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士尼獅子王空降溫哥華 現場感受百老匯頂級絕美盛宴

最近加拿大印度裔社群的兩件事,簡直可以拼成一副當代移民生活的荒誕派油畫——一邊是莊嚴肅穆的恆河祭祀,一邊是鬼鬼祟祟的路邊倒垃圾。


這魔幻現實主義的畫面,讓人忍不住想問問:親愛的三哥三姐們,你們到底是來建設加拿大的,還是來給加拿大拍寶萊塢魔幻大片的?
先說那個刷屏的"密西沙加恆河節"。一群居住在加拿大的印度人,最近在密西沙加市的艾林代爾公園(Erindale Park)舉行了一場“恆河阿爾蒂”(Ganga Aarti)重現儀式,將印度神聖河流恆河上的傳統宗教儀式帶到了多倫多密西沙加的祈德河(Credit River)岸邊。
好傢伙,硬是把加拿大的河當成了印度聖河,燭光搖曳中完成了一場"信仰的嫁接術"。


有人稱讚這是一種海外傳承印度文化的美好嘗試:“Har Har Gange —— 透過這個短片彷彿身臨其境。”
但也有人質疑,在萬里之外的加拿大水體前模仿特定恆河儀式是否合適:“希望他們別開始像汙染恆河那樣汙染加拿大的河流。”
另有人直言:“在任何河邊做阿爾蒂,都不能說這是‘恆河阿爾蒂’。要那麼想家,不如回國去。”
"在加拿大搞恆河祭祀?要不要順便把恆河的垃圾和浮屍也複製過來?"這話雖然刻薄,但不得不承認,某些人對於"文化輸出"的理解,簡直就像給麥當勞塗咖哩粉,表面金黃酥脆,其實不倫不類。

甚至有印度網友也覺得該儀式不適合在其他地方舉行:“這有點太過了吧,恆河在哪兒,加拿大又在哪兒?我們當然可以有宗教信仰,但也要看看自己身在何處,要尊重別人的土地和國家。在那兒搞這些東西,只會顯得我們印度人多麼脆弱、多麼依賴宗教。”
更絕的是一對疑似印度裔夫婦的"行為藝術"。光天化日之下在森林停車場表演"垃圾消失術"——倒完垃圾還把塑膠袋收回車裡,這波操作堪稱"環保犯罪界的梵高"。


網友的吐槽比加拿大冬天的寒風還刺骨:"他們可能以為加拿大垃圾桶也像印度那樣要收費?"最諷刺的是,就在幾十公里外,他們的同胞正對著河水虔誠祈禱環保…
這兩件事擺在一起,活脫脫就是移民群體的精神分裂現場。你說他們不重視傳統吧,能把祭祀儀式跨國搬運;你說他們重視傳統吧,連"不亂扔垃圾"這種基本文明守則都選擇性遺忘。這種雙重標準玩得,連川劇變臉大師都要甘拜下風。
扔垃圾影片評論區裡印度同胞的怒其不爭最扎心:"我們印度人自己都受不了這些害群之馬!"這話聽著耳熟嗎?像不像華人看到某些遊客在海外插隊時的咬牙切齒?某些移民就像永遠長不大的巨嬰,走到哪都帶著尿不溼——只不過這尿不溼有時候是宗教儀式,有時候是文化習慣,漏了還要怪別人歧視。

有網友猜測:“他們可能是在給野生動物投放食物,並沒有留下塑膠袋。請不要一概而論。順便說一句,他們對加拿大經濟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強行洗地的話,以後三哥隨地大小便是不是也能說"我在給植物施肥"?
最後送給某些移民群體一句忠告:要祭祀就好好祭祀,要倒垃圾就好好分類。別一邊喊著"Har Har Gange"(恆河萬歲),一邊把加拿大當恆河下游垃圾處理廠。加拿大再好,也經不起這麼折騰啊!
來源:
https://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nri/latest-updates/indians-replicate-ganga-aarti-on-canadian-riverbank-prompt-calls-to-clean-the-real-ganga-back-home/articleshow/122404160.cms?from=mdr
https://www.indiatvnews.com/trending/news/indians-perform-ganga-aarti-on-canadian-riverbank-amid-chants-and-mantras-check-pics-2025-07-14-998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