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家,大影響:以色列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以色列科研 | Israel Academy

儘管以色列是一個年輕的國家,但它已證明自己是一個創新和智慧的強國,在各個領域擁有數十位諾貝爾獎得主。這一成就充分體現了以色列對教育、研究和追求卓越的承諾與實踐

1966 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Shmuel Yosef Agnon)。阿格農是以色列建國後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他深刻的敘事藝術取材於豐富的猶太人生活,捕捉到了一個在他獲獎時已基本消失的世界。

1978 年 9 月 17 日,以色列總理梅納赫姆·貝京在白宮東廳擁抱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Bettmann/Getty Images)
隨後,1978年,以色列前總理梅納赫姆·貝京(מנחם בגין)與埃及總統安瓦爾·薩達特(Muḥammad Anwar al-Sādāt)因他們在簽署《戴維營協議》中為和平作出的努力,共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

1994 年,伊扎克·拉賓和西蒙·佩雷斯因其在《奧斯陸和平協定》中所作的努力而獲得認可。
以色列獲獎者在各個學科領域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在社會科學領域,丹尼爾·卡尼曼(דניאל כהנמן)於 2002 年透過將心理學與經濟理論相結合,徹底改變了經濟科學領域,挑戰了傳統的理性決策模型。

在自然科學領域,阿隆·切哈諾沃(אהרן צ'חנובר‎)和阿夫拉姆·赫什科(אברהם הרשקו)共同獲得了 2004 年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研究的是與蛋白質降解有關的細胞過程,這一發現對癌症研究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2005 年,羅伯特·奧曼 (Robert Aumann) 因其在博弈論,特別是關於衝突與合作的反覆博弈分析方面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9 年,阿達·約納特 (Ada Yonath) 因其對核糖體結構的開創性研究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這項研究推動了我們對抗生素的理解。
2011 年,丹·謝赫特曼(Dan Shechtman)因發現挑戰現有科學正規化的準晶體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13 年,邁克爾·萊維特(Michael Levitt)和阿里耶·瓦謝爾(Arieh Warshel)因在複雜化學系統多尺度模型開發方面取得的開創性成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們的研究徹底改變了我們對分子水平上化學反應發生的理解,對藥物開發和環境科學具有深遠影響。
2021年,約書亞·安格里斯特(Joshua David Angrist)因其在因果關係分析方法上的貢獻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他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我們在教育和勞動力市場等社會科學重要領域解答問題的能力。
這些諾貝爾獎得主在以色列被譽為民族英雄。他們的成就在學校裡被傳授,激勵以色列年輕人追求科學、文學和和平事業。他們的工作繼續影響著以色列和世界各地的研究和政策。
以色列諾貝爾獎得主的獲獎是一個生動的例子,表明一個年輕的國家如何為全球科學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表明以色列如何讓人力資本引領其前進的道路,成為創新和研究領域的領導者。
編譯:Haleli
素材來源網路

—————————————
“因為猶太民族相信教育
為能讓本公眾號運營得更好,請多轉發和讚賞我們

關注以色列計劃,接觸更多精彩

所有內容可免費轉載:開白請文尾留言。投稿及聯絡請加微信:Israel5778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