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電梯直達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阜成門六號院
作者:BJ王明遠
特朗普對TikTok並非完全抱有善意,美國國會透過的TikTok法案,被廢除和修改的可能性極小。特朗普委託John Sauer釋出致聯邦最高法院的意見,只不過是試圖進行一場加時賽,將TikTok作為他對中國進行經貿談判,以及美國國內政治博弈的籌碼而已。
由於距離美國國會規定的,TikTok必須與母公司字節跳動完成剝離,否則將面臨封禁的最後期限(2025年1月19日)越來越近,TikTok的命運最近頻頻成為全球媒體的關注焦點。
首先是12月13日,華盛頓DC上訴法院駁回TikTok出售禁令暫緩執行請求;其次是,16日特朗普在海湖莊園會見TikTok執行長周受資,並隨後在會見媒體時表示 “對TikTok有好感”。最重磅的新聞是,27日特朗普向聯邦最高法院釋出了一個長達25頁的對TikTok 出售法令的意見,認為應該暫緩執行。
鑑於TikTok已經成為中美競爭攻防的關鍵陣地之一,這個訊息一齣,就上了全世界幾乎所有重要新聞網站的頭條。於是,國內很多人認為,TikTok將迎來命運轉機,更有人進一步發揮,認為中國企業總是在關鍵時刻能夠得到美國內部的“神助攻”,川普不愧是我們的“川建國”!
其實這是對這個新聞的誤讀。如果我們從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網站查詢詳細資料就可以發現,昨日並非特朗普本人致信聯邦最高法院,而是透過其私人律師、候任聯邦副總檢察長John Sauer透過“法庭之友”的形式來表達意見。所謂“法庭之友”指在美國法律體系中,允許個人或團體對法律裁決提供資訊補充或辯論意見,相當於中國的“專家意見鑒定書”,不會對法令執行本身產生實質影響。
對於TikTok是否會因美國權力的交接迎來命運轉機,我們應該認真評估特朗普援助“挽救”TikTok的決心和能力,保持冷靜判斷,不被一些煙霧彈所迷惑。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特朗普對TikTok的真實完整意圖:
1. 特朗普是封禁TikTok的始作俑者。早在2019年美國軍方和政府機構就開始下令禁止公職人員下載使用TikTok,2020年8月6日,特朗普更是簽署行政命令,要求45天后將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企業與TikTok產生任何交易,8月14日又要求TikTok必須在90天內完成從字節跳動公司剝離。儘管這些行政令在拜登上臺後被推翻,但特朗普對TikTok封禁和剝離的主張成為後來美國曆次針對TikTok打壓的藍本。
2. 特朗普對TikTok大秀橄欖枝是2024年4月之後,促使他發生這個轉折的有兩個因素:第一,他看到拜登政府的打壓TikTok政策不得人心,尤其是在年輕使用群體中不得人心(2023年美國一半以上人支援禁止TikTok,2024年6月以後下降到30%左右);第二,特朗普不受Facebook、X等自媒體的待見,轉而到TikTok上尋求幫助,競選期間漲粉1400多萬,成就了他在年輕選民群體得票率遠遠高於民主黨。
3. 特朗普對TikTok的看法並不完全友好,他對於TikTok危害國家安全層面與民主黨的看法是一致的,John Sauer在致聯邦法院信中特別強調“同時解決政府表達的國家安全擔憂——特朗普總統本人也承認了這些擔憂”(原文是:while addressing the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expressed by the government — concerns which President Trump himself has acknowledged)。所以,即便是特朗普上臺,他仍舊會以國家安全為由,繼續刁難、限制TikTok的發展。
特朗普是深度的“國家安全”憂慮者,他第一個任期的對華政策幾乎都是圍繞捍衛美國國家安全展開的。特朗普新政府的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k Rubio),國家安全顧問、共和黨眾議員麥克·沃爾茲(Mike Waltz),國土安全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等,都是支援TikTok禁令的鐵桿派,尤其是盧比奧是法案的核心推動者之一,他們只要找出新的TikTok有可能(僅僅是有可能)危害美國安全的理由,特朗普就有可能動搖。
4. 特朗普並非是真正憐憫TikTok,他與美國的TikTok禁派的區別是,禁派主張立即執行死刑,而特朗普認為應該刀下留人,以便在未來與中國貿易談判中,增加一個籌碼。Sauer在致聯邦法院的信中說 “以便達成最終的綜合政治解決”,以及聲稱出售法令 “干擾”了特朗普上臺後“管理美國外交政策”,等於隱約透露了這一點。
因為,繼續增加關稅、加大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力度等,在國內反對聲音很大,也會給美國經濟自身帶來諸多風險。特朗普過去打華為牌,這張牌對他來說已經完全失效,TikTok作為美國使用範圍最廣的軟體之一,其中中國企業的利益,以及對美國社會和經濟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華為,特朗普的下一個四年估計要充分地打TikTok牌,來增加與中國博弈的籌碼。
5. 特朗普對社交媒體app都抱有敵視警惕態度,他的目的是要馴服科技企業。他在競選中多次威脅或批評科技企業,比如聲稱如果當選將會判扎克伯格終身監禁,在其新書《拯救美國》中,歷數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是陰謀家,在操縱美國選舉和輿論。他的這些恐嚇,讓扎克伯格、貝索斯、馬斯克等紛紛放下高傲的頭顱,表示效忠。
綜合特朗普在今年接受採訪時的言論,他的態度應該是:既不希望Facebook、X越來越強大,也不希望TikTok獲得優勢。他在美國國內政治中的算盤是,希望暫時留TikTok一條活路,透過完全馴化監督這個企業,然後作為制衡Facebook和X的籌碼。
在特朗普看來,只有維護言論市場的均勢,才能達到最利於其個人的效果。所以,TikTok即便是獲得繼續運營的機會,特朗普也會以反壟斷等理由限制其發展。
其次,我們還要分析特朗普即便是真心對TikTok有好感,他是否真的有能力扭轉TikTok的命運。根據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法律程式,特朗普要想挽救TikTok有以下幾個途徑可以走:
1. 重新制訂一個法律,推翻《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法》,鑑於這個法律是在眾議院、參議院以壓倒性優勢((眾議院360:58,參議院79:18)透過的,這個方式幾乎不可能。
2. 支援TikTok向最高法院上訴,要求推翻出售法令,這需要9名大法官中的5位的支援,但是目前最高法院9名法官中有6個是保守派,前不久TikTok在華盛頓DC上訴院的申訴,也被法官全票否決,這個方式成功率也極低。
3. 利用司法部在執行上的一些裁量權,要求他所任命的司法部長,暫緩執行該法案或縮小執法範圍,給TikTok一些喘息之機。或頒佈行政令,暫時不對Apple 和Google 的應用商店提供TikTok下載服務進行處罰。
4. 長遠來看,可以宣佈TikTok已經透過“合格剝離”以及技術上遵守了法律,完成身份的“合法化”。
總之,《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式法》作為一項由國會透過、總統簽字生效的法律,被廢除和修改的可能性極小。特朗普的操作空間在法令的執行上,不過執行的步驟和力度,取決於字節跳動的博弈,以及中美經貿談判的博弈。特朗普委託John Sauer釋出致聯邦最高法院的意見,只不過是試圖將博弈拖入他的任期,進行一場加時賽。
到了文章結尾,很多讀者也許會納悶:位元組乾脆把TikTok賣了不就行了嗎?它真的那麼重要嗎?對中國有什麼價值?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TikTok是近年中國企業出海最成功的案例,沒有之一。TikTok的海外使用者突破了16億,下載量突破50億次,是中國第一款在全球市場得到普及的產品(包括軟硬體在內)。並且,這種軟體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廣告或社交,它還等於是造就了一個商品營銷以及文化推廣的全球普及性的網路,是中國經濟和文化軟實力“出海”的一個有力抓手。
從使用者規模來講,美國雖然僅佔海外市場的11%左右,但是位元組的海外營收、利潤的三分之二以上是美國市場貢獻的。美國僅前三季度就貢獻了約240億美元的營收,今年破300億美元不在話下,所以,僅從商業價值上講,就是必守之地。
TikTok保衛戰是中國企業出海的成人禮,這說明海外接納中國企業和產品、服務的影響力,還要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無論是字節跳動,還是我們的社會都不應該掉以輕心,要有理有節地打好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