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我在探索各種可能性,AO能信嗎?”|合理的理由vs真實的自我

最近,我們收到了很多關於“Gap”的問題。其中比較多的是正處在Gap期、把MBA當作一個出路的職場人,也就是指的“apply while unemployed”。
事實上,BeBeyond每年都有以上情況的學員成功拿到心儀的offer,今天下午(北京時間3月8日週六)5 pm,Lahua和Mandy也會和大家分享數個Gap期申請成功的真實案例。點選這裡獲得詳情和報名方式。
但是,在談Gap期申請是否合適這個話題之前,我想到了過去曾經和大家分享過的一篇關於“Jumpy經歷如何解釋”的文章,對思考“Gap期申請”也會很有幫助。
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談一個特別的話題:工作3-4年我換了3份工作,怎麼編個邏輯讓AO覺得沒問題?
常見的方法很簡單:邏輯串的好,誰也搬不倒。
舉個例子,曾經有一位工作3年的學員換了4份工作,最長的14個月,最短的僅8個月。從快消大廠的管培,到電商戰略,再到消費品全球市場拓展崗位,後來在一家tech企業做戰略投資,中間還夾雜著兩段1-2個月的GAP。一點不誇張地說,這是jumpy中的jumpy了,這些經歷放到簡歷中,AO第一秒就想對每個職業選擇問個why
當然,最開始她是有合理解釋的:管培輪崗後發現自己喜歡戰略領域的嘗試,之後發現海外市場有意思想去探索,再來進入科技行業是為了探索決定人類社會發展前沿的新技術,未來轉向投資能看到世界的更多面。乍看之下非常可以理解,每個份都是要探索全新的領域,還考慮了長遠職業目標。但仔細琢磨,我們不禁想問
– 管培僅一年,為什麼剛剛輪崗結束要走,留在戰略崗沒問題啊?
– 喜歡戰略很好,但電商和快消差別很大,只為了抓風口就去了?
– 海外市場探索完了還是覺得不行了,這麼快就又回國做tech?
– 以後要做投資,投什麼呢?
引用某個知名編劇說的,撒了第一個謊,就要用無數個謊來圓。如果我們提交材料只是讓AO充滿疑問,自然錄取無望。上面她所說的邏輯方法本質上是在兩段跳躍的經歷中間找共同點作為橋接,推理成合理,而並沒有說出她如何思考和對比做出了決定
假設退一步說,AO接受這些理由,進一步就會追問:你在每次選擇新工作時學到了什麼?你做選擇的底層思維是什麼?你這樣豐富的經歷有什麼價值?我們就發現邏輯鏈僅僅起到解釋的作用,無法突出這樣的經歷背後,申請人的思考水平和真正實力
有人會說,不解釋還能怎麼辦, AO就是會concern這些。
的確,如果一個申請人在短時間內換了多分工作,AO確實會擔心你是不是沒有認真對待工作激情跳槽、未來選擇職業方向是否也會經常有不同想法。但這些concern不意味著就對有這樣經歷的申請人判了“死刑”。
1
談事實不談邏輯
先看清楚每個轉折到底發生了什麼。
她後來自己講出來,之所以會有這麼快的職業轉換都是因為想“彎道超車”。高中時要好的夥伴都在國外名校,自己由於家庭原因沒辦法出國還影響了高考心態。於是一直想超過當年的同學們,成為那個“混的最好”。大學裡她各種折騰,創立社團,拉高GPA,嘗試各種實習,最終順利進入快消大廠做管培。在即將輪崗結束時,有個好朋友對自己丟擲了橄欖枝,創業公司元老工資翻倍,賭贏了就財富自由。結果事與願違,只能被迫重新找工作。找有海外業務機會的公司是為了給申請刷刷背景,隨著國內對產品的限制又不得不換賽道,硬著頭皮靠Hard Skills和霸面進了tech公司。看到這我們就知道這一路的顛沛流離,遠不是”我想要探索“可以傳達的
2
尋找被自己忽略的細節
當局者迷。在主人公的視角看,這些都是混亂和失敗,根本沒辦法寫成故事。
跳出來看能發現很多被忽略的體現個人能力的點。比方 在沒那麼知名的大學卻進入快消大廠做管培,這個人必定有過人之處;朋友邀請你創業一定看到了你的優勢;被迫求職還能找到海外業務,一定有厲害的手段;被迫換賽道還能進入tech大廠,實力實則不容小覷。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內容一一思考總結,也就看到了被混亂掩蓋的閃光點
3
格局變高從認知提升開始
有了更加全面的事實,她也越來越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追求最好的確缺少落地的職業目標,但每次選擇她都快速識別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找到最優選擇。這背後既有不服輸的動力,也有她後天建立起來的在挫敗和有限的資訊下做出正確決定的能力。
這些內容在文書中體現,才是真的能夠幫助自己做好申請,進而實現”混的最好“的有效方法。有了這樣的認知,也可以不必過分追求外在的經歷“應該”多麼完美或看上去well-designed
最後,她順利地申請成功了。
如果你也遇到了相似職業跳躍的情況,你也希望從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底層想法和亮點,希望能夠打消AO的疑慮,歡迎找我們聊聊,我們用1小時來和你探討答案。
如果你不確定是否要申請、想要對自己的目標和定位獲得專業的建議、甚至已經決定要申請但是無從下手,歡迎掃描以下二維碼,和我們約免費的一對一諮詢
BeBeyond MBA 3月班也在招生中,具體可參見今日推送的副條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