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百萬次!這項常規醫學檢測或成腫瘤增長“隱形推手”

一項被廣泛使用的醫學檢查可能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安全。研究表明,CT 掃描雖然能夠檢測癌症,但也可能是導致癌症發病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CT(計算機斷層掃描)利用 X 射線獲取人體內部的詳細影像,廣泛應用於癌症和骨折的診斷、術前準備及治療效果評估。然而,這項技術的輻射劑量監管幾乎處於空白狀態,不同裝置之間的輻射水平可能存在巨大差異。
2009 年,研究人員估算,高劑量 CT 掃描可能每年導致約 30,000 例癌症病例,佔全部癌症病例的 2%。近年來的研究進一步表明,隨著 CT 掃描使用率上升,與其相關的癌症病例可能繼續增加。
上述資料估算了因接受一次頭部 CT 掃描的輻射而導致癌症死亡的終生風險比例。
儘管 CT 掃描在早期疾病發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專家警告,它在許多情況下被過度使用,甚至有些檢查是完全不必要的。這可能與醫院希望透過昂貴的 CT 檢查獲利有關,或者醫生因擔心誤診帶來的醫療糾紛,而傾向於開更多檢查。
研究發現,相同的 CT 掃描,在不同醫院使用的裝置輻射劑量可能相差 10 倍以上。例如,某些裝置可能讓患者暴露在 10 到 15 倍以上的輻射劑量下,而患者對此往往毫不知情。
上述資料估算了因接受一次腹部 CT 掃描的輻射而導致癌症死亡的終生風險比例。
資料顯示,美國每年進行超過 9,300 萬次 CT 掃描,且這一數字仍在增長。相比之下,研究發現,一次腹部 CT 掃描的輻射劑量相當於紐約—東京往返航班的 163 倍。
此外,研究還發現,40 歲女性若接受心臟動脈 CT 掃描,患癌風險約為 1/270,而對於 20 多歲的人,這一風險大約是兩倍。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美國政府已開始加強 CT 掃描的監管,要求醫療機構收集並共享輻射資料,並嚴格審查 CT 掃描的必要性。新規將 2027年起對違規機構處以罰款。
不過,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就這些規定的執行或修改作出回應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