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誰是那21%的法國多房產持有者?

巴黎4月6日(小新)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揭示,法國正逐漸形成“二元化”房地產格局:21%的法國人擁有多個房產,他們掌握了65%的私人住房,這些“連環房東”構成了一個龐大卻往往不為人所知的群體。
【法國擁有住房者比例停滯不前,多房產者卻悄然崛起】
2007年,時任法國總統候選人的薩科齊曾承諾讓法國成為一個“人人擁有住房”的國家,目標是實現70%的住房自有率。然而,十八年過去了,這一目標依然遙不可及。根據Insee的資料,2022年法國住房自有率為59%(即57%的家庭為業主),這一數字近年來幾乎沒有變化。
不過,更引人注目的是,多達21%的法國人是多房產持有者,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約970萬人)擁有兩個以上的房地產。其中:
  • 58%擁有兩套房產;
  • 30%擁有三到四套;
  • 10%則持有五到九套。
這些人合計掌控了65%的私人住房存量,顯示出驚人的房產集中度。
【巴黎:每四人中就有一位“多房東”】
根據Insee的研究,“多房產”現象在大城市尤其顯著,尤其是在房價高、人口密集的地區更為普遍。2022年,在巴黎,有24%的人擁有兩套及以上房產,而在93省(塞納-聖但尼省)或海外省份,這一比例僅為12%。
在蒙彼利埃、圖盧茲、普瓦捷等大城市,私人住房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屬於多房產者。而在巴黎、上阿爾卑斯、科西嘉島和洛澤爾等旅遊熱點地區,80%的私人住房都歸多房產者所有。
這些房產的用途也多種多樣:
  • 57%被用於出租;
  • 23%作為度假屋或第二住所;
  • 20%則處於空置狀態。
【多房產者主導租賃市場,住房“集中化”趨勢明顯】
“在私人租賃市場中,半數住房由極少部分人擁有,這打破了‘小房東’主導市場的普遍印象。”房地產服務管理研究院創始人、國家住房委員會成員亨利·布齊-卡佐如此表示。
房地產中介網路Laforêt的負責人Yann Jehanno則指出,多數多房產者並非“財團”背景,“他們往往只擁有兩套房產,一套自住、一套出租或作為度假屋。”
他還補充稱:“在2012年之後的低利率時代,信貸更易獲得,促進了不少普通家庭進入房地產投資市場。”
【多房產者為何持續增加?地理、文化和經濟三重因素】
低利率確實為“多房東”提供了便利,但專家指出,這並非唯一因素。房地產不僅是抗風險的“保值產品”,更是一種傳承工具,也是一種對“穩定與安全”的心理寄託。
在疫情後,許多法國人重新審視生活方式,有的人從城市搬往鄉村,也有人投資度假屋以尋求生活質量的提升。
此外,2010年Airbnb進入法國,也推動了房地產作為“高回報資產”的認知普及。越來越多的業主開始意識到,哪怕只是節假日短租,也能變現房產價值。
【法國南北分化明顯,改革措施陸續出臺】
根據Insee的資料,法國房地產的“集中化”呈現出南北分化趨勢,南方尤其是旅遊區的“多房產”現象更為明顯。而北部地區和一些社會經濟指標較弱的區域,則房產集中度相對較低。
對此,法國政府也陸續出臺措施試圖緩解多房產現象及其帶來的購房難、租房難問題,例如:
  • 將零利率購房貸款(PTZ)推廣至全國並可疊加“馬佩雷諾”裝修補貼;
  • 減免家庭內部贈與房產時的稅費;
  • 推行“土地分離型購房模式”(BRS);
  • 限制高能耗“漏房”出租;
  • 銀行對房產投資者審查更嚴格等。
    【多房產時代或將迎來轉折?】
儘管當前多房產者佔據大量住房資源,但國家住房委員會成員布齊-卡佐表示:“這些限制性政策的疊加,可能意味著‘多房產時代’正走向終點。”
然而,法國是否真能走出“房產集中化”的結構性困局,還需更多時間觀察。可以肯定的是,房地產已成為社會分層與財富差距的一個集中體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