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問學科最全最均衡、國際化程度最高、學生“最缺覺”的藤校是哪所?
99.99%的學生和家長腦子裡都會出現一個答案——哥倫比亞大學!

它坐落於“宇宙中心”紐約曼哈頓,坐擁華爾街、聯合國總部等頂級資源,教學以務實和創新著稱,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技能,申請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哥大本科學院主要有哥倫比亞學院、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兩所,課程涵蓋文理工商、體育、藝術等領域的全方位知識體系,還允許學生跨學科自由選課。
其中,哲學、歷史、商科、英語、環境科學、計算機、人類學、物理、生物、社會學、教育、工程學等專業都非常強勢!

哥大最新公佈了2024-2025申請季招生資料,雖然保持一貫“高冷”,但相比去年擴招趨勢明顯!
共收到59,616人提交申請,低於比上一申請季(60,248人)減少了632人,共錄取了2,557名新生,比上一申請季(2,327人)增加230人,錄取率回升至4.29%。
並且早申優勢非常明顯,收到5,733份早申請,錄取了840人,ED錄取率高達14.65%,比RD錄取率(約2.8%)高出5倍多!
錄取新生來自全美50個州和美屬薩摩亞、哥倫比亞特區、關島、馬利亞納群島和波多黎各地區,以及世界115個國家,其中約50%已獲得經濟援助。

但聚焦中國學生,想拿Offer著實不算容易!
據官方最新資料,2024年秋季本科在校中國學生人數為312人,平均每屆78人,由此估算每年哥大錄取中國學生人數最多不超過100人。
因此不少升學家庭好奇:如何才能收穫這所頂尖名校的青睞?
3年收穫21枚哥大錄取Offer後
我們總結了這些成功經驗!
2023 Fall至2025 Fall近三個申請季,都有棕櫚學員收穫哥大錄取,共收穫21枚Offer。
僅2025 Fall,棕櫚學員就拿下11枚錄取,含6枚工程學院錄取(含2枚CS專業),1枚哥大與三一學院雙學位錄取,創造了棕櫚單個申請季的哥大錄取紀錄!

可以看到,被哥大相中的學生GPA和標化成績都很優秀。
它針對SAT/ACT採用Test-Optional可選政策,但2025 Fall,74%學生提交了標化考試成績,其中SAT中位數區間為1510-1560,ACT為34-35,95%的學生GPA高中年級排名前10%,競爭非常激烈。
其本科招生主任傑西卡·馬里納西奧表示:“2029屆錄取新生擁有非凡的個人品質,他們有決心、智慧、好奇心,充滿社會責任感,敢於創新,渴望參與深度研究,並擁有濃厚的跨學科精神。”
學校官網還公佈了兩所本科學院對申請人的高中選課要求,並透露多數被錄取新生,在高中期間每學期都修讀5門學術課程:
這些課中國學生基本都能滿足要求。但注意,哥大在招生時還是非常“分控”的,更喜歡有實踐創新精神、文理兼修的學生。
此外,招生官非常看重申請人的專業動機和學校匹配度,青睞能為學校社群做出貢獻,利用學校及周邊資源,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處的未來領導者。
以官方小文書題目為例:
向上滑動閱覽
申請哥大:小文書1
•List a selection of texts, resources and outlets that have contributed to you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outside of academic courses,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books, journals, websites, podcasts, essays, plays, presentations, videos, museums and other content that you enjoy. (100 words or fewer)
•列舉啟迪你的智識興趣的文字、資料、平臺
•書本、雜誌、網站、播客、論文、戲劇、演講、影片、博物館等
申請哥大:小文書2
•A hallmark of the Columbia experience is being able to learn and thrive in an equitable and inclusive community with a wide range of perspectives. Tell us about an aspect of your own perspective, viewpoint or lived experience that is important to you, and describe how it has shaped the way you would learn from and contribute to Columbia's diverse and collaborative community. (150 words or fewer)
•講述一個你的視角、觀點或親身經歷,它教會了你什麼?它如何貢獻哥大多元、合作的社群 ?
申請哥大:小文書3
•In college/university, students are often challenged in ways that they could not predict or anticipate. It is important to us, therefore, to understand an applicant's ability to navigate through adversity. Please describe a barrier or obstacle you have faced and discuss the personal qualities, skills or insights you have developed as a result. (150 words or fewer)
•講述你如何穿越逆境。描述一個你曾經面臨過的困難,以及因此而培養的個人品質、技能、洞見。
申請哥大:小文書4
•Why are you interested in attending Columbia University? We encourage you to consider the aspect(s) that you find unique and compelling about Columbia. (150 words or fewer)
• 為什麼申請哥大?
申請哥大:小文書5
•What attracts you to your preferred areas of study at Columbia College or Columbia Engineering? (150 words or fewer)
• 是什麼吸引你來哥大就讀你感興趣的學術領域?

看完哥大錄取的學術&成績要求,想必很多學生和家長好奇,錄取學生都具備怎樣的軟實力呢?
下面我們具體來看4個真實的棕櫚學員案例。
熱愛工程的理工男孩
哥倫比亞工程學院 機械工程專業錄取
成績背景:GPA 4.3+,SAT 1550+,7門AP(3門5分,4門4分)
活動背景:自動交通控制深度學習模型(論文發表),F1賽車研發(論文發表),兩個科研夏校,大學F1車隊工程師,太陽能車隊工程師,航空航天組織創始人,學校DECA社團負責人,長期義工活動等。
導師評價:這位同學是一個非常善於觀察生活,有社群責任感和領導力的孩子,在材料中,我們並沒有把很多的篇幅放在工程上,而是講述了一個“為社群解決難題”的故事。
他觀察到社群紅綠燈時長安排不算合理,因此萌生了利用所學知識幫助社群完善紅綠燈設施,讓社群變得更好的念頭。在這個理念的驅使下,也做了自動交通控制學習模型並發表了論文。
此外,該學生還創辦了校內的航空航天社團組織,為校內同樣有航空航天興趣的“同道中人”提供了交流平臺,也體現了他的領導力和組織能力,以及社會關懷。
最終,我們在材料中展現出一個“有人文關懷,文理兼修,並且心思細膩,樂於社群服務”的申請形象,一舉拿下哥大錄取。
02
升學目標明確的藝術女孩
哥倫比亞學院 藝術專業錄取
個人優勢:W同學藝術方面有非常多的藝術類獎項,包括1個國際獎項和約20個州內獎項,成績在大公校也算頂尖的,並且積極性高,升學目標明確。
加入棕櫚時的申請短板:但該同學的課外活動不太有特色,SAT分數用來爬藤不算有競爭力,而且沒有科研或者任何有深度的學術活動傍身,收穫獎項的藝術作品缺乏鮮明主題,課外活動缺乏特色,主要集中在學校club和校外voluntoor。
棕櫚幫助:對症下藥,在和W同學及家長進行採訪後,我們為她定下了“透過藝術關懷治癒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申請形象。
結合學生特色有針對性的安排TA進行多次藝術療愈活動,以及在暑假擔任青少年夏令營的counselor。這些活動既加深了W同學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理解,也成為了申請的主力活動。並且學生的感悟和反思很深刻,積累了文書素材。
最終頭腦風暴文書的時候,我們挖掘了學生人生中的重大變故,將其與學生的心理健康主題和學生的社會影響力結合。整個過程反覆溝通、建議和修改,直到文書能完全體現學生的個人特色。
如此學生的藝術作品、活動列表、文書都有了主線並且邏輯自洽,最終在ED階段成功上岸哥大!
03
為特殊群體發聲的理工女孩
哥倫比亞學院 應用數學專業錄取
學生背景:該同學自10年級加入棕櫚成為我們的種子計劃學員,她非常喜歡理工科,熱愛數學和機械,同時又熱愛唱歌跳舞拍電影。
活動包括組織校內機器人俱樂部並領隊晉級國際比賽,設計智慧手套,繪製視障人士的導航軟體,設計智慧腕帶裝置,擔任校內舞蹈隊隊長並負責舞臺效果管理,擔任學校雜誌攝影師,拍攝視障人群紀錄片,領導設計音樂機器人等。
棕櫚提供的資源:在該同學加入棕櫚後,我們首先做的在專業方向上增加她的專案經歷和科研經歷。參加Conrad Challenge康萊德創新挑戰賽,參加Imagine Cup Junior微軟青少年“創新杯”大賽。
利用棕櫚教授資源,該同學還接觸到了斯坦福教授,一起做了用大資料改良聽障病人溝通效率的專案,並拿到了推薦信,還將素材用到了文書中。
申請形象:在主文書創作中,我們以“聚光燈”為主題,講述了一個作為舞者感受到聚光燈的力量,透過與周邊同學和視障人士相處,運用鏡頭表達和軟體設計,將“燈光”照亮弱勢群體的生活,將燈光灑向更多黑暗。
展現了一個“具有跨學科思維和領導力,願意用自身所學知識和能力,竭盡所能幫助弱勢群體改變生活”的未來領導者形象,成功脫穎而出。
總結她的錄取關鍵,有藝術特長、關注特殊人群和社會問題、斯坦福教授的推薦信等都是很大的加分項!
04
思考深刻、邏輯清晰的女孩
哥倫比亞學院 語言學專業錄取
學生背景:成績優異,4門AP,國家級棋手,亞裔學生聯盟組織主席,幫助新移民英語語言學習組織主席,語言學科研專案,學校報紙編輯等。
導師評價:W同學是棕櫚帶了兩年半的棕櫚種子學員,跟我們關係非常密切。她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校內成績非常優秀,有去其他國家學習的經歷,也很文理均衡。
但是頂尖名校的申請者成績都非常非常出彩,如何走出區分度?什麼樣的申請路線對學生最好呢?我們做了很多的思考和探索。
最開始因為家庭的影響,我們引導W同學參加了一些工程方面的活動和夏校,學生的完成度和反饋都很好。但這還不是真正的commitment,於是我們後來又討論到像pre-law、psychology 等一些列專業並做了嘗試,這些嘗試有些成功有些不成功;
後來在接觸的過程中,學生中文、英文、西班牙語、日語都有一定的涉獵,我們最終定了一個“Linguistics”的路線。指導W同學參加了語言學的夏校,參加了貓頭鷹的科研,並且在文書中充分體現了她對於研學的熱愛。
另外,W同學的主文書從棋類運動延伸到對整個社會的思考,展現出來的形象是“一個思考深刻,同時對社群有貢獻的人”。
回看整個規劃和申請,我們的申請主線和主題非常明確,並且圍繞它進行了很多深入的活動和挖掘,今天拿到錄取實至名歸!
透過錄取學生的履歷我們發現,哥大更喜歡具有以下5點特質的學生:
1,比起華麗的履歷,堅持不懈的長線活動和真誠的態度更能打動人。比如你如何展現領導力?怎麼運用這項能力為哥大社群做出貢獻?
2,自驅力和主動性是衝藤的重要因素。除了“好成績”,哥大招生官更想看到你有哪些更深入的學術追求,以及如何在大學繼續你的學術追求。
3,空有情懷只是紙上談兵,專案落地才能證明影響力和人文關懷。比如你是否為改變社群下過決心?會如何利用哥大的資源和機會來實現你的目標,並對你周圍小世界產生積極影?
4,高GPA和標化決定下限,個人特色決定上限。用文書凸顯個人特色,昇華申請形象,一定要寫出你將如何在哥大繼續探索自己的激情和興趣!
5,具有跨學科思維和資源整合能力。比如你運用了哪些跨學科思維和能力來應對挑戰?未來將如何利用哥大的資源和機會來實現你的目標?

最後提醒大家,哥大每個申請季開放兩輪申請:
ED早申截止日期:11月1日(5倍勝率);
RD常規申請截止日期:次年的1月1日(萬里挑一)。
如果哥大正好是你的夢校,但你對錄取心裡沒底,想讓經驗豐富的導師為你的規劃和申請把關,歡迎大家新增小助手,傳送“哥大”進行諮詢!
同時還可領取含哥大、布朗、哈佛在內的八大藤校申請白皮書資料,涵蓋院系設定、高中選課要求、標化要求、小文書要求、推薦信要求等方方面面。



* 棕櫚大道所有原創文章須授權才能轉載,嚴禁未經授權的轉載、搬運,一經發現違者必究。也煩請廣大家長幫助我們監督和維權,凡告知有效資訊即可獲得留學禮包一份,感謝大家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