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在冬季使用體驗真的這麼差?
還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全國各地的氣溫也越來越有新年的氛圍,不僅溫度降到了零度以下,甚至有些地方都開始下雪了,但隨著氣溫的降低,卻讓很多電車車主開始犯難了。
不是空調不暖和,就是續航不紮實,甚至許多電車在冬天遇到冰雪路段還會異常的滑。難道,電車在冬季真的如此不堪麼?
帶著疑問,極果君來到了零下20℃的長白山地區,透過鴻蒙智行全系車型,來看看電車到底能否經受得住,這冰天雪地的考驗。
在寒冷的冬季,極果君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溫度。
不論你是電車車主,還是你打車正好打到了電車,相信很多人都會發現,這些電車的車內總是冷的像冰窖,即便是空調開著,車內也暖和不起來,這究竟是為什麼?

首先,極果君需要知道電車和傳統油車在冬季開暖風的區別。傳統的油車在冬季開啟暖風,其溫度來源主要是發動機工作時散發出來的熱量,除非是升溫速度不夠或者是遇到極寒情況時,車載空調才會加入制熱。但電車不一樣,電車它沒有發動機,少了一個如此重要的熱源, 那給車廂供暖的壓力,就都來到了空調身上。
不僅如此,對於車內人員來說,最舒適的溫度其實是24℃左右,如果在夏天,即便天氣再熱,外面也就40℃出頭,此時空調需要降溫到24℃的溫差,也不過15℃左右,所以你就會感覺製冷很快,也很涼爽。

但冬天不一樣,冬天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動輒都是零下20℃,此時想把車內溫度加熱到24℃,就需要跨越45℃左右的巨大溫差,這對於電車空調來說,難度再次上升了一個臺階。難道電車在冬季,車內就應該不暖和麼?

為了實際感受一下,極果君找來了一臺享界S9,並準備了一些溫感樹葉,這種樹葉的顏色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圖:溫感樹葉的變色過程▲
可以看到,在室外零下10℃左右的環境中,樹葉呈現出來是深褐色。

圖:在低溫情況下 溫感花瓣為褐色▲
此時極果君把樹葉拿到與外界溫度相同的享界S9車內,並開啟空調,設定到23度,只需要10分鐘左右,樹葉就會從深褐色變為翠綠色,此時車內的溫度恆定了在23℃。

緊接著,極果君把空調設定到了最高溫度,樹葉開始逐漸變黃,最終用時18分鐘,樹葉全部變黃,此時車內溫度已經達到了40度左右,與車外形成了超過50℃的溫度差,足以見得享界S9空調的制熱能力。

圖:溫度達到25℃以上,溫感花瓣最終變為黃色▲
這時候問題就來了,為何同樣是電車,享界S9的空調就可以如此給力?哪怕是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車裡溫度也很舒適呢?這主要是因為,享界S9採用了高效的熱泵系統,它搭載了華為自研 TMS 2.0 熱泵系統,擁有超過16種能量利用模式,可以實現乘員艙、電池、電驅、環境能量的綜合利用。
並且,它獨創的“九通閥”整合架構,也可以一體化管理整車能量,再加上簡化的系統管路,和水源式熱泵架構,也讓車內可以迅速制熱,保障了使用者在冬季用車時的舒適性。
當然,空調製熱能力強大是一方面,而能把車內的熱量保留住,不散失,就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點了,尤其是對於採用了無邊框車門的享界S9來說,車廂的密閉性是保證車內溫度不流失的關鍵因素。

圖:車內點燃煙餅 測試享界 S9密閉性▲
對此,極果君特意在車內釋放了煙霧,並讓車窗緊閉,可以看到,享界S9的車內充滿了濃煙,但是全車周圍,尤其是四個無邊框車窗周圍,並沒有一絲煙漏出,這也證明了享界S9全車密閉性的優秀。
而對於乘客來說,不論是冬季還是夏季,良好的車廂密閉性都可以更好的保持車內溫度,帶來更舒適的駕乘感受。

圖:享界 S9良好的密閉性 沒有一絲煙霧流出▲
其實,除了強大高效的空調效能與優秀的車廂密閉性,空調的出風模式對於使用者來說,也十分關鍵。

圖:享界 S9 可以快速調整多種吹風模式▲
享界S9是擁有一鍵避人吹和一鍵對人吹模式的,這樣,不論你是在嚴寒還是在酷暑,一上車,使用對人吹模式,風會從儀表盤下方快速直吹出來,正面風量較大,可以讓駕乘人員渾身快速到達舒適溫度。

如果開啟一鍵避人吹模式,可以看到暖風會從儀表盤下方向兩邊擴散出來,同時正面風量會減小,讓你持續保持在舒適的環境溫度中。

可以說,享界S9作為一輛純電車,能在寒冷的冬季保證高效快速的車內製熱能力,這對於使用者來說,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用車舒適性的,這下冬季開電車坐電車,再也不用擔心車廂裡不暖和了。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極果君要面對的第二個難題:打滑。
很多人可能會好奇,為何電車冬季更容易打滑?這主要是和電車的動力輸出特性有關。相較於傳統的油車,電車的動力響應會更加迅速,延遲也更小,再加上大部分電車都沒有複雜的變速箱結構,所以動力傳遞更直接,損失也更少,最關鍵的是,電車的動力普遍沒有油車那麼“金貴”,這就讓許多電車更容易做到大馬力。

這麼來看,電車動力更強,響應更快,損失更小,冬天遇到冰雪路面,的確會更滑,難道冬季真的不適合電車駕駛麼?極果君不太認同,因此,極果君來到了一片冰雪金卡納場地,來親自試試。

圖:一鍵開啟關閉 車身穩定性系統,帶來不同的體驗▲
可以看到,在防滑關閉的情況下,不論是純電的智界S7,R7,還是增程的問界M7,只要是電驅車型,在雪地裡都可以輕鬆的滑動起來,非常有樂趣。

但如果你開啟防滑,體驗就完全不一樣了,你會發現車屁股更加聽話了,幾乎不會來回甩左和右擺了。

當然這只是在封閉場地裡的體驗,當極果君開著問界M9來到實際道路上後,面對馬路上凹凸不平的暗冰和積雪,還有連續的下坡路與急彎,它的處理依然十分從容。不論是對車輛滑動的預防和控制,還是過彎時的車輛安定感,都給極果君一種信心十足,很安全的感覺。

當然,除了開起來不滑,問界M9在這種彎多且坑窪的山路上,底盤表現也很優秀。硬體方面,問界M9擁有全鋁合金底盤,前雙叉臂+後多連桿懸架系統,且全系標配閉式空氣懸架和 CDC 可變阻尼減振動器,還擁有5檔車身高度智慧調節,兼顧了舒適性與操控性。

從車內來看,雖說路面情況很糟糕,但是車裡的感知卻並不明顯,從儀表臺上的彈簧公仔也可以看出,問界M9的底盤吸收並化解了絕大部分振動,傳遞到車廂裡的感受微乎其微,而彈簧小人晃動幅度的輕微,也足以說明車內感受的平穩。

這不僅是紮實的做工用料等硬體所帶來的好處,在軟體層面對車身的控制,也同樣重要,這就不得不提到華為途靈平臺帶來的優勢了。

圖:華為途靈平臺▲
華為途靈平臺是鴻蒙智行的核心技術能力和體驗底座。基於 HUAWEI iDVP 智慧汽車數字底座,搭載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透過 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和 HUAWEI XMOTION 智慧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給車內人員帶來了最安全、最舒適、操控性最好的極致駕乘體驗。

很多人可能無法理解,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和 HUAWEI XMOTION 智慧車身協同控制系統到底是什麼,又有什麼用?

簡單來說,HUAWEI MFSS 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可以實現每秒20次的路面掃描,再配合自適應主動懸架,可以實現每秒100次底盤軟硬調整,能夠平穩應對各種路況。
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是透過對電機扭矩的精準控制與智慧調節,來有效改善路面打滑現象,大幅提升動態行駛安全性,整體給人的感覺更偏向被動,也就是說它需要先快速識別到車輛的滑動,才開始同步對車輛進行控制,有效防止打滑。

而 HUAWEI XMOTION 智慧車身協同控制系統,是對車的驅動、制動、轉向、懸架進行中央協同控制,實現多複雜場景下行車的安全性、操控性、舒適性提升。它的重點是透過多模態融合感知系統,將全車眾多感測器進行融合感知,對溼滑路面、坑窪路面等複雜路況進行預判,提前將車輛控制在最穩定狀態,整體給人感覺會更偏向主動。
可以說,有了HUAWEI DATS 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和 HUAWEI XMOTION 智慧車身協同控制系統的加持,讓鴻蒙智行的全系車型,在冰天雪地的場景中,有了更好的安全性,穩定性和舒適性。


在寒冷的冬季,極果君要面對的第三個難題:續航。
新能源車一到冬季就續航拉跨,這是很多人的共識,但不僅是新能源車,傳統油車到了冬季油耗也會增高。這裡面的影響因素其實很多,不論是輪胎滾阻的增加,還是空氣密度的變大,以及各種油液粘稠度的增加,甚至是卡鉗和軸承的拖滯阻力的增加,這些都會導致車輛在冬季的能耗變高。

可以說,只要氣溫一低,大量零部件的能耗都會增加,但新能源車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它不僅空調製熱能耗會更高,車上的動力電池,在冬季損耗也會更大。
其實冬季電池低溫能量衰減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低溫環境下,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活性降低,自身放電阻力增大,這意味電池放電效率下降,會有更多的能量在電池內部被消耗掉。
同時,電池的功率能力也會下降,低電量下可能無法支援車輛正常行駛的同時,還需要額外消耗能量去加熱電池。這時候更智慧的電池熱管理技術,更高效的熱泵空調,就十分關鍵了。

就以問界M9增程版來舉例,它是搭載了純電驅增程平臺4.0的,擁有行業領先的41%超高熱效率,其智慧增程系統可以結合車速坡度等諸多因素,智慧控制增程器啟停和發電,透過最佳的油電分配,帶來油耗噪聲動力性最優的極致駕乘體驗,實現同級車型最低能耗,帶來更長續航里程。
當然口說無憑,極果君正好身處長白山自然保護區,正好開著一輛增程版的問界M9,正好駕駛模式調整在舒適模式,也正好,全車空調都是23度風量自動,經過100多公里的環山國道,最終表顯油耗9.5升每百公里。

圖:問界 M9 平均油耗 9.5L / 100km▲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也不怎麼省,但別忘了,極果君可是在接近零下20℃的長白山腳底,為了安全四個車輪都換的是雪地胎,車上還有三名乘客和各種行李裝置,最關鍵的是,車輛完全處於饋電狀態,作為一輛車長超過5米2的大型SUV,能做到這個能耗,極果君個人覺得已經很不錯了。至少續航不實,里程焦慮是不存在的。
不僅如此,在開著問界M9欣賞美麗雪景的過程中,極果君還順帶試了試它所搭載的華為ADS 3.0高階智駕。可以看到,在這種路面很髒,標線不清晰,且有不間斷的積雪和暗冰的惡劣路況下,問界M9依然可以很穩定的保持在車道的正中間行駛,面對前方有車時,它的跟車和速度距離控制,也和平常無恙,甚至它還敢在狹窄的路況下超車繞行,像極了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開上高速後,問界M9不論是對大車的避讓,還是匝道的進出,以及隧道的透過,都做到了遊刃有餘。

圖:冰天雪地的長白山,開啟智駕穩定行駛▲
得益於應用了端到端的類人智駕,讓問界M9擁有了從簡單物體識別到深度場景理解的跨越式進步能力,實現了更智慧的複雜路況處理和更平穩的駕控體驗,也帶來了更安全的應急處理。尤其是在面對冰雪路面時,問界M9可以進行橫縱向聯合控制最佳化,提前識別大麴率彎以及路口左右轉等冰雪危險駕駛場景。

可以說,這種更靈敏的環境風險識別,更最佳化的安全控車策略,讓搭載了華為ADS 3.0 高階智駕的問界M9,不論是在冰雪路面,還是正常環境,都做到了始終如一的穩定,讓人用起來放心,安心。

經過在長白山地區的實際體驗,極果君已經基本打消了自己對於電車冬季體驗感差的偏見。
在享界S9上,極果君感受到了電車原來在冬季也可以這麼暖和,體驗到了空調快速制熱所帶來的舒適感。在智界R7和S7上,極果君體驗到了關閉防滑後飄移的驚險和刺激,也在問界M9上體驗到了冰雪顛簸路面的舒適穩定。

甚至在能耗方面,作為大型SUV的問界M9增程版,也用其出色的饋電滿載油耗,打消了極果君的里程焦慮,再加上華為ADS 3.0在冰雪路面的強大表現,都讓極果君對電車,對新能源車在冬季的表現刮目相看。
透過這些車型在冬季的穩定表現與舒適感受,也證明了鴻蒙智行全系車型的真正實力,哪怕是在寒冷冬季,其使用感受依然可以做到輕鬆,安心,且全方位舒適。這不僅展現了其在車輛研發過程中的考慮周全,也從側面彰顯出了其技術實力的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