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24年不婚不育,她還是嫁了

“一把年紀,沒時間吹水。”
56歲的蘇玉華官宣了人生第一部獨角戲《完美證供》,一開票,火速售罄。
獨角戲,顧名思義,她一人飾演多個角色,“要包攬所有對白,兼顧走位、換裝、排程,全場100分鐘。”
光讀這句話,就已十分窒息。
海報裡,蘇玉華身披身披大狀袍,意氣風發,又讓人想起了她在《正義迴廊》中的大律師,遊嘉利。
逆子弒親,殺人肢解,這部當年拿下15項金像獎提名的三級片,滲出一種上帝已死深淵凝視的絕望。
也讓蘇玉華第一次提名影后。
她將律師那種庭上凌厲冷靜,庭外精明圓滑演繹得入木三分。
無需大喊“Objection”,也不必七情上面,蘇玉華的演技勝在兩個字:精準。
雖最後輸給鄭秀文,但也讓觀眾驚覺:阿蘇,殺回來了。
“一半時間都在拍垃圾。”
很多人知曉蘇玉華,也許是《神鵰俠侶》裡,“最美公孫綠萼”。
水剪雙眸點絳唇,絕情谷邪花瘴霧,未能損她一絲靈氣。
不似當年港臺絕色美得石破天驚,一眼驚豔,阿蘇的美透著一種“溫潤”。
人如其名,剔透美玉,柔柔華光,像月光在鵝蛋臉上了一層輕釉。
但美得沒有殺傷力,在娛樂圈並非好事。
她是《刑事偵緝檔案》的容金枝,明麗大氣,卻突然就被編劇送去領盒飯。
她是《茶是故鄉濃》裡的宋霜華,溫婉賢淑,卻被張可頤壓了一頭。
到了《婚前昏後》的小三,求全與掙扎,感情中的微妙撕裂她把握完美。
卻也難敵汪阿姐的皓雪,在王菲的bgm里美得堅毅清醒,成了熟女之光。
演技不俗的阿蘇,在TVB幾乎全是配角隱忍的,溫順的,步步為營的。
好不容易熬到一部大展拳腳的《蘭花劫》擔正。劇中活蹦亂跳的蟑螂飯,她說抓就抓。
換來的卻是該片被雪藏了整整十年。
十年人事幾番新,劇糊人情薄,勤勤懇懇十幾載連個提名都沒摸過,換作你,你也會心淡吧?
2017年,蘇玉華選擇離開TVB,她不留情面道:
“在TVB拍到天昏地暗,剛進去頭幾年,好用工資低,什麼劇都只能說yes。”
“最記得有一天,同時三部劇,沒得睡,做到哭。”
她嘆氣:“有一半時間都在拍垃圾。”
話太硬,一定得罪人,但阿蘇不怕,因為她的主賽道不在此。
“別人幫你選的路,不走也罷。”
“我很小就在想一個問題:我要過怎樣的人生。”
“別人幫你選的路,不走也罷。”
老師曾評價阿蘇“文武雙全”,不僅成績優秀,還是聖約翰救傷隊、地理學會、公益少年團、排球隊及舞蹈學會成員。
(來找找哪位是阿蘇)
外形姣好,當了空姐,心中所向,又報讀香港演藝學院。
演技有目共睹廚藝還封神。
TVB當年綜藝《美女廚房》,其他女星的“傑作”,吃得吐的吐,急救的急救。
唯獨阿蘇一齣手就是12個滿分,斷層勝出獲封美女廚神”,食過返尋味。
入得廚房,出得影棚,這姐還有主見,不內耗。
當記者問起她事業的低潮時,她只是笑笑一句:
沒有低潮,都是經歷。
TVB沒給發揮機會,她就在舞臺劇上風生水起。
居里最印象深刻,是那出《傾城之戀》的劇照。
蘇玉華飾演的白流蘇,往那一坐,畫報一般,正是張愛玲所寫的:
“她的臉,從前是白得像瓷,現在由瓷變為玉——半透明的輕青的玉。”
再加上影帝梁家輝的範柳原,撫手輕舞,月色模糊。
舞臺之上,蘇玉華那種“溫潤”之美,放大,沁散,瀲灩。
特別是《南海十三郎》,無論是電影還是話劇,笑靨如花的阿蘇,站在謝君豪身旁,才子佳人,風華絕代。
不得不說,阿蘇穿起旗袍是真的美,勻稱不幹瘦,豐滿不臃腫。
正合那句“如果湘粵一帶深目削頰的美人是糖醋排骨,上海女人就是粉蒸肉”,即使她祖籍是廣東新會。
片中,眾人為梅仙點菸一幕,媚骨藏風,比《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名場面還要早。
奈何想起半世瘋癲一世痴的十三郎,阿蘇的梅仙彷彿是那俗世裡一點飛紅入眼。
往事不堪提啊。
“你好,潘先生。”
阿蘇活成了旁人最“眼紅”的樣子:
職場得意,兩度拿下香港舞臺劇獎最佳女主。
情場更甜蜜,她和“劇團王子”熱戀整整28年。
9月初,阿蘇寫道:
“四年前的今日,我們得閒無事跑去結婚,和自己喜歡的人做朋友又做夫妻,我無所求~”
照片中,她和潘燦良笑得甜蜜。
雖僅結婚四年,卻已是老夫老妻。
阿蘇和阿潘是演藝學院同學,情竇初開,像霧像花,不挑明,不可說。
畢業後兩人暫別5年,各自拍拖、分手,拍戲重遇,才知大家心中都有根“刺”。
森林好大,但原來自己一直放不下眼前第一朵,白白走了很多冤枉路。
但沒關係,幸好最後是你。
兩人拍拖,看戲,編戲,演戲。
牽著手去老街深巷採風,不言語看飛鳥裁開天空。
面對面在舞臺各顯才華,一個眼神便已心靈相通。
這一談,就是整整24年。
阿蘇回憶往事,表情滿是少女小說的粉紅。
阿潘說:“見到蘇玉華,就像見到陽光。”。
阿蘇說:“我愛他的全部,包括缺點和小脾氣。”
傳聞阿潘多次求婚都被阿蘇詠春粘手,一推再推。
阿蘇在採訪中曾說:
結婚為了什麼?名份?生小朋友?還是有個男人可以照顧自己?如果是以上原因,我想我不需要結婚。
我們皆是獨立個體,所以才會互相吸引。
然而4年前,兩人還是領了證,理由很現實:
“一把年紀了,希望對方走的時候,我能為你簽字。”
夫妻倆沒要小孩,因為覺得要教好一個人有太大責任,但他們有另一個孩子——
表演。
有一個志同道合、勢均力敵的伴侶有多爽?
阿蘇出演的《正義迴廊》,兩人去影院細看,回味細節,分享技巧。
一直聊到凌晨3點,不嫌累。
兩人計劃每年製作一部精彩劇作,一起創作,一起排練。
今年這部《完美證供》,就是阿潘導演,阿蘇出演。
有人疑惑,演一齣劇作付出太多,何不去多拍點劇?
阿蘇聲音溫溫的:“一把年紀了,要懂得精挑細選怎樣的生活。”
她的生活,沒有太多雜質。
沒有華服長裙,她總是素面朝天,和阿潘走街串巷。
鮮見繁榮盛會,她和丈夫最多出席的,是各種演藝培訓會。
他們的愛情亦很純粹,阿蘇從來不叫老公。
“我習慣叫他潘先生。”
不熾熱,不膩歪,保持著獨立的人格和個性,是他們細水長流28年的秘訣。
當然,56歲的阿蘇也有“奢侈”的追求。
“我希望演員有完整優秀的劇本去研讀,團隊薪金合理。”
“還要有一間有陽光的排練室。”這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未免太理想化。
她卻斬釘截鐵道:
“越是年紀大,才越想要這種純粹。”
“能夠好乾淨好純粹去處理人生和戲劇,是好難得的。”
“是很理想化,但理想不就是用來追的嗎?”
一間有陽光的排練室,一個志同道合的戀人,一份純粹又精彩的職業。
有記者曾用弗吉尼亞·伍爾夫的話概括:
“伍爾夫說,一個女人如果打算寫小說的話,那她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而阿蘇還多了一個同道愛人。”
而伍爾夫還有一句很精彩的文字,也可用來形容阿蘇的生活:
“不必匆忙,不必火花四濺,不必成為別人,只需成為自己。”
-End-
圖片丨網路
編輯丨快樂小神仙
推薦閱讀
weibo @時尚InsLady   小紅書/影片號 @InsLady

INSLAD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