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01
這段影片,看著讓人心碎。
江西九江,一位媽媽舉著身份證,哽咽說道:
我可憐的2歲的女兒秦秦(化名),被鄰居扔下17樓,墜亡了。

那天,秦秦奶奶帶著她在小區樓下玩。
一位學生模樣,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孩突然走過來,抱走了秦秦,直奔小區12棟17樓。
秦秦奶奶追上去,但電梯門剛好關上。

那個女孩叫小譚,13歲,和秦秦住同一小區,智力有些問題。
最後的監控畫面,是樓棟單元門門口。
小譚懷裡抱著扎著羊角辮的,一無所知的秦秦。
她的雙手緊緊摟著面前的這個姐姐,頭倚在小譚的肩上。
那個時候,她會在想什麼呢?
“這個姐姐好陌生啊。” “她要帶我去哪裡玩?”
她不知道,危險正一步一步靠近。
電梯上升,停在17樓。
慘禍發生。
她剛過完2歲生日。
她那麼小。
她該有多痛。

更讓人惋惜的是,秦秦奶奶和女孩只有一分鐘的時差。
“我婆婆趕到電梯相差一分鐘,就晚了。一上去,她手上就沒人了。”
17樓沒有攝像頭。
剛開始,沒人懷疑是小譚動的手。
一個13歲的女孩,怎麼會對自己的鄰居妹妹下殺手?
所有人慌里慌張地在找秦秦去哪兒了。
問小譚,她一會說把秦秦放在了一樓,一會又改口成二樓,但大家找了兩三個小時也沒有找到。
後來公安介入,小譚才承認。
是她自己把秦秦從17樓的窗戶推了下去。
找到秦秦時,人已經沒了。

目前的訊息,小譚已經被控制住了。
但涉及未成年,案件資訊不會對外公佈。
也因為是未成年作案,加上智力障礙。
討回公道,怕是很難。
不敢想,秦秦的父母家人,今後的日子怎麼熬。
更可恨的是,這種事,不是第一次發生。
02
兩年前,湖南郴州,通報了一起3歲男童小宇墜樓的新聞。
最初的通告,寫的是小宇和同小區8歲男孩陳某曦一同玩耍,在攀爬17樓窗戶時不慎墜下。
沒幾天,迎來反轉。

圖源@澎湃新聞
小宇在救治過程中短暫甦醒,護士問他怎麼掉下去的。
他說,他不是失足墜樓,而是被陳某曦推下去的。
隨後,小宇媽媽在網上釋出千字長文,才讓人知道,小宇那天經歷了怎樣的恐怖。

事發那天早晨,小宇奶奶像往常一樣帶著孫子出門遛彎。
陳某曦看到小宇手上的泡泡機,想要玩,便詢問可不可以。
奶奶見這小孩挺有禮貌,就答應了。
兩個孩子此前並不認識,玩了一會,陳某曦又問奶奶,可不可以帶弟弟到旁邊玩一下,並用手指了一下,示意就在不遠處。
小宇奶奶同意了,特意重複叮囑:“不要走遠了。”
幾分鐘後,卻發現兩人都不見了。
奶奶趕緊在小區到處找人,並打電話告知小宇媽媽。
同一時間,遠在外地出差的小宇爸爸接到了物業電話,得知:小宇墜樓,生死未卜,已經被120急救中心抬上了救護車。

圖源@小宇媽媽自述
物業第一時間報警,警察找到陳某曦錄口供。
他說,“弟弟是從2樓自己掉下去的”,並帶警察去指認2樓“現場”。

圖源@小宇媽媽自述
窗臺高120釐米,3歲的小宇只有90釐米,很難爬上去。
從醫院回來的小宇媽媽又去找了陳某曦,問他:“怎麼沒有拖著弟弟?”
他說:“弟弟太重了,我拖不住啊,我手太滑了,拖不住。”
這次再去“現場”時,發現2樓窗臺處多了個凳子,上午警察在時是沒有的。
陳某曦指著凳子說,“弟弟就是踩在凳子上爬上窗臺的。”
瞭解完情況,所有人都覺得,是小孩子不小心意外墜樓。

圖源@小宇媽媽自述
直到晚上,三段監控影片的曝光,才讓無數人脊背發涼。
陳某曦在警察面前作了偽證,對所有人都撒了謊。
03
第一段,是小區的道路監控,拍到小宇曾在5樓出現過。
醫院診斷他“肺挫傷、閉合性氣胸、縱隔氣腫、全身多處軟組織挫傷、左肩肩頸與肱骨骨折、牙齦斷裂”等渾身重傷。

且小宇跌落的位置,距離牆壁有2米之遠。
當天郴州下雨,小宇墜落的地面,被砸出了一個小坑。
透過這些來推斷,他至少是從5樓以上的樓層墜下的。

第二段,是小宇墜樓的大廳監控,拍到陳某曦不止一次地對他進行摔、打、踩、踹。
8歲毆打3歲,小宇無力還手,多次爬起又跌坐在地上,挨著拳打腳踢。
被哭喊聲驚動,一位保潔大叔趕過去拉開兩人。
陳某曦停止毆打,小宇拉著保潔的手,想離開這裡。
然而陳某曦強行從背後環抱著小宇,把他拽進了電梯。

第三段,是電梯內部監控,當時轎廂內有一位女業主。
小宇拉著她的手哭著說要找奶奶,陳某曦卻說:“奶奶有事去了,他是我弟弟,我帶他回家。”

電梯升至23樓開了門,陳某曦強行把小宇抱出電梯。
小宇多次想跟著進電梯下到1樓找奶奶,卻一次又一次被陳某曦阻止。
期間,他還差點被電梯夾住。
最終,陳某曦一個人乘坐電梯離開23樓。

他下到19樓,出去了2分鐘,又從19樓下到1樓,繼而又返回23樓找到小宇。
最後一段監控,他孤身一人出現在了17樓電梯門口,乘坐電梯下了樓。
不再有小宇的身影。
從23樓到17樓中間,沒有他乘坐電梯的監控,說明這6層樓,他走的樓梯間。
期間他做了什麼,無人知曉。
看完這些監控,小宇媽媽很震驚。
她去物業和陳某曦的學校瞭解情況,發現他不止一次有過撒謊和偷竊的行為,被偷的業主還報過警。
學校說他喜歡惹事,經常和同學起衝突,曾勸家長帶孩子去做心理諮詢。
陳某曦的父母帶他去做了智力評估,卻沒把孩子智力落後的評估結果告訴學校,一直瞞著,還是老師詢問心理諮詢師後才知道的。
04
同樣是17樓,同樣是蓄意推下。
這兩個案子,還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第一,謊言。
作惡之後,小譚和陳某曦都下意識地撒謊編瞎話,試圖撇清自己的責任。
幼兒撒謊可以說是意識混亂或覺得好玩,但10多歲的孩子,撒謊,肯定帶著主觀。
知道自己做了錯事,才想撒謊掩蓋。
有時候,孩子沒有想象中的純真,反而“壞透了”。
《守護解放西》裡有個9歲男孩,指使兩個小孩偷精品店東西被店員抓住報警,男孩說是被6年級學生逼的,不偷,就會被打。
他還描述了6年級學生有多可怕,是怎麼打人,怎麼不服老師管教的。
警察信了,但考慮到案情涉及到校園霸凌,他們查了監控,去了男孩學校,結果發現:
男孩說的事情根本不存在,沒有這樣一個“6年級”學生,一切都是他的謊言。
和陳某曦一樣,他連警察都敢騙。
有時候,真的不能小看少年之惡。
那些心懷惡意的蓄謀傷害,那種施害過程中的冷靜、攻擊性,讓人警醒。

第二、智力。
小譚和陳某曦,都智力低下。
這不能怪他們,談談他們父母吧。
陳某曦把小宇推下17樓後,小宇媽媽找到陳的父母,質問:“孩子這樣的情況,為什麼你們家長不嚴加看管?”
對方只回了輕飄飄的一句話:“孩子都8歲了,沒必要一直跟著。”
小譚事件發生後,至今未看到其父母出面的相關報道。
有這樣的孩子,不是他們的錯,但監管缺位,這錯他們避無可避。
正是因為孩子異於同齡人,才更應該嚴加看管。
不僅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他們負責。
出了事,是兩個家庭的傷痛。
小小年紀揹負上“殺人犯”的罵名,還給別人家帶去不幸。
做父母的,難道真的可以一點不往心裡去嗎?
第三,同理心。
案子裡的兩個犯罪嫌疑人,都是對比自己弱小的孩子下手。
他們沒有絲毫同理心。
所謂“同理心”,就是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擁有同理心的孩子,知道愛與被愛,也懂得關照和保護。
如果缺乏,通常會比較冷漠。
輕則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重則漠視生命,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
同理心,不是天然形成,需要父母提供溫暖、積極的養育環境,跟隨孩子的成長逐漸引導、學習,才會慢慢構建好。
希望女孩的父母能夠認真思考:
為什麼我的孩子會對一個2歲的妹妹下此毒手。
這樣的反思,對他們一家來說,是一場救贖。
05
寫在最後
再說說案件吧,不少人喊著“死刑”。
這不可能。
她一定會從輕或減輕處罰,甚至沒有處罰。
因為她是智力障礙人員。
不過,應該還會再做鑑定。
公安大V@江寧婆婆 說,如果經鑑定她屬於“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那也是不負刑事責任的。
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
強制醫療。
如果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就我個人來說,覺得挺無力的。
都在給弱者機會,那2歲的秦秦呢,她不是弱者嗎?
誰給她一個活下去的機會?
-END-
大家好,我是王耳朵,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中間略懂點人生歪理。關注【王耳朵先生】(ID:huangezishiba),一個路見不平,就忍不住一聲吼的中年boy。

往期好文
點選藍字即可跳轉
|《慶餘年2》裡,範思轍和範建父子,像極了現實中的郭麒麟和郭德綱…
|北京閨女怒砸公職父母長安街房產,我算搞懂了為啥有些人註定吃苦…
關鍵詞
奶奶
女孩
秦秦
孩子
17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