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寫了幾篇資訊差套利的文章,發現很多人感興趣,於是我決定繼續堅持將這個系列更新下去。
說實話,這種靠資訊差賺錢的機會真不少,只是很多人平時注意不到,或者壓根想不到竟然還能這麼玩。
今天,分享我挖掘的另一個資訊差套利機會,賣的人不多,但是需求量巨大,利潤率很高,某寶、小紅薯、鹹魚這些平臺幾乎都有人在做。
同樣,這也是一個虛擬產品,一個軟體類的產品。
這個資訊差套利的機會,就是apple id可以支援多個不同的apple裝置登入appstore下載付費購買的app。
眾所周知,蘋果的appstore有很多好用的工具類app,但是這些軟體很多都是買斷制的,也就是付費才能下載,價格不便宜,便宜的幾十塊錢,貴的二三百。
很多steam上的3A大作差不多就是這個價格,很多人花錢買個遊戲都糾結,更別說付費下載軟體了。
簡單來說,就是當你使用你的apple id賬號付費購買了某款app後,你的apple id賬號,就可以登入到其它的iphone的appstore中下載這個軟體,沒有裝置數量限制,也不用從設定裡登入apple id就能下載。
所以,這就是一個一本萬利的生意。可以說appstore付費榜所有的app都存在這個資訊差套利的機會。

比如說procreate這個繪畫工具。
我在小紅書搜尋“procreate”,一共就兩三家在賣,其中一家,客單價12元,賣了3111單,銷售額4萬,算上店鋪裡其他軟體,累積銷售額約有5萬。

在鹹魚搜尋同樣的關鍵詞,客單價0.5-2元,銷量高的破萬單。

如果只計算共享賬號的利潤,那麼這個單品一年大概就是5萬左右的利潤,但是很多人可能忽略了一點,就是購買後會附贈一些筆刷、字型和教程。
所以,這裡還存在一個資訊差,就是網盤拉新的機會。
比如說夸克的網盤拉新價格,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去看了一眼,移動端的新使用者價格是7塊,pc是3塊,轉存3毛,開通會員30%。
像悟空、迅雷網盤之類的價格會更高一些。
所以賣虛擬產品,能夠賺兩份錢,甚至是你完全不賺賣軟體的錢,將軟體的價格定到0.5-1元,同樣也可以靠網盤拉新賺到比較可觀的利潤。
很多人會覺得一個虛擬產品幾萬的利潤不多,但是忽略了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做這種虛擬產品,壓根花不了啥時間,發貨有自動化工具,客服的話設定幾個常見問題回覆就能夠解決90%的問題。
如果有退款的,就直接同意,沒有必要因為是不是虛擬產品具備可複製性的特點,去和客戶扯皮浪費時間,因為本身產品售價便宜,就算客戶僅退款,他白嫖你也能賺到網盤拉新的利潤。
所以,在鹹魚低價賣虛擬產品,賺網盤拉新的利潤,也是個巨大的資訊差,而能夠賣的虛擬產品也不單單隻有軟體一種。
最後,回答三個賣虛擬產品的問題。我發現我寫完這幾篇文章後,很多人思路還是沒有開啟,不知道怎麼搞定貨源、銷售的問題。
簡單一句話,從同行那裡來,到同行那裡去,同行就是你的貨源,同行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他怎麼賣你就怎麼賣,抄作業會不會。
其實,做虛擬產品本質上就是靠資訊差賺錢,賣什麼產品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多少人在賣,如果一個虛擬產品一大堆人在賣,那麼也就不存在資訊差了。
所以,判斷一個虛擬產品能不能賺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一個平臺賣的人有多少,還是以procreate這個繪畫工具來說,某寶你去搜這個關鍵詞,賣的人一大堆,但是小紅書搜遍整個平臺就兩三個連結。

資訊差不僅僅不存在於產品間,更存在於平臺間。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深入研究下不同平臺之間的資訊差,你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也會發現更多套利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