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來自給S叔出版過爆款書老師,湯老師,建議想做個人IP的朋友們,找她學習下
點開這篇文章的你,可能是:
• 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想做新媒體實現副業變現,但發現起號漲粉太難
• 正在事業上升期或者創業,想連結更多優質資源,但不知道渠道在哪
• 某領域的專家、學者、KOL,想提升自己在行業內外的影響力,但不知道什麼方法最有效
不論你是誰,不論你的願望是漲粉、漲資源,還是漲行業影響力,你要解決的核心問題都是:
擁有一個能高效幫你打造個人品牌,甚至帶你破圈的產品。
那書,尤其是暢銷書,就是這個產品。
為什麼?
第一,圖書是接受度最高的知識產品
當你學習新知識、技能,會優先選擇從哪裡獲取?
大部分人的選擇裡都會有書,因為圖書自帶權威性和信賴值。
第二,圖書的鋪貨渠道廣泛且深入
直播間、電商、新媒體賬號、圖書城、精品書店……線上線下全場景流量覆蓋,可以最大化種草效果。
第三,暢銷書能推動個人品牌快速破圈
真正的暢銷書不是靠營銷推起來,而是靠口碑賣出去的。
當你學會用暢銷書的邏輯構建內容,媒體、渠道、讀者主動為你打call,就能0成本帶來銷量增長,實現指數級傳播。
你可能會擔心出書的門檻高、難度大,作為一個素人害怕踩坑,所以不敢冒險。
還有可能,你曾經嘗試過出書,時間精力投入不少,但結果不太好,所以不願意再嘗試。
總之,你對出書有很多困惑:
-
沒有流量,沒有門路,能出書嗎?
-
我一個普通人出的書,能賣出去、賣得好嗎?
-
有一定流量和行業積累,又該如何出爆款書?
那麼,請耐心讀完這篇文章,以上普通人出書的3大痛點問題,我會一一告訴你答案。
即便你看完後,發現自己當下並不適合出書,你也能知道如果想出書,當下可以開始做些什麼準備。
01 深耕圖書策劃20年,打造100+本暢銷書
先做個自我介紹,我叫湯曼莉,在出版行業已經工作20年了。

我曾在中信出版社做策劃編輯,入行頭4年做了將近100本書。比如2005年傑克·韋爾奇的《贏》,2006年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這些書單本銷量超過百萬冊。
離開出版社後,我成為獨立策劃人,專注發掘本土作者,孵化優質原創內容。
我策劃出版的圖書包括:
• 彭凱平《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上市4個月印刷近10萬冊,入選2022年全國新書目夏日療愈書單
• 蔡壘磊《認知突圍》,上市1個月印刷近10萬冊,被評為“中信出版集團2017最受歡迎作者” “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 “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
• 陳愉《30歲前別結婚》,女性成長領域現象級暢銷書,上市3個月印刷近10萬冊,入選新浪2012年中國好書榜
• 《說不盡的外交》,前外長李肇星首部外事回憶錄,上市2個月印刷10萬冊,被評為“中信出版集團2014年度暢銷書”
• 《別生氣,我又不是在說你》,韓國輝&左小祖咒2016首部跨界作品,“毒藥”閱讀過億,上市2個月印刷近10萬冊
• 谷嶽&劉暢《一路向南》,豆瓣評分最高的公路紀錄片,像美劇一樣好看的旅行筆記,累計印刷近10萬冊
• 廚花君&陳麗《玫瑰之路》,榮獲2021年廣西十大優秀科普讀物
• 範小林《尋夢中國》,入選2016年度影響力圖書TOP50

過去20年,我透過一對一諮詢、專案陪跑,深度服務將近1000位作者,孵化了超過600個專案。
我也是「在行」圖書出版領域的高贊行家。

這些年和大量作者合作溝通後,我發現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認知:
暢銷書得有名氣的達人、KOL才能做到,一個普通人,如果沒有流量、沒有名氣,註定不能出書,或者至少與暢銷書無緣。
其實這是對出書最大的誤解。
我想說,普通人不僅有機會出書,甚至還能出暢銷書。而有一定流量和名氣的達人、KOL,假如無法跳出舒適圈,同樣會錯失出暢銷書的機會。
我為什麼這麼說?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來看。
02 沒有流量名氣加持的普通人也能出暢銷書
做了20年出版,策劃了上百本暢銷書,我想告訴你,影響一本書出版及銷量的關鍵,是做好選題和內容的策劃打磨。
我見過很多名不見經傳的新人作者,依靠一本選題、內容上乘的書躋身暢銷書榜;也見過太多有流量、名氣加持的作者,出書後高開低走,書做出來朋友圈賣一波,就在庫房躺平了。
我做獨立策劃人以來,一直專注挖掘具有潛力的新人作者,有太多實踐案例可以證明“唯流量論”並不完全正確,而運用正確的策劃邏輯操盤後,所能帶來的成功也並非偶然:
-
作者康妮,在公眾號粉絲1萬出頭時,我透過《如何結交比你更優秀的人》這本書,幫她從0開始打造個人品牌,助力她簽約得到、中信、樊登讀書等頭部平臺,這本書也賣過了5萬冊。
-
95後作者石榴,出版《可我就是愛旗袍》時,她還在大學唸書。我們花了一年多策劃打磨,該書上市兩個月印刷近2萬冊,獲得“北方十五省優秀圖書獎”。而後,這本書還吸引來投資人,作者拿到400萬天使投資之後創業,一年內完成了3輪融資。
-
作者黃翔是一名腦外科醫生,出版《加油吧,大腦》時,他的影片號訂閱量不到2萬。營銷過程中我們給作者安排了媒體專訪、大V連線直播,上海市有5所重點中學邀請他講課,新書很快加印到3萬冊,作者影片號訂閱量也增長到超過12萬。
你看,即便你是一個社會小透明,只要你真的熱愛寫作,並在某一領域有持續積累,那麼你不僅適合出書,還有很大機會出一本暢銷書。
因為在出版行業,是存在“新人紅利”的。
現在很多新媒體平臺為了孵化優質內容,對新人創作者會有流量扶持,圖書出版也一樣。
假如你在專業上有比較紮實的積累,影響力處在爬坡階段,又是第一次出書,出版社、書店、媒體會更願意給機會、給資源,幫助你開啟市場。
所以,不要擔心沒經驗,不要害怕沒機會,第一次出書就是你的機會。
你要做的是遵循暢銷書的打磨方法,做足準備。
瞭解了普通人的出書機會,我們再看有流量有名氣的達人、KOL出書都有哪些挑戰。
03 有流量名氣影響力,為何出暢銷書還是難?
這些年,找我諮詢的除了新人素人,也有很多KOL、專家學者。
有的人積累了不少粉絲,私域流量可觀;有的人在專業領域成就斐然,行業影響力強;還有人兩種優勢都具備,依然因為出書不順利或效果不理想,向我諮詢。
和他們交流後,我發現:很多作者出書受挫,不是沒有實力,而是不能跳出舒適圈,用做暢銷書的邏輯來構建圖書內容。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
2019年,我跟中信團隊一起向清華大學心理學教授彭凱平約稿,出一本積極心理學科普書。
很快我意識到一個問題:普及積極心理學是我們策劃這本書的目的,但不是普通讀者最關心的問題。
有一定心理學基礎的人,市面上有太多心理學教材及科普著作可以選擇,未必需要這樣一本入門書;
而對於普通讀者而言,積極心理學這個概念又是陌生的,不一定想要學習。
那怎麼才能吸引儘可能多的讀者呢?
我改變了這本書的定位——從“學者帶你入門積極心理學”變成“學者帶你探索積極樂觀的生活方式”,並以《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作為這本書的書名和主題。
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學習積極心理學,但誰會拒絕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呢?
用它來定位這本書,就比“積極心理學入門”更下沉,更符合大眾使用者的需求,可以吸引包括小白在內絕大多數普通人。
找到了定位,在內容生產過程中,我也花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揣摩使用者需求,協助彭教授設計目錄結構、章節主題,打磨內容細節,更好地回應使用者需求。
最終,這本書上市4個月印刷將近10萬冊。這個成績超過了國內其他學者寫的積極心理學科普書,也超過了彭教授之前出版的書,幫助他破圈了。
看見需求、啟用需求、回應需求,這就是暢銷書構建內容的邏輯。
這看起來好像不復雜,對不對?
但要做到其實並不容易。
無論你是達人、KOL還是專家學者,肯定已經在某個領域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建立了一定影響力。想要通過出書破圈,很重要的一點是走出舒適圈——
不只是站在學員、粉絲的立場,還要考慮如何吸引粉絲以外的路人來買單,真正把讀者群拓寬。
就像前面案例中提到的彭教授,專家學者給大眾寫書,尤其要注意跳出日常講課、寫論文、做科研這個舒適圈,站在使用者立場重新設計內容,把專業知識講到普羅大眾願意聽並且能聽懂。
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出書破圈。
現在,你知道了暢銷書的誕生並不是“唯流量論”,那麼下一步,又該如何為自己出書做準備呢?
04 做好這件事,助你邁進暢銷書門檻
你可能覺得,有了出書的想法,首先要聯絡出版社,聽聽編輯有什麼建議,最好把合同簽了,再踏踏實實動筆。
你錯了。
出書之前,有一個準備工作不能少,而且很大程度上只能靠你自己做好。
那就是動筆寫目錄框架和幾篇樣稿。
拿著內容找編輯,才會更高效。因為在真正簽約之前,編輯的角色更像裁判,而不是你的教練。
如果你是素人,沒有名氣、流量加持,一般來說出版社不會主動來約稿。這時候,編輯只有看到具體內容,才能評估選題價值,判斷要不要跟你深入溝通。
如果你在行業內外有一定影響力,編輯可能會積極回應,甚至主動聯絡你出書。但最終能不能簽約,能不能拿到比較好的合作條件,依然要看你給到的內容方案,是否能讓編輯眼前一亮。
很多作者並不知道,早在簽約階段,出版社就會給每個選題分級,區分普通書,還是重點書;是部門級的重點,還是全社級別的重點。級別不同,資源也不同。
可以說,目錄樣稿的質量,是一本書的起點,也深刻影響到一本書的未來。
如果在這一環節沒能做好準備,大機率會被退稿無法簽約;即便籤約也無法拿到更好的資源,後續出版推廣都會受影響。
我有一些作者,出書時,處於剛開始打造個人IP的階段。為了放大內容優勢,讓編輯一眼看到選題價值,我會帶著作者反覆打磨目錄樣稿,不斷調整定位,拿出滿意的內容方案,再請編輯把關。
這樣先苦後甜,本來可做可不做的選題,簽到很好的出版社;本來只是普通選題,升級為重點書。
我也認識一些作者,專業能力、資源流量都不錯,卻不願意在簽約之前做功課,不知道怎麼把書寫好,結果高開低走,出版社不重視,書做出來在朋友圈賣一波,私域流量消化完,就沒有然後了。
看到太多作者因為對出書存在誤區,導致行動方向有偏差,錯失出版暢銷書的機會,我希望把自己20年來深度教練作者、孵化暢銷書的心得,系統分享給你。
05 20年策劃經驗,幫你用出書打造出圈的個人品牌
我認為每一個想要出書,想要把書出好的人,都需要一份通識性的暢銷書出版指南。
我會在這門課裡,教你按照出書的4個階段做好準備,這樣簽約之前你就更有選擇權,簽約之後你就知道怎樣跟編輯高效配合,找到讓圖書銷量爆發的槓桿。
課程裡有什麼?
全面覆蓋圖書創作出版全流程,手把手教你出書的每一步該怎麼走,將每個關鍵節點上的常見誤區、認知盲點一網打盡。

課程亮點
1. 案例式教學,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
收錄60個真實案例,覆蓋80個常見問題
-
12本暢銷書孵化細節深度拆解,50個出書tips,你可以直接抄作業
2. 給普通人的出書行動指南
教你突破寫作瓶頸,克服流量短板,給你一套從寫作、出版到營銷的完整解決方案。
3. 給專家學者、KOL的影響力破圈方法
幫你建立使用者思維,把專業內容寫得好懂好看,並透過精細化運營提升個人品牌價值,讓影響力破圈。
4. 文稿區你還會收到2份額外福利
-
一張出書全流程圖,詳盡標出關鍵步驟與核心動作
-
一套投稿提案模板,跟出版社溝通必需的6項內容一目瞭然
如果你是:
• 長期主義者,願意花時間打磨內容,打造可持續的影響力;
• 圖書出版、知識服務領域的從業者,想要孵化有影響力的知識IP;
• 樂於分享,且願意學習如何把知識講得有趣的普通人、專家學者。
歡迎你加入課程,相信我20年打造暢銷書的經驗方法,能助你不走彎路,出書打造出圈的個人品牌。

關鍵詞
作者
出版社
新媒體
暢銷書
圖書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