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丸,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更是中華香文化的瑰寶。
不同於現代香水的直白濃烈,古法香丸講究“和香”的清幽淡雅,將多種天然香材按照特定比例調和,經過炮製、研磨、和合、窖藏等多道工序,最終制成香韻悠長、層次豐富的香丸。
隨身攜帶香丸香囊,不僅是古人薰衣、醒神、闢穢的日常習慣,更是文人雅士彰顯品味、寄託情懷的雅緻之選。
對於處於當今快節奏的我們來說,隨身香丸,不僅是一份香氣,更是一份文化,一份情懷。
它將千年的風雅融入日常生活,帶來獨特的東方香韻體驗。


今天,我們以天然葫蘆為舟,以古法香丸為帆,邀你踏上這場“嗅覺版《千里江山圖》”的旅程。
隨身佩戴,袖底生香,一呼一吸,皆是文明。

本次我們精選三種經典古方香型蜜丸:盛唐宮中香、李主帳中香、流金龍涎香。
這三款蜜丸皆由非遺制香老師鄭師傅以天然香材古法炮製而成,為你呈現最純正的東方香韻。

01
鄭師傅四代專一事,制香一甲子
鄭師傅一家四代,專注制香,已將近60年,可謂是香道世家。
如今不僅是在國內擁有眾多擁躉,吸引多家五星級酒店上門定製,還暢銷日本、東南亞、歐美等一線城市,受到海外人民的追捧。

2021年4月,“鄭師傅”家的制香手藝在紐約時代廣場中亮相,震撼海內外,讚譽無數。

接二連三的榮譽證書,紛至沓來的粉絲好評,都是鄭師傅品質的最好證明。

鄭師傅不僅為國內許多知名公司提供香品,還與多家五星級酒店、茶葉品牌聯合開發定製專款香氛。

並且在安徽、浙江、江蘇、福建等省份城市,開設有線下實體店超過50家。


02
天然香丸,認準鄭師傅品牌

❶ 盛唐宮中香:一部寫在香氣裡的開元盛世
天寶年間,長安西市“香行”林立,一爐宮中香價值十戶中產之家的年賦稅。
《唐六典》記載“尚香局”專司合香,楊玉環沐浴必用“九真香”,玄宗曾賜安祿山“雀頭香”以示恩寵。

古代文獻資料記載其香方為:沉香七兩二錢,棧香五兩,雞舌香四兩,檀香二兩,麝香八錢另研,藿香六錢,零陵香四錢,甲香二錢(法制),龍腦香少許,上搗羅細末,煉蜜和勻,丸如豆大,爇之。
此香方非常注重香藥的炮製與和合,製成的香丸香氣馥郁、清幽淡雅、芳澤溢遠。

❷ 李主帳中香:亂世中的極致風雅
此香為南唐後主李煜夫人周娥皇所制,代表了夫妻二人的綿長情誼。
最早在唐代馮贄的《南部煙花記·帳中香》裡被提及:“江南李主帳中香法,以鵝梨蒸沉香用之”。
《香乘》詳錄其法:“沉香末一兩,檀香末一錢,鵝梨十枚,銀器蒸三晝夜,去梨皮研和成餅。”

不過古代的鵝梨在漫長的歷史中,經過雜交改良,已經衍生出了眾多品種,如:榲桲、鴨梨、雪梨等。
今人雖有香方,但誰也不曾聞過,香味究竟如何,就需要依靠制香師的經驗和理解來加以演繹。

為了追求前人口中的“帳中韻”,鄭師傅經過多年的反覆實驗,最終選用鴨梨與沉香、乳香、安息香等為香材,製成之後,幽香淡淡,若有似無,盡顯閨房中的溫柔之感。

初聞是鵝梨清甜的果香,隨後沉香的醇厚、花香的馥郁逐漸顯現,香氣層次豐富,甜美而不失優雅,感受著盛唐的奢華與浪漫。

❸ 流金龍涎香:帝王之香
在唐開元年間,宮廷中流傳著一款專供皇帝使用的香方——龍涎香。這款香料以其獨特的組方和香氣,成為了香料界的瑰寶。
龍涎香屬於宮廷專用香。香味清冷深邃。宋代詩人王沂孫稱之為天香,詩云:“一縷縈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 ”,神秘得很。
初聞此香,彷彿冬日的風雪與暖陽逐一沁入心脾。與現代香水相比,冷靜不失貼心,尤為適合性格沉穩、行事儒雅的朋友。

這三款古法香丸,搭配了天然花梨木葫蘆香囊。葫蘆選材考究,造型唯美,搭配福壽紋飾,寓意“福壽雙全”。


每一顆香丸採用古法工藝製作,經過精心挑選、炮製、研磨、和合、窖藏等多道工序,力求還原最純正的香韻。



(窖藏)

我們將香丸置於葫蘆香囊中,方便您隨身攜帶。也可當作包掛或者車掛。


從李煜到蘇軾,從李清照到曹雪芹,那些曾在歷史長夜裡煨著香爐書寫文明的人,或許從未想過千年後的某天,他們的風雅會藏進一枚葫蘆——

掛在地鐵通勤族的揹包上、系在網際網路大廠員工的工牌旁、飄在留學生宿舍的窗前。
願你佩戴它時:
在會議室聞到長安西市的駝鈴 、在健身房汗水中感受海上絲路的鹹風、在凌晨加班時與李煜共賞同一輪月亮
願你在這份香氣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詩意與遠方。
溫馨提示
-
香丸為天然香材製作,香氣會隨著時間逐漸揮發,建議密封儲存。 -
香囊為易耗品,建議定期更換香丸。香氣可持續3個月左右,可透過手的溫度揉搓,使得香丸的香氣再次釋放。 -
養囊:手汗盤玩三年,葫蘆呈現琥珀色包漿 -
養香:香丸與葫蘆木性交融,五年後誕生獨屬你的“複合香型” -
養心:每日開合取香,自成一套“香道冥想儀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