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習慣”根本改不掉?美國網友自曝:這些省錢操作我有錢也照做!

你是不是也有這些行為習慣:去餐廳只點白水,每次離開房間都要關燈,用牙膏要擠到最後一滴,超市只看“單價”不看包裝,把酒店小肥皂帶回家用好幾天……
這些被戲稱為“窮人習慣”(Poor People Habits)正在網路上掀起熱議!

為什麼這些習慣被稱為“窮人習慣”?

根據非營利組織“Confronting Poverty”的研究,大多數美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貧困或接近貧困的階段,而這些階段留下的消費習慣,往往會跟隨終身。
近日,Reddit上一個熱門提問“哪種‘窮人習慣’你無論多有錢都不會改掉?”引發爆火討論,收到超過1.7萬個點贊和1.2萬條評論,網友紛紛分享了他們“再富也要摳一摳”的省錢方式。
理財專家Kimberly Palmer表示,這些習慣其實“不是窮,是精明”。

網友熱議的十大“窮人習慣”,你中了幾個?

1.離開房間必須關燈

小時候爸媽總說:“燈別開著!浪費電!”雖然現在一顆LED燈泡開一整天也就幾分錢,但這個節電意識依然根深蒂固。

2.路上撿硬幣

你會為了一分錢彎腰嗎?根據YouGov的調查,一半以上美國人會撿一美分硬幣,但年輕人越來越“懶得彎腰”。
有網友吐槽:“撿個硬幣還被人用異樣眼光看,太奇怪了。”

3.吃飯只點水,不點飲料

可樂、果汁等餐廳飲品利潤驚人,平均加價率達1125%。聰明人寧可喝免費的白開水,也不想為服務“喝虧了”。

4.每次花錢前都要掙扎半天

“超過$50的東西我會猶豫兩週。”有網友表示,只要不是生活必需品,買前都要和自己開一場心理會議

5.用到最後一滴:牙膏、洗髮水、醬油……

“牙膏要擠扁、洗髮水加水搖、番茄醬倒著放”,這些“用光每一滴”的行為在網友中被稱為“每滴必爭型省錢黨”。

6.Clearance區先逛一圈

在美國大型商場,“打折區”“清倉架”才是真正省錢的寶藏地。有經驗的省錢博主建議:繞商場一圈,認準“75% Off”或“50%額外再減”的牌子

7.收集酒店香皂、快餐紙巾

有網友實測:一塊酒店小香皂能用10天!四晚住宿可帶走足夠用兩個月的肥皂。還有人專門存快餐店的紙巾當廚房備用。

8.傢俱多餘螺絲、包裝盒全留著

“我家有一整桶宜家螺絲釘,旁邊還有一袋子回收的禮品袋。”這類**“總有一天會用到”收藏癖**也被網友列為典型“窮人基因”。

9.酸奶盒、玻璃罐、外賣盒=收納神器

“我們家從來沒用過Tupperware(美國高階保鮮盒),全是黃油盒、酸奶罐。”回收再利用是每個省錢家庭的日常。

10.二手店是首選,能不買新的就不買

“我幾乎不買新東西。”很多網友表示,逛跳蚤市場、買舊書、淘二手衣物不僅省錢,還環保!
統計顯示,美國人在二手店平均一年可省下 $2,000+
這些被貼上“窮”標籤的行為,其實正是通脹時代的“理智生活”。它們不是羞恥的印記,而是智慧的生活哲學:“不是我窮,是我不想被商家割韭菜。”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