窖,
忠誠守護每一步

///得天獨厚的品質優勢
綿竹位於北緯30度的釀酒黃金帶,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山地與平原各半,西北崇山峻嶺,東南部平疇沃野。獨特的山水和氣候造就了深厚的土層、肥沃且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為窖池微生物提供了理想棲息環境。水質優良的冰川雪水是劍南春美酒釀造的關鍵。二三百萬年前的第四紀更新世,綿竹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地曾被冰川覆蓋,如今九頂山潔淨的冰雪融水層層滲透,歷經十數年天然淋溶滲濾,形成了富鍶低氘、弱鹼低鈉的釀酒優質水源。

為了品質的提升,劍南春啟動了進一步規範糧食採購和提升糧食質量的系統工程。根據不同糧食品種和優勢產區,優先選擇具備自有糧食基地、育種能力、加工能力和儲藏運輸能力的綜合實力強的大型企業,建立長期戰略伙伴關係;建立和完善以質量為主的供應商評價淘汰機制,基於市場價格和質量等級的競價談判機制,背靠背的糧食評估機制和驗糧專業人員庫;還與知名科研院校共同對釀酒用糧進行研發,以高標準、嚴要求全面管理糧食原料。

正是這份對風土的忠誠守護,2005年,劍南春酒被原國家質檢總局認定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20年,劍南春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2021年3月1日《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生效,這是中國對外商籤的第一個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標誌保護雙邊協議,是近年來中歐經貿關係發展取得的重要務實成果,進一步肯定了劍南春獨特的產地優勢和品質價值。
///數字化賦能智慧釀造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劍南春的釀造技藝也在新時代下經歷著數字化的基因重組——不是顛覆,而是用二進位制程式碼重新註解古老的匠造哲學。
走進劍南春的智慧工廠,就能見證到傳統產業與大資料的深度融合。機械化車間實現潤料、拌和、打量水等工序的自動化控制,出酒率與名酒率顯著提升。2024年建成的穀殼清蒸車間採用國內首創立式清蒸、冷卻一體機的全自動生產線,清蒸溫度與時間由計算機精準調控,解決了傳統工藝中谷殼清蒸質量波動問題,實現關鍵過程的可控、精準和最佳化。

質量追溯方面,劍南春與騰訊合作成功打造集質量、生產、流通、營銷為一體的產品生命週期全追溯平臺。該平臺藉助雲技術及大資料運算分析能力,以產品上的二維碼為資訊載體,透過對產品生命週期全流程資料採集追溯,彙集各環節資訊在平臺進行互動分析,實現決策支援、質量追溯、防偽、精準營銷、消費者互動等,最終有效地提高企業管理服務水平,為企業快速發展做好支撐。該平臺已榮獲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發的“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併入選國家工信部2024年“數字三品”應用場景典型案例。
///產能升級保障質量基礎
劍南春全面推進和實施大唐國酒生態園重大專案建設。新建十個麴酒車間;新建車間各班組均配備機械化釀酒生產線和釀酒直燃蒸餾節能系統,逐步新增麴酒生產能力達5萬噸/年以上。新建陶壇酒庫和大罐酒庫,增加麴酒儲藏能力10萬噸以上;使公司基礎酒儲存能力達到25-30萬噸以上;加快現有麴酒車間釀酒生產線機械化改造,降低工人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實現釀酒關鍵工序可控、精細和最佳化等智慧化升級,提高出酒率和名酒率。
在適應企業需要和傳統工藝要求的基礎上,劍南春也對制曲、穀殼清蒸、包裝等工序均逐步進行機械化、自動化、智慧化改造,並配套建設配電中心、消防中心、穀殼清蒸車間、車間辦公用房等相關設施;根據環保要求,進行廢水處理擴建改造專案;還為以上擴能建設相匹配的新現代化包裝中心、成品酒庫、包材庫、制曲、檢測檢驗、五糧粉碎和糧庫建設。專案建成投產後,將新增年工業總產值超100億元,新增年稅收超20億元,新增就業崗位3000餘個,新增原輔材料、包裝材料採購,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極大地保障產品質量基礎。


肩當重任,
中國名酒企業的時代答卷

探尋綠色發展、踐行“雙碳”戰略已經成為產業生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要求。一直以來,劍南春都在以實際行動踐行生態之釀的承諾,以綠色發展妙筆丹青繪就綠色川酒、生態酒鄉的壯麗畫卷。
堅持聚焦生態釀造、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可迴圈等系統創新和實踐,將生態沉澱為企業重要的品牌基因。隨著高階數字化釀酒產業鏈的搭建,推動釀造品質與節能環保雙提升。2002年,劍南春在同行業中率先通過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取得通向國際貿易市場的“綠色通行證”。2010年2月,劍南春獲得了第六屆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這是我國首家酒類企業獲此殊榮。

作為濃香型白酒代表,劍南春主導制定“年份酒鑑別標準”,推動行業規範化發展。劍南春獨創的“秒持值衡定評酒法”和“揮發係數鑑別法”被納入國家白酒品控指南。2024年,劍南春成功參與起草了“飲後酒精代謝能力評價方法”等2項行業標準,品質管理體系成為行業參考範本,為白酒行業規範化、標準化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在堅守品質的同時,劍南春不斷開拓創新,構建起豐富而完善的產品矩陣,推動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從皇家劍南春的尊貴典雅到水晶劍南春的精緻暢銷,再到劍南系列、綿竹系列的親民實惠,每一款產品都精準定位,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群體的多元化需求。
劍南春深入挖掘盛唐文化精髓,以與盛唐文化緊密相連的方式,融入當下流行文化語境,激發品牌活力。攜手中國國家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等權威文博機構,整合足球豪門曼城俱樂部和中國國家地理等知名IP資源,透過精心打造的產品與活動,讓中國白酒完成了從歷史符號到當代語境的華麗轉場。

從“唐時宮廷酒”到“今日劍南春”,品質,是劍南春跨越千年的通行證,也是其應對時代挑戰的底氣。
憑藉著這份堅持和底氣,劍南春持續走在時代的前面,在白酒江湖的鐵三角 “茅五劍”中不可撼動,在消費者和行業內永葆活力和實力。回看一路成長,從在1979年、1984年、1989年三屆全國評酒會上蟬聯“全國名酒”稱號、到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再到2024年,《稻殼倉儲清蒸智慧化技術研究》專案憑藉其創新性和實用性,榮獲中國技協創新成果一等獎,劍南春始終以科技賦能傳統,以標準築牢品質,以責任引領行業,真正詮釋了名酒基因的當代價值。
在國家新質生產力戰略指引下,劍南春正以智慧化、綠色化、高階化為方向,推動白酒產業從“經驗驅動”向“資料驅動”轉型,為中國傳統產業的創新升級提供了鮮活樣本。未來,劍南春將繼續秉承“為國家作更大貢獻,為集體創更多效益,為自己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的核心理念,以品質為基、文化為魂,在傳承與創新的交響中,書寫中國名酒的新傳奇。當晶瑩剔透的酒液泛起數字時代的漣漪,每一個品酒的我們終將懂得:真正的傳世佳釀,永遠是傳統匠心與未來想象在時間維度上的諧振。
微信編輯&設計排版丨趙姝萌
圖片來源丨劍南春 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