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領英(LinkedIn)權威釋出了《2024中國留學生回國求職洞察報告》,在當今回國就業動機日益多元、個性化求職需求凸顯的趨勢下,該報告深入剖析了中國留學生的職業路徑、最新趨勢與面臨的挑戰;聚焦於留學生回國後的就業偏好…

英美仍是留學主流目的地
在留學目的地上,美國與英國依舊穩坐頭兩把交椅,其中美國更是斷層領先,吸引了超20萬學子遠渡重洋求學。
緊隨其後的為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這兩地憑藉著寬鬆的工作簽證政策,正日漸成為眾多留學生心中的理想學府之地。
中國香港,則憑藉地理位置的親近、緊湊高效的學制、相對經濟的學習成本,以及其教育質量的國際高認可度,成功躋身留學熱門地區第六位。

2023年畢業的中國留學生中,
碩士群體佔比最高,達48%,博士佔比14%。
從專業選擇上來看,計算機科學、工商管理、金融學是留學生選擇最多的三大專業,這些學科不僅反映了高等教育與行業需求的深度融合,也映射出學生對於未來就業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它們無疑是當今時代背景下的“燙金學科”,緊密貼合全球發展的脈搏。

留學生性別/年齡
中國留學生年齡主要為26歲以下,連續4年保持七成以上的比例,說明中國留學生群體呈現年輕化趨勢。
且女性佔比更高(較男性群體多8%)。

圖源:領英《2024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
近九成留學生畢業後回國發展
2023年,近九成的留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傾向於回國尋求職業發展,這一比例相較於前一年翻番;選擇繼續深造的人僅為7%,比去年下降10%;而意向畢業後留在海外求職的中國留學生比例從上年度的37%急劇下降至3%,展現出回國熱潮的顯著增強。
選擇創業的僅為2%,表明中國留學生創業意願低。
綜合來看,絕大部分留學生畢業後都傾向於回國應聘,競爭壓力非常大。

選擇回國就業因素
至於為什麼選擇回國就業,大多數人認為,家庭因素、文化環境是最主要的原因。國內可以陪伴家人朋友,生活習慣也更適應,生活更便利。
調研進一步揭示,留學生普遍認為國內的發展機遇更好,比留在國外有更多的機會。有66%的受訪者認為回國求職會自帶優勢,同時半數以上(55%)對未來求職持有樂觀態度。
當然,也有近40%的留學生表達了迷茫與焦慮情緒,面對當前複雜多變的就業形勢,提前適應就業市場,以積極心態面對挑戰,變迷茫為動力。

圖源:領英《2024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
回國求職規劃/關注因素
從留學生的回國求職規劃來看,調研顯示,47%的中國留學生畢業前就在海外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平臺尋找回國後的工作,其中31%在畢業前就已經確定了就業崗位。

中國留學生在選擇回國就業時,最關注的因素包括:薪資福利待遇(74%),職業發展與上升空間(67%),工作穩定性(高關注度),工作地點,以及工作與興趣的匹配度。
這表明留學生們在擇業時對經濟補償有高期望,可能源於海外教育投資及對高生活質量的追求

就業偏好/熱門行業/期望薪資
在就業地點的選擇上,長三角地區成為留學生的首選(38%),其次是京津和粵港澳大灣區(各佔20%)。
在選擇地點的考慮因素上,72%留學生重視工作機會,71%看重家庭因素,同時,城市環境與個人興趣也是兩大重要考量因素。這表明留學生在選工作地點時,平衡職業機會、家庭和生活質量。

留學生回國求職,最熱門的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高科技/網際網路、金融服務&保險、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行業。
而在留學生關注和選擇的崗位/職能類別分佈中,管培生是首選的崗位職能(佔比 33%),因為它能提供快速瞭解公司和職業發展的機會。
技術研發類崗位(佔比 28%)的受歡迎程度則與高科技和網際網路行業的首選相協調,反映了留學生對技術和創新的傾向。
市場、公關、廣告和營銷類崗位也顯示了留學生對商業戰略和市場溝通的興趣。

相較於 2022 年,2023 年有更多留學畢業生歸國就業的薪資預期是中等薪資水平。
其中,8-12K 月薪預期的比例從 20% 增長到 31%,12-18K 從 22% 增至 33%,而預期 18-25K 和超過 25K 月薪的比例分別降至 13% 和 15% 。
這種變化反映了留學生對國內就業市場薪酬水平的適應和期望的現實調整,表明他們對初始職場階段的薪資預期更趨於理性和實際。

求職資訊需求
在求職之旅中,留學生對於就業資訊的渴求展現出明顯的精確化與深度化傾向。
超過六成(61%)的留學生表達了對高度相關招聘機會的迫切需求,而59%的學生則著重強調了尋找與個人技能及興趣高度契合崗位的重要性;
這體現出留學生們對高效、個性化職業匹配的高度重視。
此外,這些海歸們還會積極尋求細緻的就業指南和政策解析,旨在獲取全方位、深層次的求職輔助與策略建議,以便在複雜的就業環境中穩步前行。

海歸博士就業選擇呈現多樣性
儘管高達81%的歸國博士生傾向於直接步入職場,但相比之下,僅半數(55%)選擇回國發展,揭示出博士生群體相較於本科及碩士畢業生,存在更強的意願留在海外就業市場。
這一現象背後,瀰漫著對未來職業路徑的不確定性,以及來自就業競爭的重壓,同時伴隨著對現有工作機會與薪酬待遇未達預期的不滿情緒。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八成的歸國博士抱有較高的薪資期待,目標月薪超過18,000人民幣,且明顯偏好於在經濟繁榮地帶尋求職業機遇;

尤其在高科技、生物醫藥行業,以及技術與教育培訓領域尋找用武之地。這些現狀不僅折射出博士學位在特定行業可能面臨的過度專業化與市場需求不完全匹配的困境,也凸顯了針對博士層次人才加強就業援助、職業規劃指導的緊迫性。

同時,這也對企業的人才吸納策略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招聘過程中需細膩考慮高層次人才群體的獨特需求與期望,以更精準的策略吸引並留住寶貴的人力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