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4名大學生遇害,好友親歷血案後遭網暴:兇手竟潛伏在留言區

2022年11月13日,凌晨時分,在美國愛達荷州莫斯科市,一起震驚全美的校園慘案悄然發生。四名大學生——伊桑·查平(20歲)、贊娜·克諾多爾(20歲)、凱莉·岡薩爾維斯(21歲)、麥迪遜·莫根(21歲)——在睡夢中被殘忍刺殺。兩年後,罪犯才終於認罪。

目擊者凌晨目睹“陌生男人”,卻不知噩夢已降臨

案發當天,屋內的另一名室友迪倫曾在凌晨醒來,聽到樓上的動靜,半夢半醒中看見一名男子從門前走過。她以為只是幻覺,跑到地下一層找另一位室友貝瑟尼。直到清晨,聯絡不上幾位朋友後,她們緊急求助住在附近的朋友——亨特·約翰遜和艾米麗·阿蘭特。
進入屋內的亨特,在樓上的房間發現了兩具血淋淋的屍體——是他的密友伊桑和女友贊娜。他迅速將眾人帶離現場並報警。警方到場後,又在附近房間找到了凱莉和麥迪遜的遺體。

疑雲重重,線索卻指向一名“陌生博士生”

案件初期沒有嫌疑人,坊間流言四起,受害人好友和室友甚至一度被誤指為嫌疑人。網路“偵探”透過社交媒體制造陰謀論,甚至有人冒充學生潛入案發現場。
七週後,警方終於鎖定嫌疑人——現年30歲的布萊恩·科伯格(Bryan Kohberger),一名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博士生,住在距離現場僅15分鐘車程的華盛頓州普爾曼。
警方透過留在現場的一枚刀鞘上的DNA,加上他駕車軌跡和白色現代車的監控記錄,最終確認其身份。
更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有人發現他曾化名“Pappa Rodger”活躍在討論命案的網路論壇上,提出大量細節詭異的問題,例如:“兇手事後會不會洗澡?”、“會用哪隻手殺人?”——這些留言在他被捕後隨即消失。

兇手背景曝光:沉迷連環殺手,性格冷漠怪異

科伯格曾在賓州大學學習法醫心理學,學習成績優異,卻被同學描述為“像機器人一樣沒有情感”。他特別痴迷連環殺手,如泰德·邦迪和傑弗裡·達莫。朋友回憶,他曾因與女同學約會時行為詭異(比如反覆試圖撓人,還發資訊稱對方“有適合生育的骨盆”)而備受指責。
警方認為他對**“非自願獨身者”(incel)文化**感興趣——一種帶有對女性敵意的極端心理傾向。案發前幾天,他還因行為問題被大學辭退。

案件紀錄片上線,受害者家屬泣訴傷痛

亞馬遜紀錄片《愛達荷一夜:大學謀殺案》收錄了案發過程、親友回憶與調查細節,首次公開受害者家屬和生還者的內心創傷。
“我永遠無法忘記那一刻。”伊桑的兄弟亨特說,“從那天起,每一刻我都在想:他已經不在了。”
麥迪遜的母親凱倫表示:“我本以為還能抱著她回家,結果卻再也沒機會了。”
2025年7月2日,科伯格在最後一刻認罪,檢方撤回死刑請求。他將終身監禁,但至今殺人動機仍不明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