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最近在Coles或Woolworths用$10紙幣買東西時,發現自助機“拒收”,別擔心,你不是一個人。
越來越多澳洲人發現,在超市結賬時,能插鈔票的機器越來越少,而“只刷卡”的機器越來越多——想用現金,簡直像在玩尋寶遊戲!
澳媒實測了悉尼內西區三家大超市:在Balmain的Woolies,14臺自助機中只有2臺接受現金,還被藏在最邊上;
Leichhardt的Woolies稍好一點,18臺中還有6臺能投紙幣。

這些可用現金的機器被裹上了顯眼的熒光綠,而刷卡專屬的則是黑色外殼,方便“現金黨”快速識別。
不過,Coles就沒那麼“友好”了。
在Birkenhead Point的Coles,所有自助機統統不收現金!
你只能去人工櫃檯,但諷刺的是——櫃檯沒人值守。
工作人員甚至直言:“能用現金的只有人工通道,但現在沒人。”

這種“去現金化”的趨勢,引發不少人不滿。
金融記者、CashWelcome活動負責人Jason Bryce痛批超市“雙標”:
“他們是在歧視現金使用者。很多老年人、低收入群體、甚至就是喜歡用現金的人,現在不得不排隊10分鐘,而刷卡使用者早就走人了。”

他說他自己曾在Coles排隊40分鐘才用上能收現金的機器。他呼籲:“要收現金,就該公平收。每臺機器都應該能用現金也能刷卡。”

根據Choice對近1.3萬澳人的調查,97%的人希望超市等生活必需品商家必須接受現金。
RBA資料顯示,2022年45%的消費者會因為附加費選擇其他支付方式,而20%的人乾脆不去收附加費的商店消費。
更有意思的是,澳人每年因刷卡支付各種手續費,平均花掉$140。
聯邦政府計劃自2026年起禁止刷儲蓄卡收附加費,預計一年可為消費者省下$5億澳元!

不過,Jason Bryce並不買賬,他認為取消附加費反而讓消費者“被動付費”,因為“費用不見了,但成本還在,只是被悄悄算進商品價格”。
Coles回應稱“沒有計劃取消現金支付”,但現場體驗顯然讓不少人感覺:有名無實。
你在超市還用現金嗎?你覺得超市這樣做,是進步還是歧視?
來源:News
閒話澳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