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與晶片技術的協同發展過程中,二者呈現出深刻的雙向驅動關係,共同構成了智慧時代的核心引擎。
AI技術的突破與晶片效能的提升相輔相成。AI演算法的複雜性對硬體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了晶片設計的創新與最佳化。例如,AI技術在晶片設計中的應用,透過自動化工具和智慧最佳化演算法,顯著提升了晶片設計的效率和效能,加速了晶片從實驗室研究到產業化落地的程序。同時,晶片技術的革新也為飛速發展的AI提供了更強大的算力支援,特別是在AI晶片的開發中,專用硬體如神經網路處理器(NPU)等的出現,極大地提升了AI模型的訓練和推理效率,推動了AI技術的廣泛應用。
Synopsys.ai是新思科技推出的業界首個AI驅動的全棧式EDA解決方案套件,涵蓋晶片設計、驗證、測試和製造全流程。該套件融合了AI驅動的設計最佳化引擎、智慧資料分析系統及生成式AI技術,能夠為晶片設計工程師提供從系統架構到設計實現的智慧化支援,可以幫助企業在系統複雜性加劇、開發技術人才短缺與行業需求激增三重壓力下,加速晶片設計工作流,提升量產效率。
5月23日14:00,智猩猩聯合新思科技策劃推出的圓桌對談第2期將正式上線,主題為《Al for Chip,Chip for Al:雙向驅動的智慧時代引擎》。
此次圓桌對談,邀請到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博士後曾書霖,無問芯穹智慧終端技術總監胡楊,新思科技EDA生態解決方案資深專家孫路三位嘉賓參與。他們將圍繞學術理想與商業落地的橋樑、重構晶片設計生產力、算力革命的底層引擎以及算力革命對科技格局的重構四大核心議題,深入探討AI與晶片的雙向驅動。
本次圓桌對談將以線上影片直播形式進行,並設有線上互動問答環節,由新思科技戰略生態拓展高階經理傅光弘主持。

圓桌對談資訊
主 題

《Al for Chip,Chip for Al:雙向驅動的智慧時代引擎》
核 心 議 題
1、從實驗室到產業:學術理想與商業落地的橋樑
2、Al for Chip:重構晶片設計生產力
3、Chip for Al:算力革命的底層引擎
4、未來展望:算力革命重構科技格局
嘉 賓
-
曾書霖,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博士、博士後,任徐彙區工商聯青年創業商會模速空間分會會長,主要從事軟硬協同最佳化研究和AI加速器設計,發表高水平國際會議/期刊論文18篇,作為無問芯穹001號員工,帶領團隊實現全球首個大模型推理LPU IP,首次在單卡FPGA上實現7B大模型端到端推理。
-
胡楊,上海無問芯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終端技術總監,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康奈爾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生,曾長期就職於英特爾亞太研發邊緣計算解決方案部門,亦有無人機創業企業CTO經歷,在端側智慧領域有豐富的技術與產品經驗積累。
-
傅光弘,新思科技戰略生態拓展高階經理,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專業,全面負責新思科技在人工智慧(AI)和高效能計算(HPC)領域的業務拓展、戰略投資及生態建設。
-
孫路,新思科技EDA生態解決方案資深產專家,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微電子與固態電路設計專業,深耕EDA與積體電路領域14 年,完整經歷從EDA工具開發、晶片設計技術支援到ASIC設計服務等全產業鏈環節。累計撰寫逾百篇專業技術科普文章,並依託個人微信公眾號「未來妄想家」獨家連載《矽圖 | EDA商業發展史》深度專欄,系統性梳理全球EDA產業演進脈絡。
直 播 時 間
5月23日14:00
報名方式
對此次圓桌對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陳晨進行報名。已新增過陳晨的老朋友,可以給陳晨私信,傳送“新思2502”即可報名。

—END—
點選下方名片
即刻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