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海灘臭得待不下去!海藻一堆,民眾被要求做這件事!

你聞到過那味兒嗎
“海灘臭得待不下去了!”墨爾本莫寧頓半島的沙灘清潔方式,成了維州居民最激烈的爭議之一。
自從當地政府去年7月開始試行“手工清潔沙灘”以來,不少居民抱怨海藻堆積,沙灘又臭又亂,甚至混有死魚和垃圾,完全不像人們印象中那種潔淨如明信片般的海灘。

“去趟海灘根本不是放鬆,而是挑戰鼻子”,這種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
最終在本週二晚的一場議會投票中,Mornington Peninsula市議會以6票對4票的結果,決定取消“全人工清潔”的試點,重新啟用機械耙沙車清潔80%的海灣沙灘,僅在機械無法進入的區域繼續手工方式。
這項決定,也正式終結了維州最受爭議的海灘環保實驗之一。
這場爭議的核心,其實是“自然生態”與“視覺整潔”之間的拉鋸。

最初這項手工清潔的改革,是在環保人士Josie Jones等人的推動下進行的。
她曾長期在Mornington Peninsula沿岸撿垃圾,發現傳統機械耙沙會將大量塑膠、碎片和垃圾埋進沙裡,還會把大量本可以自然降解的海藻送進填埋場。
據市政評估,機械耙沙收集物中有85%是海藻和其他有機物,這些送入填埋場後還會產生碳排放。
Josie Jones說:“讓海藻和其他有機物自然分解,不僅減少碳排放,還能為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促進植被恢復,增強海岸對海浪侵蝕的抵抗力。”

市議員David Gill也堅決支援人工清理。他指出,人工清潔能深入到機械無法進入的區域,避免破壞沙丘上的原生植被,還能挖出那些原本被耙子深埋的塑膠碎片。
他認為,“雖然沙灘看起來不那麼‘整齊’,但其實比以前更乾淨”。
然而,反對聲同樣響亮。
市長Anthony Marsh表示:“試點啟動三個月後,就不斷收到投訴。大家不喜歡看著海灘上全是海藻、雜物和死魚。說白了,視覺感受很差。”
市政1月進行的問卷調查也支援了這一說法——57%的受訪者認為沙灘“變得不再宜人”55%的人不支援繼續手工清理
更有沙屋業主協會會長Peter Clarke發出郵件,號召超過1000名沙屋屋主向議員施壓。
他稱,人工清潔團隊“人手不足、頻率不夠”,有時幾天都無人清理,結果海藻堆積,不僅難聞,還可能藏著玻璃渣、魚鉤等危險物品。

但並非所有沙屋屋主都認同Clarke的說法。
前“澳洲年度人物”、NAB非執行董事Simon McKeon就公開表示:“我觀察這片海灘60年了,現在是我見過它最健康的時候。”他認為,人工清潔帶來了更好的植被覆蓋,也讓海灘恢復了應有的自然狀態。
市政去年底釋出的評估報告也指出,試點期間沙灘上新植被生長明顯增強,微塑膠數量有所下降,但也承認存在異味、銳物殘留、以及部分遊客抱怨“體驗感下降”等問題。
支持者認為,市議會應繼續加大人工清潔投入,讓這項試點至少進行滿一年,好與以往進行可對比評估。但現在,這場環保實驗還沒結束就被“砍掉”,不少人認為可惜。
一個看似“清沙灘”的操作,為何引起如此大的社會分歧?也許,它真正觸動的是我們對自然、生態、生活方式的不同期待。
說到澳洲沙灘“原生態”,我們也經常在澳洲的沙灘上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生物,簡單羅列一下:
1.海綿( Sponge)
(圖源:南澳環境局)
這個小傢伙經常被誤認為是植物,但實際上是動物。
海綿是簡單的動物,它們的骨架是由海綿狀纖維材料組成。海綿將水從小孔中吸入,以提取食物,並透過較大孔排出廢水。
海綿經常被衝上海岸,形狀像酒杯,手指,球,還有的像或平坦或尖銳的墊子。
2.海草殘骸(Seagrass wrack)
(圖源:南澳環境局官網)
海草殘骸會經常被海水衝上沙灘。它們經常被誤認為是藻類,其實並不是。海草殘骸實際上是具有根和葉的植物。
3.海鬱金香(Sea tulip)
(圖源:南澳環境局官網)
經常被衝上海灘的另一寶藏是海鬱金香。 
海鬱金香實際上來自動物界, 它們用過濾器獲取食物;它們透過虹吸管(管狀結構)將水泵入,捕獲浮游生物。
4.“藍瓶(”Velella)
(圖源:南澳環境局官網)
Velellas通常被誤認為是有毒的毒刺水母,俗稱為“藍瓶”。 
儘管它們沒有毒性,但最好不要觸控它們。
這種動物的每個絨毛都有一個帶有透明帆的盤狀浮標,透過這些浮標在海面漂移。 
5.金海帶(Golden kelp)
(圖源:南澳環境局官網)
金海帶是一種大型的褐色到金褐色的海藻,長達1.5米,從平坦的寬莖(中央葉片)分支出褶皺的葉狀體(外側葉片)。
這種海藻可以用於花園堆肥。雖然也是種可食用藻類,但因為海洋的重金屬汙染,這裡提醒大家不要隨便食用未經處理的野生藻類。
6.沙蝸牛(sand snail)的卵巢
每年在墨爾本的海灘,比如Brighton和Tootgarook海灘,都會看到大量這種蝸牛卵巢。
這種現象一般會持續到來年的三月份,就會自動消失。
卵囊是在蝸牛殼內極高的壓力下產生的,然後被排出體外。這些卵巢可作為內部發育中的許多卵的保護層。
當卵準備孵化時,卵巢會分解並釋放出細小幼蟲進入水中,它們會漂浮在周圍在海洋浮游生物群中。
專家給出的建議是,大家在海邊玩耍時如果看到這樣的物體,千萬不要用手去捏爆它們,而是將它們放回到水裡。
因為它們其實很脆弱,所以一定要輕拿輕放,保護愛惜這些小生命!

來源:The Age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閒話澳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