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月 10 日,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 CEO 張平安公佈了 AI 基礎設施架構突破性進展,推出 CloudMatrix 384 超節點,並宣佈已在蕪湖資料中心規模上線。
面向 AI 時代的海量算力需求,華為雲基於“一切可池化、一切皆對等、一切可組合”的新型高速互聯匯流排推出 CloudMatrix 384 超節點,實現從伺服器級到矩陣級的資源供給模式轉變。據悉,CloudMatrix 384 透過全面的架構創新,在算力、互聯頻寬、記憶體頻寬等方面實現領先,具備以下特點:
高密,新型高速匯流排,實現多卡緊耦合互聯,算力規模超越領先;
高速,統一記憶體編址、統一標識、統一通訊,打通互聯頻寬、記憶體頻寬傳輸高速公路;
高效,靈活彈性排程、支援長穩訓練及分鐘級故障恢復。
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雲計算 CEO 張平安表示,面向智慧世界,華為雲致力於做好行業數字化的“雲底座”和“使能器”,加速千行萬業智慧化。依託 AI 全棧能力,華為雲將堅定打造“自主創新、安全可信”的 AI 算力底座,依託昇騰 AI 雲服務推動各行各業 AI 快速開發落地;堅定深耕行業,以盤古大模型為引擎,打造行業解決方案,重塑千行萬業;堅定推進生態建設,和夥伴、客戶共拓 AI 的星辰大海。
此外,華為雲還對昇騰 AI 雲服務進行持續最佳化,目前其已全面適配包含 DeepSeek 在內的 160 多個第三方大模型,為大模型訓推提供可靠保障,支撐行業應用快速落地。
據悉,華為雲盤古大模型已在 30 多個行業、400 多個場景中落地,在城市治理、智慧金融、醫療健康、氣象預測等領域廣泛應用,加速重塑千行萬業。
“盤古大模型將會堅定走行業 AI 的道路,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打造屬於自己的大模型。華為並不釋出面向 C 端的大模型應用,我們更關注的是怎麼能讓行業客戶真正落地 AI。”張平安表示。
比如,在終端,盤古大模型與華為終端的合作就是“云云協同”的典型。此前,華為推出的新一代摺疊屏旗艦 Pura X 的全新智慧助手小藝,得益於昇騰雲算力的底座支援,盤古大模型與 DeepSeek 雙模型驅動,為使用者帶來智慧陪伴體驗。
華為終端雲服務總裁朱勇剛在會上表示,華為雲是數字世界的“黑土地”,以先進的 AI 算力、雲原生架構和全球化的基礎設施築牢根基,而終端雲則是連線億萬使用者、開發者和生態夥伴的“橋樑”。
華為雲全球生態部總裁康寧分享了一組華為雲生態資料:目前,華為開發者規模超 1200 萬,夥伴數量超 4.5 萬,雲商店應用數量超 1.2 萬。其中,華為雲開發者數量超 780 萬,鯤鵬開發者數量超 330 萬,鴻蒙開發者數量超 720 萬,晟騰開發者數量超 320 萬。
康寧表示,一直以來,華為雲堅定投入生態建設,基於華為雲打造統一開發者平臺,構建以云為底座,圍繞鯤鵬、昇騰、鴻蒙根技術的開發者生態體系,釋放華為雲核心技術勢能,持續為開發者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產品。
“在 AI 時代,並不是一家企業就能解決千行萬業的問題,需要整個生態合力,比如 AI 算力提供商、技術提供商、大模型提供商等協同在一起,以開放的心態互相支援,才能夠加速迎接 AI 時代,儘早享受到 AI 時代的紅利。”張平安說道。
點選底部閱讀原文訪問 InfoQ 官網,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