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s:
我之前一直以為,年末應該是最平和的一個時間段,因為所有人都在等過年,有什麼事也是“明年再說吧”。
直到我注意到了一個特殊的群體:
正在裝修的人。
和其他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年底是裝修人最焦頭爛額的時候。
裝修師傅提前回家過年了;
剛買完的家裝發現年末又大促了;
進度堪憂趕不上年前搬進新家了;
……
幾乎每一個裝過修的人都提到過,裝修是一場漫長的戰爭,不可能有最優解。
你自己動手的結果是跟自己生氣,你全包出去的結果就是全都生氣。
大部分人到最後都被磨得沒了脾氣,只剩下一股淡淡的死意。
比如前陣子我們發起了一個徵集,問大家還有人還在乎“詩和遠方”嗎?一個讀者的回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我們採訪和收集了一些裝修人的心路歷程,想要搞清楚:
“構建新家”這麼一個光明的詞彙,到底是怎麼一步步走向黑化的。
而看過之後你就會明白,所謂裝修,其實就是一部“兩個人各自向完美妥協的歷史”。

先說結論:
沒有夫妻和情侶裝修是不吵架的。
@玻璃翠翠 跟男朋友裝修吵架,被氣到半夜去醫院掛急診。
@睡不醒 跟丈夫討論新房裝修方案,回回討論回回哭,“感覺我的眼淚已經可以用來和水泥了。”
@🎈🎈🎈🎈 夫妻裝修吵架,氣到把門都踹爛了。

你可能以為裝修是兩個人新生活的開始,但其實很可能是結束。
在網上以“裝修”“分手”為關鍵詞檢索,能搜出一萬多條帖子。

難怪黃宏老師在 2005 年時就提醒過大家,裝修只有四種結果:


也不是完全沒有解決方案,有人提議把裝修納入感情的每個階段中,作為統一的衡量標準。
比如相親的時候,把心儀的裝修風格設成問卷的必答題:
你更喜歡奶油風 / 北歐風 / 侘寂風 / 復古風 / 極簡風 / ins 風……
比如領證的時候增加一個結婚冷靜期,這 30 天不幹別的,就逛傢俱城,心平氣和走出來的人才允許結婚。
比如婚禮上,可以把裝修加進誓詞裡:
從今天起,
無論瓷磚顏色選了你期待的米白
還是他堅持的莫蘭迪灰,
無論廚房最終裝成你夢寐的開放式
還是他堅持的封閉式,
你們都將永遠愛彼此,珍惜彼此,
直到永遠嗎?”

裝修吵架這事之所以無法避免,是因為這跟二人感情好壞無關。
知根知底的青梅竹馬情侶,裝修會吵。
《小巷人家》裡,林棟哲和莊筱婷從小一塊長大,3 歲開始就基本沒分開過。
被叫“臥龍鳳雛”,“菜刀菜板不分家”。
感情好到因為不想畢業分開瞞著家裡偷戶口本結婚。
結果裝修第一天,吵架吵到拿木地板打人。

十幾年的老夫老妻,裝修也吵。
之前有對中年夫妻因為裝修吵架,吵得雞飛狗跳,上了民生調解節目。
矛盾源頭是件特別小的事:妻子已經給電工結算了當天的工錢,丈夫不知道,另給工人結了 100 塊。

100 萬的房子能心平氣和有商有量,100 塊的裝修費吵到兩敗俱傷。

裝修到底在吵什麼?
首先是人。
簡單來說就是,我不是對裝修的結果不滿意,我是對你這個態度不滿意。
裝修的人最討厭聽到的就是那種三個字的回答。
你跑建材市場跑斷腿貨比三家,拉 Excel 算預算熬到凌晨三點半,他來來回回就那幾句:
“都挺好” / “你挑吧” / “我都行” / “聽你的”。
@柳林 開始跑裝修後,聊天記錄最高頻出現的詞彙變成了丈夫發來的“隨便”。
@洛昂妮 跟施工隊和設計師開會討論裝修方案,男朋友從頭到尾訴求就四個字——“有床就行”。


判斷一段感情能不能長久的因素,從來不是看有多甜蜜。
而是要看面對“麻煩事兒”的態度。
一起旅遊是這樣,一起裝修是這樣,一起商量著去誰家爸媽那裡過年也是這樣。
因為日子過的是麻煩的部分,甜蜜只是像超市裡的“免費試吃”一樣的誘餌。

但裝修這事兒詭異就詭異在,你要是態度太好,也不行。
有些人不怕他不上心,就怕他太上心。
網友@半生夢 說丈夫打算把電視牆裝成摩斯密碼,一個人興奮研究到半夜。

@麥小奢 的老公把餐廳裝上了紅的黃的藍的紫的變光燈帶,一開燈就變 80 年代老年迪斯科舞廳。
美其名曰“復古風”。

一起裝修後你就會發現,結婚可能只是一些人蓄謀已久的一場“陰謀”。
他們只是想借著這個機會,實現一些自己的小巧思。
據不完全統計,99 % 的情侶都為家裡要不要裝引體向上單槓吵過架。

還有人要擱自己家裡種地。

一些更為小眾的癖好,我都懶得說。
@林哆啦 的男朋友是超級不鏽鋼愛好者,裝修直接不鏽鋼全屋定製,衣櫃,沙發,甚至菜板都是不鏽鋼的。

這種時候你很難不產生吵架的衝動。
說好的兩個人的幸福生活,怎麼突然就變成你一個人的圓夢之旅了?

說完主觀原因,我們再來看看客觀原因。
可能你意識不到,裝修其實是一項牽扯了「文理工商」各科學問的工作。
首先是藝術層面,選顏色一直是個重災區。
@🚩 吐槽,自己老公想把 5 平米的洗手間全裝上黑色啞光磨砂瓷磚。
瓷磚拉到家裡的時候,瓦工都眼睛一黑。吵架也說服不了犟種,非要用。
最後做了一面黑色。
@小飛飛 家選油漆,裝修師傅一邊刷一邊勸“太綠了太綠了”,也攔不住家裡人非要全屋爆改清新綠。
喏,最後長這樣:

@響G 老公選乳膠漆顏色,定了紅色橙色兩種亮色,本以為會搭出全網流行的馬蒂斯配色,家裝時尚度直接 next level。
結果刷完全家都沉默了:

眼熟不?眼熟就對了。

但也怪不得別人選色出錯,實在是裝修的色卡太多了,挑個顏色堪比體檢做色弱檢測。

說完藝術生裝修,來說說理科生裝修。
在他們看來,裝修就是一張數學試卷,要做的題太多了。
大到空間如何佈局,如何走線;小到一件傢俱的尺寸,需要預留多少插座,個個需要算。
@吉吉小鹿 的老公經過精心計算後買的洗手池,最終形成了一種微妙的美:
“放著洗臉刷牙太小,留著打滷吃麵剛好”。

@陳圓圓 家人量尺寸做的水龍頭和花灑,一看就是有錢人家的風格。
水都是用一半灑一半。

@張小念zXn 家裝的廚房,油煙機裝在了水池上方,爐灶裸在臺面上。
每次開火做飯都要點播一首《錯位時空》。

另一家,空調裝在了油煙機上面,邊炒菜邊納涼。

@pleasehatethesethings
還有這樣的門,哈利·波特來了都要愣兩秒。

@pleasehatethesethings
幾何不好也就算了,代數也不咋地。
之前有新聞,廣西一女子吐槽丈夫裝修,連夜做表算插座,最後 100 平的房子裝了上百個插座。

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網友@Happy 吐槽,設計師畫好裝修拉線電力圖後,家裡人連夜修改,最後導致客廳沙發四周就留了一個插座。
插座只好每天高負荷運轉,替全家負重前行。

最後,該輪到人文學科的考生入場了。
他們用來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充滿了人文氣息,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
“我找熟人。”
@方同學的小助理 信了這句話,於是家裡擁有了一個堪比中藥鋪子的衣櫃。小偷來了都不知道該先下手偷哪個。

@裡華 女朋友找初中同學裝的踢腳線,絆倒一次戳疼 4 個腳趾頭。

他們裝出來的效果,要是能有他們嘴裡說出的話一半好看,這個架都吵不起來。
之前有人信了丈夫說自己學過室內設計,親自下手做廁所的乾溼分離,最後成功裝出一個上世紀風格的公廁。

@在淅川裝修找小李
總結下來,想從根源上杜絕吵架,唯一原則就是
——“什麼都別信。”
對方的審美不要信,對方的計算能力不要信,對方的承諾也不要信。
這樣看來,裝修和婚姻確實一脈相承。

一個挺意外的觀察:裝修分歧最大的地方,不是臥室、客廳等高頻次使用地點。
而是次臥。
讀者@Liyda 裝修新房前跟家裡人大吵。
她想做步入式衣帽間,婆婆和媽媽說必須有床,以後方便去幫他們夫妻帶孩子。爸爸說裝個書房才是正經事,等孩子大了學習用得上。
好不容易吵贏了,說讓他們夫妻倆自己決定。
結果這個時候男朋友突然冒了出來,悠悠地說了一句:
“做個電競房怎麼樣?”
要知道,一模一樣的問題也發生在莫妮卡和錢德勒身上。
那是《老友記》的第六季,釋出於1999年。



可見這真的是一個從“上個世紀”延續至今的難題。

哪怕是前面的種種關卡你都闖過來,還有一個最終吵架環節在等著你:驗收。
你永遠不知道為什麼你的裝修搭子會在最後關頭,選擇跟裝修隊站在一起。
@melody 早就談好價格,裝修隊坐地起價,男朋友出來打圓場:“算了別計較了,和氣生財。”
@楠木 跟家人一起去收房,看到工人幹活糊弄連牆都沒找平,正準備發作,就聽到丈夫說,“挺好的,謝謝您嘞師傅。”
@155的圓圓 一會沒監工,家裡就收穫了一個裝進衣櫃裡的水龍頭。

網友 @juju有個小baby 孕期行動不便讓老公去收房,到家後發現磚縫、開關全部歪七扭八。
“你說的這些我都看見了,但我覺得可以接受。”


看到這你就會發現,裝修裡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期待不對等”的問題。
這裡面有網圖和真實圖片的落差,
有 J 人對上 P 人的落差,
也有對新生活這個概念理解的落差。
Daniel Sloss 在一場脫口秀演出時舉過這樣一個例子。
他說父親從小就告訴他,每個人的人生都像一幅被打亂了的拼圖,你這輩子的任務就是拼好它。
所以我們會先從四周拼起,它們是更確定更好找的部分。
比如工作,家庭,朋友,愛好等等。
而在最中心的部分,則是愛情。你要相信會有另一個人出現,然後補足你們彼此缺失的那部分。


“但是”,他認真地說到:
“世界上最煩人的事情,就是兩個人一起拼拼圖。”
想象你的生活中突然闖進來一隻陌生的手,試圖把他的碎片塞進你的夢想裡。
無論在那之前你們心平氣和地討論過多少次,都必須承認這不太好受。
而在對方的角度看來,也發生著同樣的事情。
之前有市場調研公司做過統計,伴侶之間平均每年會圍繞家居用品吵架或彼此抱怨 72 次:
其中 8 次發生在家居店裡,
15 次發生在家中,
電影院、遊樂園、圖書館都能成為吵架地點。
15% 的人選擇不和伴侶一起買傢俱,因為“去了一定會不歡而散”。
21% 的人覺得情侶一起挑傢俱是種折磨。

這,就是一起拼拼圖的下場。

但怎麼說呢,每個人對理想生活的描繪當然有所差別,所以當那些想象中的藍圖落地時,也必然伴隨著爭吵和糾纏。
但我們終歸是要推掉各自的壁壘,再共同搭起理想的新的圍牆。
所以兩個人一起拼拼圖的唯一解法或許是:全都打亂,一起重拼。
並且堅信這一次拼的是最好的。

最後,我想和你分享一條無意間搜尋到的新聞。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對夫妻在翻新浴室時,砸牆後發現,石膏板後面放著一張來自 1995 年的前任屋主的便箋,以及他們的寵物兔子的“留言”:
“當你們發現這張紙條,說明你又在裝修浴室了。”
“是我們當年裝的令你們不滿意嘛?”

看,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拼圖是最好的。
這就足夠了。
撰稿:三花
實習:交交
責編:許無
部分素材及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巷人家》《媽媽朋友的兒子》《老友記》;Vista看天下《“500萬的房都買了,裝修時卻為5塊錢的掛鉤吵到離婚”》;社交媒體@知東營 @白鹿新聞 @Jas_喵咋打圈飯 @睡不醒 @玻璃翠翠 @🎈🎈🎈🎈 @半生夢 @麥小奢 @林哆啦 @🚩 @小飛飛 @響G @吉吉小鹿 @陳圓圓 @張小念zXn @Happy @155的圓圓 @juju有個小baby;



但依然要相信,上述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