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貴婦,買爆「大鵝」平替?

撰稿丨饃王  編輯丨杜都督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鳳凰生活報告

ID:PhoenixLifestyleRpt

立冬時辦公室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的討論,被一陣風就刮沒了。

看著窗外光禿禿的葉子,老G心裡明白,前兩天還能作為北京市服嘚瑟的衝鋒衣,今天已經上不了檯面。
不管衝鋒衣接受與否,北京即將全面進入“黑長羽絨服”時代。
今年的羽絨市場,跌跌漲漲真真假假,可謂是風雲莫測,讓人不知道買啥。
而就在所有人都眉頭不展的時候。
公司消費風向標、沃爾沃擁有者、海釣抱石熱愛者、三件套動態保持者王富貴,突然從辦公室的側門探出一個小頭:
“買保姆鵝唄,我也穿~”
不是,這個外觀看似其貌不揚、名稱神似某某某鵝、長期出現在地鐵廣告位、曾經以便宜著稱的的童裝品牌,怎麼就把中產納入麾下了?
這事兒不對,我再看看。

這屆中產,開始穿童裝?

因為保姆鵝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是一隻熟悉的陌生鵝;
可一看款型立刻有種人山人海的感覺:
“哎,這不是那誰誰穿的那件麼!”
一般來說,北方打工人的冬天,是衝鋒衣和黑長羽絨服二分天下。
終於,繼去年的軍大衣和白校服之後。
今年冬天,他們又搞出了新活兒:
“不懂就問,大人穿童裝羽絨服怎麼樣?”
“我1米58,買160的穿起來太寬,準備衝150的了。”
……看起來很離譜,但是又很合理,畢竟都是長到腳面的羽絨服,分什麼成人童裝?
遙想最初,發現這家可以“非童硬穿”的,並不是善於探索的小年輕,而是那幫在發愁冬天把娃塞在什麼衣服裡保暖的縣城寶爸媽們。
在突如其來的寒流中,卻仍避免不了孩子在冬天著涼感冒,最後決定跟著東北老家的親戚買。
“結果給娃穿了保姆鵝之後,連冬天最難哄的孩子都變老實了!”

看著在保姆鵝裡活蹦亂跳的孩子們,第一批中產寶媽突然悟了:

“反正都是黑色羽絨服,我兒子穿得我怎麼就穿不得?”

即使知道成人款都是均碼,但是最大號的男童碼,也不是不能用來湊合一下。
畢竟同樣的長度下,保姆鵝的充絨量高得令人膨脹,穿之有種裹著棉被上街的不真實感:
“啊?我怎麼冬天的手腳還是暖和的,我立刻就不是折翼天使了!”
第一批穿上保姆鵝童裝的成年人,將它視為勞保產品。
從質疑它、理解它,到最後滿懷熱淚地感慨:不愧是東北人嚴選。
今年,保姆鵝終於擁有了成人款。
然而在這些年僅360個月的寶寶,穿戴完畢、滿懷期望地在鏡子前面試穿之後,發現了一件事情:
和加拿大鵝瀟灑的版型和標誌性的鬆軟長毛帽簷不同。
保姆鵝在羽絨服外形上最大的特點,可以用一個字形容:醜。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馬靠鞍。
如果靠了保姆鵝,周冬雨也得變輪胎。
曲線是不存在的,工裝的利落也是不要想的。
它就像把所有力氣用在學習的班級第一,別的都不重要,就是起到了一個衣服的原教旨主義作用:禦寒。
醜得非常客觀,因為產自極寒之地吉林的保姆鵝,同時擁有羽絨服兩種最為「返璞歸真」的形態:
因為充絨量超大而導致的“胖”,和由於要利用陽光熱量導致的“黑”。
這個品牌的成人羽絨服一共有3種款式,長中短,每種款式又分別有多達三種顏色:
覆蓋率百分之九十九的黑色,以及左胸口logo上的紅色和白色。
什麼掐腰款工裝款淺色款,在這裡通通不在需要考慮的範圍之內。
光看它外表,就有一種“凍不了就行了,活的好不好看根本不重要”的淡淡死感。

稱得上是樸素難以形容,簡約又說不出口。

只能誇出一句:看著挺能打……
是這樣的,有的店家只需要想怎麼把衣服做厚就行了,而我們穿衣服的需要考慮的就多了。

為了搭配這件高貴的保姆鵝,網友們快把後腦勺抓破了。

上至拉夫勞倫學院風針織,下到優衣庫限時特惠79。
但只要外面套上保姆鵝……那就是一個眾生平等的不好看。
只能把拉鍊拉到心窩以上,作為米其林輪胎人嶄新出場:
“反正大家都這樣,就約等於大家都好看了!”
〓 圖源:水珠下的彩虹
一旦穿上保姆鵝,你這輩子就定型了。
冬天的露腿露胳膊穿搭再也誘惑不到你了,穿大衣也是不願意再想的事了,不把把自己在寒冬臘月捂出汗就不帶停的。
買了保姆鵝,就像是自己當了自己的保姆:
“孩子臭美什麼?裹上就行!“
俗話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中國人的冬裝選擇,從南到北是呈現遞減趨勢的。
初來乍到北京的南方潮人們,不懂為啥北京人只穿衝鋒衣和長羽絨服。
事實上,這和人在月球上只能穿宇航服是一個道理。
這些稚嫩的北漂只有在幾年後的冬天,才好不容易等到一個能穿好看衣服出門的晴天。
卻在回家路上自覺繞路去買感冒藥的瞬間,才終於達到了“質疑理解成為”的光榮進化。
北方的冬天,一切在穿搭灰色地帶的常識性探索,最後都會灰溜溜逃回“醜而暖”的舒適區。
“反正是為了上班,穿啥不是穿呢?”
而保姆鵝在服裝界的定位,正是一種來自極寒之地人民對保護孩童智慧的總結,一種把全部投資都轉化為功能性的“冬季防彈衣”。
像大學食堂,你不能指望他做個菜,還給你整得口感層次豐富能嚐出前中後調,但葷素搭配還管飽是完全可以保證的;
就像軍隊防彈衣,你不能指望上面有繡花裝飾,但冷不丁給你一槍,是可以防住的。
事實上,如果不把保姆鵝當作一種“穿搭”來看待,穿上就行了。
那麼它完全達成了一件羽絨服的最高標準:熱。
〓 即使是官方模特,也很難說它好看的存在
淮河以南,披著冒汗。秦嶺以北,穿了咧嘴(樂得)。
別人的衣服劃破了,悲痛萬分。
保姆鵝衣服劃破了,悲喜交加。
悲是破了,得花功夫縫縫補補。
喜是用破出來的絨子照著網上的羽絨鑑別方法對應了一下,那確實是大朵的鴨絨。
“挺醜的,但也算是醜得理直氣壯了。”

我配擁有一件羽絨服嗎?
近期社交媒體上關於冬天最火的一個觀點是:
#窮人的冬天根本沒法體面#
網友們紛紛回憶起那些記憶中格外寒冷的冬天,又和如今的冬天進行對比,儼然一副“社會進步大賞”。
然而,今年有關“羽絨”的滿城風雨,大有讓體面又斷在這代的趨勢。
在寒潮還沒開始的時候,各大商家就在網上給消費者猛打預防針說,今年羽絨原料漲價,大家可做好準備。

然而,等價格真放出來的時候,大家懸著的心還是死了:
很多大品牌羽絨服價格,出現了20%左右的漲幅。
微博上#今年我配擁有一件羽絨服嗎#的話題下,也是討論不斷。
被羽絨服定價打懵的打工人們,都極力想給羽絨漲價(自己買不起)找一個理由,各種版本的關於“羽絨服為什麼漲價”的分析,一時間在網際網路亂飛。
可正如分手後說什麼都是藉口。
所有的分析到最後都透露出四個大字:無能為力。
曾經有人說過,在通貨膨脹收入差距擴大的商品社會中,富人的生活線上下,窮人被擠到了線上。
但魯迅也說過,資訊差是這個世界上最值錢的東西。
今年,除了在冬季仍渴望“曠野”的高強度戶外黨,依舊穿著包漿大鵝、鳥、北面、凱樂石、巴塔哥尼亞等等老牌戶外貴族之外。
那些主攻通勤和輕度出遊的消費者們,根本就不關心高價羽絨服的動向。
而是不約而同地流向了“羽絨測評”中的國產平價羽絨服。
“充絨稱重”,“羽絨服暴力拆解”,所有衣服都逃不掉在一刀之下,顯出原形的命運。
流行、上身效果、這些曾經高權重的要素在今年都得往後捎捎。
一件羽絨服能掏出多少絨子,絨子成色如何,才是這個動盪冬天人們真正關注的事。
因此,有一批人,愛上了所謂的“縣城羽絨服”品牌。
“難道這個世界上只有愛大鵝大面嗎?我小時候穿得難道不比現在暖和?”
於是成人童裝有保姆鵝,直男優選有黑冰,縣城中產有雪中飛,小孩子還能穿帕西爺爺。
你別管好不好看,你只看蓬不蓬鬆、暖不暖和、人舒不舒坦。
畢竟一旦人放棄了對矯飾的追求,那就會活得格外自在。
“嘛高階不高階的,湊合湊合得了。大冬天的服什麼美役,當然保命要緊。”
〓 雪中飛,何嘗不是另一種保姆鵝呢?
還有人已經看穿了事情的本質:什麼蓬度,什麼科技,我偏偏不信!
然後徒手拆了兩斤舊被羽絨子,叫裁縫來一場轟轟烈烈的嫁接,然後又是暖暖和和一個冬。
“00後都穿上軍大衣了,我換個羽絨就能保暖,難道不是人間天才?”

從下巴蓋到腳面的大被子羽絨服,是冬天最好的醫美。

很多人已經陷入了反長期主義的思考:投資一件高價大牌羽絨服,到底划算不划算?
“不是7000塊的羽絨服買不起,是普通款更有價效比”。

「冬裝摺疊論」,徹底消失?

每一個時代的人,都在創造自己的話語體系。
曾經中產們苦苦等待的冬天,已經變味了:沒有貂裘大衣,少了風衣圍巾。
短袖短褲的夏天看不大出差距,只能靠冬天的大T臺炫一把快馬輕裘。
可如今寒風凜冽的大街上,只剩基本款衝鋒衣和黑羽絨在街上短兵相接,大家的臉上都掛著“極具價效比“的微笑,看不出一點階級懸殊。
冬裝摺疊,像是真不復存在了?
那些為冬裝市場未來擔心的朋友們終究會發現,任何形式下都存在能賺錢的業態。
價效比風成為消費場上的新風,越來越多的“窮鬼”、“縣城”、“平替”、“白牌”的品牌和方法,逐漸冒頭:
靠五斤重的拉舍爾毛毯代替羽絨被過冬、去快捷酒店吃午餐自助當工作餐、穿電動車雨衣當防風外套……
在層出不窮的價效比新主意中,會賺錢的商家,早就循著消費者的腳印努力尋找自己的新生態位了。
世界上總是存在又貴又好的東西,也總是存在著那些,又便宜又好的東西。
消費風頭一陣又一陣,只有追求價效比才是永遠的西北風。
如今的中產人人都是兩條腿走路了,冬季的面子是鼠鳥象、裡子是保姆鵝雪中飛。表裡兼顧,是他們新的處世之道。
面子見客戶,裡子見同事,大家懂得都懂。

在文章開頭神出鬼沒的王富貴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他總能和客戶約在直升機上見面之後,再套上保姆鵝回到公司工作。
雙手插兜的樣子,已經把“裡子面子”這事兒悟通了。
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不穿。

畢竟,一個人可能需要有很多鳥鼠象,但是在面對真實自我的時候,需要一件便宜、耐造、樸素的縣城羽絨服。

它是冬天的勞保,能剝落掉所有身份、地位、價值、能力這些有關社會化的標籤,只把你裹進結結實實的溫暖中。
恍惚間,你像回到了小時候那個寒冷的冬天,你裹得像米其林,嘴裡哈出白氣,在那條熟悉的小路上跑著,推開虛掩的門大喊:
“媽,我回來啦!”
RECOMMENDED

微信又改版啦

為了讓「鳳凰WEEKLY」出現在您的時間線
星標一下 ★ 為了更好的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