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縣城,成了中產的「掃貨天堂」?

▣公號: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文/饃王,編輯/章魚精
冬天,是中產們展現“實力”的季節。
幾個北京中產往雪地裡一站,好像在進行一場“軍備競賽”。
我的朋友小K就深諳這個道理。
入冬後,她不僅鵝鳥蒙口換著穿,還在腳上把換款的澳洲款UGG穿出了一種“日拋”感。
在辦公室同僚驚恐的目光中,小K先是發出一份免責宣告:都是假的。
緊接著,又一臉疑惑地反問道:
馬上過年了,你們還沒去桑坡嗎?
1
河南省的首爾
孟州市的巴黎
桑坡,這個位於河南省孟州市城東八公里處的小鎮,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UGG全球總辦公室。

在這個沒有飛機場,沒有高鐵站,甚至沒有公交線路的小鎮上,你不僅能看到3000多家囊括“老錢日常”到“中產套裝”的各大品牌店面肆意生長,還能體驗到世界頂尖都市的豐富夜生活。
桑坡,堪稱河南省的首爾,孟州市的巴黎。

圖源:網路

據過來人小K描述,她在桑坡的購物體驗,總在兩個極端之間反覆橫跳:
有時候,你感覺自己像網文裡手持全世界所有銀行不限額黑卡的“回國龍王”。
就連逛商場突然想調整肩帶,都要邁進疙瘩湯高奢品牌VIP休息室裡坐在鑲鑽馬桶上慢慢操作。
圖源:網路
可又有時候,你感覺自己回到了學生年代。

放學後結伴三五同學,到“名創優品”“酷樂潮玩”裡挑挑揀揀一些不太花錢但情緒價值拉滿的新鮮玩意兒。

可能和那時唯一區別就是,桑坡這些“小玩意兒”的標籤上,印著什麼“Chanel”“Hermès”“Gucci”“FENDI”之類你看不太懂的英文字母……
圖源:網路
先拿買包來說吧。
在桑坡買包的時候,有種考試時“遇到不會的連線題於是瞎連”的美感:
任何以“供需”為基礎的經濟學原理,在桑坡好像都是偽命題。
不論LV還是愛馬仕,不管在專櫃和代購手裡要等貨多久的Brikin、Kelly或是什麼Speedy、Dauphine。
門店還在限量,桑坡已經走量。
專櫃搶貨、在家等貨的朋友們,到了桑坡全部實現了“現貨批發”。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歷險記
在全球代購中轉手多少次,坐飛機飛行距離比留學生還長的限量款天花板包包們,可能永遠不會想象到這一天,就在河南一個叫桑坡的地方,無數個跟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兄弟姐妹正站在冰冷的櫃檯上,無人問津。
在桑坡,那些奢侈品牌的低端線(俗稱窮人款),根本不好意思把自己放在桌面上售賣。

限量太假,地段太low。

保價的經典款在從桑坡發貨的速度,就像牌桌上雙手紛飛的荷官。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韓焱燚
除了琳琅滿目的品牌款式之外,“價格”才是桑坡最具吸引力的金字招牌。
從桑坡凱旋的小K,大筆一揮,寫下了用來計算“桑坡匯率”的公式:
奢侈品牌官網售價抹掉末尾的兩個零,就是桑坡的價格。

中產品牌官網查去掉末尾的一個零,就是在桑坡的要價。

這種簡單粗暴的計算方式,讓小K在朋友圈得名“桑坡阿基米德”。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誰吃了我的荔枝
社交媒體上關於桑坡最火熱的挑戰,永遠是“五千塊錢進桑坡”。
這個挑戰裡,博主們要絞盡腦汁使用不超過5000元的預算,在桑坡買儘量多的東西,然後向網友展示購物成果。
於是,這群摩拳擦掌進入桑坡的購物達人們很快發現:
這個挑戰考驗的根本不是他們的腦容量,而是汽車後備箱容量。
如果不管質量,只追求一個“商標”的話,一個正常人帶著5000塊錢從桑坡出來之後,能把汽車的備胎都換成古馳的。
圖源抖音使用者@徐州鼎翔婚車
除去前文講過的奢侈品牌,“中產套裝”和“戶外配件”在桑坡,其實是更為暢銷的品類。
始祖鳥衝鋒衣、蒙口羽絨服,只要在對應的檔口花費小几百,就能得到一件“七分神似”的現貨。
如果能把預算提高到800往上,就算忠實的正品使用者來了,也要滿臉困惑地上手捏兩把才能發覺到此貨“大有蹊蹺”。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JinR
然而,在桑坡所有的商品中,功力最深的,還數UGG雪地靴。
不管是澳款的小土豆、一粒扣、tazz民族風,還是阿爾派塔茲特,在貨架上應有盡有。
毫不誇張地說,UGG在桑坡的出貨量就好比美洲大蠊在廣東的出貨量。
只要一會兒沒看住,新的一窩就已經做好了。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小紅薯erduo7979
2
河南村莊
裝滿中產魔幻現實
一個簡單的問題:
你覺得一個河南村莊的特色美食是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燴麵,還是羅勒奶油蘑菇意麵配澳洲安格斯牛肉漢堡?
這個問題,就好像桑坡身上巨大“割裂感”的縮影。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焦作果粒程
這個只能靠長途大巴車或自駕進村,專為“中產”設計的購物之地,寫滿了中產幻覺。
桑坡對“一二線城市生活”的模仿,甚至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
無論在哪個餐飲平臺上搜索桑坡美食,“奈比樂披薩”總是搜尋列表上推薦的第一順位。
點進選單,大開眼界。
圖源大眾點評使用者@苗苗醬很愛吃
遠到墨西哥的玉米捲餅,近到韓國風味的辣白菜烤肉,這些來自天南海北的食物,其樂融融地團結在這個河南村莊的選單上。
連窗明几淨、環境友好的裝修風格,都像是從新加坡現挖了一塊地組裝過來。

垂直到地面的落地窗,甚至可以俯瞰半條中央街道。

圖源:網路
再放眼評價前三的中餐廳,更是讓米其林看了都退避三舍。
鱗次櫛比的菜品講解,和柔光燈下的優美的食物擺盤,眯起眼睛,好像看到了香港老九區霓虹街道的海市蜃樓。

更別提餐廳門外那幾家幾個支著遮陽傘的地中海風格咖啡廳。

白色的極簡紙袋子、玻璃蓋裡的現烘可頌,平移到上海毫無違和感吧?

只是28元一杯的拿鐵,讓每個工作日一杯Manner的小K眉頭緊皺。
這個中產風情街,怎麼好的壞的全都學過去了??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漂亮耶🍑
桑坡村的住宿,也讓人捉摸不透。
均價180元的鎮內住宿,到接近中央街道500米的範圍內,立刻變成了300元往上。

價格基本等於北京三環內正規連鎖酒店的房價。

這樣遠超周邊消費水平的價格,讓以打持久戰為目的的買手代購們望而卻步,更偏向在車裡湊合幾晚。
而這些高價客房,也自然而然地流向了一二線城市跑來看熱鬧的“中產”手裡。
除此之外,“村中城”桑坡的另一個特色之處在於:
它使用著和外界截然不同的時間體系。
通常,整個上午加上中午,桑坡鎮的街道處於完全空無一人的狀態。
直到下午兩點,才會開始有人走動。
這既是由於跨省而來的又不想在村裡過夜的買家們,大多數在午後才會驅車到達,也因為晚上才迎來高峰的各種商鋪們,會一直開門迎客直到午夜三點。
然後再用整個凌晨的時間,把當日拿到的所有預訂單,全部整理發貨完畢,才在漸起的雞鳴中,沉沉睡去。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lucieliu888
不斷產生大量的郵寄訂單的桑坡,對於物流公司來說,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年,每到桑坡訂單的旺季,各大物流公司便會分別在中央街區組織多次來自快遞小哥的“才藝表演”,既可以幫自家拉客,也為即將到來的旺季加油打氣。
看著又是舞龍舞獅,又是街舞蹦迪的快遞小哥們,網友發出由衷的感慨:
我就說快遞員和鏢師是同一種職業吧,都要習武!
然而,正如大多數人看不到店員們在凌晨發貨的忙碌身影,許多來桑坡湊熱鬧的人們也不會發現,只要離開繁華的主幹道兩個街區。
這個河南的小村莊,就會展現出它本來的面目:
有網友路過賣炸酥肉的攤位,一眼認出擺攤的老夫婦身上是北面+蒙口的“中產之友”組合。
可低頭看看攤位的價格,彷彿一下回到了家鄉小城。
圖源抖音使用者@oka.
除此之外,每一位桑坡的新手,都會在一天興奮的採購後驚訝地發現:
整個街區居然找不到一間免費的公共廁所。
躲在七扭八歪衚衕裡的公廁,大多用紅色的字牌標著“一次一元,掃碼入內”的標語。
而拐角處6塊錢一碗的羊肉燴麵攤位上,幾個趁旺季來桑坡“搬磚”的代購和買手們,一邊談論今天的單數,一邊在下一段忙碌開始之前,稍作休息。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一隻抱抱喵
在這裡,裝潢精緻的店面和包羅永珍的品牌,真有那麼幾個瞬間,讓消費者恍然間以為置身中環或者銀座。
同樣是這裡,推開店門後,隨處可見塵土飛揚的土路,就像每一個交通不太便利的河南小鎮一模一樣。
桑坡,當之無愧的“中產幻境”。
圖源:網路
3
桑坡諜戰,還能打多久?
華燈初上的桑坡,好像一座“不夜城”。
然而,真正在這裡度過一天的人,再也不會覺得這裡是香港、東京或首爾。
在以“購物天堂”聞名前,桑坡曾是中國的“皮草之都”。
在20世紀末期,澳洲百分之八十的羊毛鞣製流程,正是運送到桑坡完成的,每年加工的羊皮數量,超過1500萬張。

而馳名中國的澳洲款UGG,也正是在桑坡完成的海外代工製作。

這也正是UGG和桑坡淵源的開始。
圖源:網路
和所有慕名而來的消費者一樣,小K在到達之前,把這裡想象成北方的義烏、河南的莆田:
是一個讓人能心無旁騖大買一場的購物聖地。
可作為一個“散客”到達村裡後,她發現今年的桑坡有些風聲鶴唳。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甄恩賜.
12月27到29日,本應是桑坡最熱鬧的一個週末。
正在所有遊客和買家聚集在主幹道,等待沿街商鋪開門時,卻突然收到通知:

為檢查營商環境,商鋪暫緩開業。

而這一緩,就是整個週末。
每天仍按時聚集在主幹道的人們有說有笑,收到通知後又若無其事地各自散去。

彷彿這是平日屢見不鮮的事情。

圖源抖音使用者@心心優選呀
桑坡的商戶和消費者,好像被關在一個“不信任”閉環之中。
除了主幹道地區的“門面”大店之外,越來越多的小作坊和渠道店,開始“拒絕接受所有散客”。
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你得懂一些黑話,才能和懷疑你是記者、監管部門暗訪的老闆平等對話。
得有熟人介紹,你才能避開以次充好的劣質的商品,得到一個真正貨能對版的好價格。
畢竟,對檔口老闆來說,每年只靠上游代購的大單子,就已經可以保持不錯的客源量。

招攬帶著好奇心而來的散客,對他們來說有點浪費時間。

除了仿製以外,桑坡也在利用當地優秀的製革基礎,開發新的營收方式。
有的店家開始售賣質量優越的白牌產品,試圖擺脫品牌的束縛。
還有幾個桑坡店家聯合起來,建立屬於桑坡本地的原創雪地靴品牌。
然而,雖然有著上乘的質量和明顯優於其他競品的價格,但是和那些已經在全球流行的雪地靴相比,它們太過相似的外觀又讓從各地趕來進貨的中產們看完,連連後退。
畢竟,中產的死穴不是買假貨,而是買到了“一眼假”。
於是,老闆怕消費者多舉報一次,消費者怕老闆多收一百。
在桑坡度過一個週末,對從外地趕去湊熱鬧的中產們來說,既是購物,也是博弈。
就好像是一場中產和桑坡的諜戰片。
圖源小紅書使用者@壹貳
從桑坡打道回府的週一,同事們聊起了小K的新款UGG:
那是如今全網最流行的大土豆款式。
問到價格,小K輕描淡寫地說了句桑坡買的,話題在談笑間轉到了午飯吃什麼。
雖然小K在桑坡是個小白,但職場黑話,她早就瞭如指掌。
茶水間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是:
只要同事問到了身上的名牌,無論是真是假,都要說是假的。
其實小K的雪地靴,每一雙都是真的。
她像所有人一樣,在某個加班到肝痛的夜晚,衝動下單過某樣風很大的奢侈品,並在第二天起床後試圖忘掉這件事,若無其事地去上班。
有時候,小K真的很想要那種,能在同事詢問時趾高氣揚說出“這是真貨”的勇氣。
畢竟,錢是自己掙的。而自己也早過了每一筆消費的用途都需要對誰解釋一下的年紀了。
可她當把自己混在“假貨”裡的時候,還是感到了那種“合群”的安全感。
人群好像羊群。
文/饃王,編輯/章魚精,本文轉載自有態度、有溫度、有趣味的微信公眾號【鳳凰WEEKLY】,關注鳳凰WEEKLY,做市井中最有深度的靈魂。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
點選關注,閱讀更多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