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困天空9個月的宇航員終於獲救:出差8天,險些有去無回

史上最絕望的打工人恐怕當屬美國宇航員Butch Wilmore和Suni Williams了。
原計劃只在太空停留8天,最終拖了九個月之久,期間美國總統都換人了,他們還在茫茫無際的宇宙中,生死未卜。
在歷經286天的等待後,於美東時間3月18日,他們終於搭乘馬斯克的龍飛船,飛了17個小時回到了地球。
太空艙降落到墨西哥灣平靜的海面上時,幾隻好奇的海豚還圍過來湊熱鬧。
著陸的Suni看起來精神狀態良好,除了頭髮變得花白,眼袋更深更黑,和上天前沒多大區別。
但能理解,打算飛完這趟就退休的59歲老太,也沒想過說好的八天短期工作,變成了九個多月的超長禁閉,否則她肯定準備染髮劑了。
而62歲的Butch,則因為長時間在太空中,處於失重環境下,體液向頭部和上半身轉移,導致面部浮腫、顱內壓升高,不過總體健康狀況穩定。
總而言之,結束了茫然無措的太空之旅後,平安落地的兩位宇航員非常高興,沒有什麼比安全地回到地球更值得慶祝了
當重新覆盤Suni和Butch的歷險,再次確認了他們是有英雄膽識和超絕適應和應變能力的強者,但凡期間有絲毫差池或心態崩潰,都無法成功執行任務並平安返航。
2024年,波音高管和NASA在明知飛船在發射前被檢測出存在氦氣洩露問題的巨大隱患下,他們仍然決定按計劃進行,將兩名宇航員送入太空。
然而,有驚無險的抵達太空後,意外還是發生了——就在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準備對接時,姿態控制系統中的5個發動機突然失效。
慶幸的是Suni和Butch經驗豐富,臨危不亂地在緊急排查後,順利啟動其中4個發動機,最終化險為夷,安全進入了空間站。
 他們好不容易全須全尾地坐著有問題的飛船抵達了目的地,不管是誰都不敢再坐波音的破爛飛船回去了,於是NASA商量出來的解決方案是:
兩名宇航員先在空間站住一段時間,讓有故障的波音飛船先回地球,等到馬斯克的SpaceX送新一批工作人員上去做任務的時候,他們再跟著換班的宇航員搭便車回來。
計劃很好,但他們忽略了兩個漏洞。
首先,波音的“星際客機”在設計時並未考慮不載人飛行,其自動駕駛系統完全是為載人任務開發的,因此需要重新調整和測試。
其次,SpaceX的飛船發射計劃也並非隨時可行,當時其研發進度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發射時間被推遲到2025年2月。
所以,原來的飛船飛回來難,接人的飛船上去也難,導致了為期8天的任務,被迫延長到了大半年。
另一方面,Suni和Butch這趟出差沒有配置多餘的生活物資,後期出現牙膏、溼巾等消耗品短缺,只能靠節衣縮食和其他宇航員的接濟撐過去。
這些困難咬咬牙可以克服,不夠吃才是大事。
為了適應太空重力的變化,防止肌肉和骨骼流失,宇航員每天都需要鍛鍊。
運動代表要燃燒卡路里,也就意味著要攝入更多的熱量。
但到後期,哪怕有儲備糧,也明顯有些食不果腹,Suni暴瘦出了錐子臉,引發了大眾對她的健康猜測。

當然,他們也不能光吃飯不幹活,滯留在太空的九個月裡,兩人接手了本應由下一批宇航員完成的部分實驗,Suni更是重新整理了女性太空行走的總時間記錄
可生活不便和皮肉之苦都不算煎熬,真正折磨人的是返回地球的不確定性,讓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滅。
漫長無盡的等待比執行任務更消耗意志。
Suni和Butch最開始得知要滯留到2月份時,是一種有盼頭的聽天由命的心情。
但去年12月,好不容易熬到了年關,NASA通知說原定的2月回家,最早也要拖到3月底了。
能想象那種本來塵埃落定,突然又生變動的心情嗎?
誰也說不準這是不是“三年又三年”的拖延戰術。
好在新總統上任三把火,點名要儘快讓滯留的宇航員儘早落地,本來說是3月底才能回去,提前到了3月中旬。
只不過好事多磨,SpaceX公司宣佈,原定於3月12日晚發射的Crew-10任務因為液壓故障而被迫取消。
換做我是在天上興高采烈歸心似箭的宇航員,聽到這個訊息估計要心態崩了,誰知道這故障要修多久呢?
好在經過排查,3月14日,龍飛船終於順利發射,成功把一大把年紀的Suni和Butch平安送回地球。
後續他們除了接受體檢覆健之外,應該要好好跟NASA算算這筆超長加班費和心理補償費了。
不管怎麼說,在這場一波三折的太空滯留事件中,Suni和Butch以卓越的專業素養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詮釋了宇航員的終極使命,最終以人類意志和技術理性的雙重勝利告終。
祝願他們接下來儘快調整好心態,恢復身體健康機能,開心迎接退休的悠閒人生。
圖片來源/ 網路
撰文、編輯/ 火燒雲
責任編輯/ 七七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