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入圍《時間戳》:戰爭中的課堂

烏克蘭導演卡捷琳娜-戈爾諾斯泰(Kateryna Gornostai)攜新片《時間戳》重返柏林電影節,這也是自 1997 年基拉-穆拉託娃(Kira Muratova)的《三個故事》(Three Stories)以來第一部角逐金熊獎的烏克蘭導演作品。戈爾諾斯泰的長片首作《快停下,澤米莉亞 Стоп-Земля‎ (2021)》(Stop-Zemlia)曾於 2021 年入圍柏林電影節新生代少年單元,並獲得青年評審團水晶熊獎。
《時間戳》:戰爭中的課堂
作者:鐘緑(發自柏林)
編輯:張先聲
近年來,柏林評審團近來對紀錄片的反應尤為積極,其中幾部紀錄片(包括上兩屆金熊獎得主《達荷美》(Dahomey)和《堅毅之旅》(On The Adamant)都或明或暗地涉及了教育主題。《時間戳》作為本屆主競賽單元唯一一部紀錄片很遺憾,並未在昨晚的頒獎典禮上有所收穫,但這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及時之作,且在柏林首映之前,就已經柏林電影市場上吸引了發行商的注意,並簽下來本片在荷比盧地區與法國的發行協議。
本片歷時 14 個月,在烏克蘭多個地點拍攝,聚焦於小學、中學、技校與大學中的教育場景,將二十多條四五分鐘的片段拼成了這部紀錄片。
戈爾諾斯泰在形式上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不選取任何中心人物,不進行任何深入訪談。攝像機對現場沒有任何干預,只是記錄著發生本身。導演團隊以及攝影機經常成為本片的角色,積極地參與其中。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發現鏡頭的驚奇,他們對鏡頭對視,做出表情,揮手致意,或向後躲去。我們很快發現,孩子們的適應能力極強。在他們感受到安全之後,就會自然而從容地應對學校中一些並不尋常、平靜的時刻。
離前線十幾公里,或幾百公里,離邊境幾十公里的小學和高中裡,孩子們梳著漂亮的髮型,戴著好看的小飾品,穿著乾淨整潔的衣服,上著英語課、體育課、歷史課——和世界上其他學校別無二致。他們中有的認真聽講、積極發言,有的心不在焉,重複答案——和世界上其他學生別無二致。然而,在課堂被空襲警報打斷,所有人平靜地,近乎緩慢地收拾好課桌,有序地走向地下室的時候,作為觀眾的我們才有了對戰爭的實感。此外,我們還逐漸意識到,在每一群孩子拍攝到的孩子們之中,不管他們在聽課、運動還是遊戲,總有那麼一兩個孩子會突然露出麻木呆滯的神情,會陷入沉默,開始痛哭。他們的同學和老師靜靜地向前,溫柔著撫觸著,無聲地安慰著。這時候,沒有直接出現的戰爭再一次強烈地宣示著它深入日常的,無處不在和暴力。
我們還看到,戰爭是怎樣改變教育的方方面面的:學校被炸燬,教學活動被迫中斷,新的教學樓遲遲沒有完工,學生家長在苦等之後開始抗議威權。部分學生離開了烏克蘭,前往歐洲各國尋求庇護,從線上參與老師在自家滿是瓦礫的後院裡直播的一元二次方程方程。在哈爾科夫,一所小學乾脆搬遷到了地鐵站的廢棄隧道里,被稱為「地鐵小學」。音樂課上,孩子們唱著歌:「我恨戰爭,我不想向任何開槍」。國防課上,客座老師問學生,是否想過自己要在軍中擔任什麼職位。建築系小課上,學生們的作業是為一個平房設計防空級別的地下室。技術學校的老師教學生如何打磨用於戰壕的鋼筋……但戰爭也沒有改變教育:老師問孩子:「人跟人有什麼不同?我們要和不同的人做朋友們嗎?」得到了孩子們響亮而整齊的肯定回答,讓人動容。臨近高中畢業的少女少年們一次一次地排練著畢業典禮上的傳統舞蹈,動作從笨拙到熟練,直到畢業日的那一天,觀眾驀然驚覺,之前看到的有著稚嫩面龐的他們在盛裝打扮之後已然是成熟的大人,而青春的笑容不變。
紀錄片中有一個老師向學生展示止血帶(tourniquet)使用方法的片段。止血帶是一種用於緊急情況下控制嚴重出血的醫療工具,常用於戰場、戶外急救或創傷護理,如何正確使用是烏克蘭學生的必修課。止血帶的使用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小時,否則可能造成組織壞死。因此,操作的最後一步,是在止血帶上寫下「時間戳」,這也是本片片名的由來。截至今天(2025年2月22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全面入侵已持續了1095天,和平的前景以及代價在巨大的陰影之中。即使烏克蘭從戰爭中脫身,這個國家仍面臨著生存之戰:民眾、政客和士兵都疲憊不堪。數十萬人傷亡,數百萬人背井離鄉;在逃往歐洲的430萬烏克蘭人中,大約三分之一未滿18歲。止血帶是臨時措施,而這個時間戳已經過去了太久。
注:文中俄烏戰爭相關資訊來源:2月19日《經濟學人》報道
時間戳 Стрічка часу (2025)
導演: 卡特琳娜·戈諾斯泰
製片國家/地區: 烏克蘭 / 荷蘭
語言: 烏克蘭語
片長: 125分鐘
又名: Timestamp‎ / Strichka chasu
影片介紹:
一部關於 2023 至 2024 年戰時學校生活的影片,以馬賽克拼圖的形式展現了烏克蘭在戰時戒嚴期間教師和孩子們的日常生活。
「Berlinale baby」
柏林電影節官方賬號X(原 Twitter)上分享了一則喜訊。「從產房直接來到柏林電影節的舞臺:卡捷琳娜-戈爾諾斯泰出席她的導演作品《時間戳》在電影節宮的首映。孕晚期的她在抵達柏林之後急產,在夏裡特醫院順利迎來了她的孩子。母親和孩子都很好,父親也非常自豪。全球首映式結束後,導演將直接返回病房,享受天倫之樂。我們衷心祝賀卡捷琳娜,祝願她的小家庭一切順利,並祝願她在電影競賽中取得好成績!」
附柏林電影節紀錄片部分榮譽名單:
最佳紀錄片
守護利亞特 Holding Liat(2025)
導演: 布蘭登·克雷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希伯來語
片長: 93分鐘
影片介紹:
利亞特是10月7日被劫持的人質之一。影片以近距離的視角跟隨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父親,展現了他在戰爭、創傷和外交的重重壓力下,如何堅定不移地走在和平與人道的道路上。
特別榮譽or費比西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論壇及新電影論壇最佳影片:
蝴蝶的記憶 La memoria de las mariposas
導演: 塔蒂亞娜·富恩特斯·薩多夫斯基
製片國家/地區: 秘魯 / 葡萄牙
語言: 西班牙語 / 穆魯伊維託託語
片長: 77分鐘
又名: The Memory of Butterflies
影片介紹:
從橡膠貿易的陰影中浮現出的,是奧馬裡諾和阿雷多米那些被時間掩埋的故事。隨著對亞馬遜檔案的深入挖掘,一段融合了研究、推測以及電影製作者個人家族歷史的旅程徐徐展開,召喚出生者與逝者之間跨越時空的對話。
特別榮譽:
瞬息法則 Canone effimero (2025)
導演: 吉安盧卡·德塞里奧 / 馬西米利亞諾·德塞里奧
製片國家/地區: 義大利
語言: 義大利語
片長: 120分鐘
影片介紹:
在穿越義大利各地區的旅途中,德·塞里奧兄弟邂逅了一種獨特的民間文化,並以此為靈感,拍攝了一部展現多聲部歌曲、音樂民族誌和口頭傳統的矩形影片。這部作品不僅極具現代感,充滿活力,還深深紮根於自然與地方傳統,充滿了抒情的詩意。
影片資料及劇照來自豆瓣,感謝字母君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