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馬斯克直接把美國國際開發署給關了,援助的專案全部凍結。許多西方媒體和所謂“人權組織”公開哀嘆“失去狗糧”,甚至直言“無法繼續抹黑中國”。靠國際開發署資金援助的“反華勢力”徹底陷入困境。
美國國際開發署可以說臭名昭著、不幹人事。1961年就成立了,名義上是“促進全球發展與人道主義援助”的機構,實際上,長期對外輸出意識形態、干涉他國內政。
宗旨就是煽風點火,攪亂世界,服務於美國的戰略利益。美國國際開發署每年的預算高達幾百億美元,大部分錢都用來買“狗糧”了,狗糧餵養的就是聽話又能叫的狗,讓對誰叫就對誰叫,讓咬誰就咬誰。

特朗普斷狗糧的直接後果,就是“反華產業鏈”陷入癱瘓。
長期以“人權”為幌子攻擊中國的組織,比如“記者無國界”,公開呼籲國際社會給他們捐款,承認自己沒有“獨立性”可言,以前全靠美國國際開發署餵養。
還有典型的反華分子貝書穎,在社交媒體抱怨“要是不給錢,我就沒辦法再發攻擊中國的內容了”。網民嘲諷:“收錢黑中國的人談什麼公信力?” 都是一群偽公知。
此外,還有專門抹黑印度莫迪政府的,有專門抹黑俄羅斯的,有煽動顏色革命的。資助的組織和個人五花八門。
2025年剛過一個月,美國國際開發署用於對外援助所謂的“獨立媒體”的預算撥款,就高達2.68億美元,這個錢剛批下來,被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截留扣下,這對全球所謂的“無國界記者”和“自由派媒體”而言,等於是晴天霹靂。很多組織要麼裁員、要麼解散。
這個事件暴露了西方輿論戰的虛偽和脆弱,直至今天,我國國內還有不少公知和自媒體,在吹噓美式民主和西方價值觀,把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體制貶的一無是處,不用懷疑,肯定是領到了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狗糧,收買華人,以華制華,是老美慣用的手法。
可現在,這些人的好日子到頭了,美國國際開發署被特朗普和馬斯克一窩端了,最近有些媒體大幅裁員,是巧合嗎?國內某些公知和自媒體斷糧了,恐怕已無力吠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