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凱x譚待:大模型時代,AI應用例項與商業機會|五源小酒館Vol.19【播客】

這一期內容是五源合夥人劉凱與火山引擎總裁譚待的對話。近期,五源受邀帶領數十家創新被投企業走進火山引擎。活動現場,劉凱與譚待圍繞大模型時代變局下的具體應用例項、商業機會等展開討論,深入剖析大模型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成果,探討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潛在的商業機遇。
【本期嘉賓】
劉凱 五源合夥人
譚待 火山引擎總裁
【你會聽到】
02:32 大模型對IaaS、PaaS與SaaS有哪些影響
06:17 錯過大模型對軟體公司來說可能是很大的風險
08:00 哪些行業受衝擊比較大,哪些行業獲益比較大
12:55 國內不同的模型,在能力上有哪些差距
13:56 在應用場景上,to C與to B哪一類會先跑出來
19:17 投資角度看,對AI技術發展有哪些判斷?
20:24 垂直行業模型框架的價值會更加凸顯,開源模型的價值很大
22:32 中國與美國的AI創業公司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機會
30:54 火山引擎的邊界在哪,哪些是會做的,哪些不會做
【內容節選】
大模型在不同領域的產品創新及潛在的商業變革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廣闊的前景,並對軟體和 SaaS 行業有著深遠的影響。在短時間內,受大模型衝擊較大的行業尚不顯著,主要原因在於大模型並非完全取代人工,而是輔助解決尚未滿足的需求,使得企業更易拓展業務範圍。但隨著未來大模型成本與價格的持續最佳化,大模型將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促使更多企業的應用場景得以變革和落地,逐步給各個行業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對比中美AI領域的創業公司,中國在模型追趕方面速度迅猛,在應用層面,中美的創業公司各具特點。值得注意的是,與移動網際網路時期不同,APP時代使用者天然可能有一種不需要為此付費的想法,而大模型時代大家都意識到技術背後有高昂的成本,一定程度上更利於商業轉化。同時,垂直行業模型框架的價值會更加凸顯,其既能結合傳統軟體開源模式,也能進行針對性的定製設計。在未來,更多領域的企業可以藉助大模型技術的不斷最佳化和改進,打造出更具創新性、更富差異化的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