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知中國·重走西南聯大路(四川站)課程腳步聲越來越近,為迎接即將到來的課程考驗,清華經管EMBA23-E班的同學們利用班級徐州訪學間隙,在雲龍山展開了一場特別的體能拉練。20多位同學承載西南聯大先輩剛毅堅卓精神穿行於山道湖畔,用汗水浸潤這片承載楚漢文明的土地,用腳步丈量祖國山川的厚重雄渾!

清晨七時,雲龍山脊線已泛起初春明媚燦爛的陽光,正如此刻23-E班的同學們激盪起伏的心情,在碧藍的天空映襯下,朝陽初升,壯志如歌。大家如約集結在山門處,遠眺蘇軾筆下“一色杏花三十里”的黃河故道,見證歷史的滄桑,遙想先賢的功業。這座見證過劉邦大風歌的山脈,今日迎來歷史迴響的叩問者。
徐州雖不在聯大西遷路線上,卻是中華文明的十字路口,當年西南聯大師生穿越的烏蒙山脈,與雲龍山同屬秦嶺-大別山系,這是地質學上的精神同源。我們來到這裡,雖遠隔千里,但祖國的高山大川一脈相承,在這裡奔跑的聲聲腳步,也必然和久遠的西南聯大師生一起,遙相呼應,奮鬥的精神越過時空不息傳承!

當隊伍沿雲龍湖南岸進發,班長特別關注著宋歷麗同學——這位素日以優雅靚麗著稱的女企業家,今日誓要突破人生首個10公里。三公里處,她的運動手錶顯示心率逼近閾值,腳步明顯放慢。這時有同學鼓勵到:“當年聯大路爬雪山缺氧,靠背誦楚辭穩定呼吸節奏。”歷麗聞言輕笑,竟真的開始默誦,步頻逐漸找回節奏。衝過終點的剎那,她的運動軌跡在湖岸畫出一道完美的弦月弧線。“原來突破的不是里程,是自我設限的認知壁壘。”

雲龍山北坡的明代石階成為天然沙盤。當隊伍在十八彎山道切換越野模式,學委肖敏突然駐足:“注意看石階縫隙——這些明代條石的咬合方式,和榫卯原理完全一致。”
同學們俯身細察,果然在青苔斑駁處發現暗藏的力學智慧。就像現代企業的風險管控,真正的穩固不在表面張揚,而在暗處的精密咬合。

當拉練結束時,雲龍山的晚霞將班旗染成絳紫色。有同學將登山杖插入湖畔軟泥,杖尖帶出的明代瓷片在夕陽下泛光——這恰似歷史與現實的交織。當重走西南聯大路的號角真正吹響,我們帶去的不僅是雲龍山的晨露記憶,更是從楚漢之地淬鍊出的、屬於中國企業家的人文脊樑。

內容來源:清華經管EMBA23-E班
編輯:張芮
責編:段茜
主編:莊麗

喜歡清華經管EMBA,請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