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是英國作家簡·奧斯汀誕辰250週年。從有聲書到戲劇,簡·奧斯汀的《傲慢與偏見》等經典作品已經被改編成各種形式,很多改編還承諾為其注入現代元素,來迎合年輕一代的口味。


據英國天空新聞(Sky News)報道,今年世界各地正在颳起一場“簡·奧斯汀風暴”,從有聲書到單人喜劇表演,不同文化領域的人士紛紛推出對她作品的重新演繹,來慶祝這位知名作家誕辰250週年。
許多改編還承諾為《傲慢與偏見》等經典作品注入現代元素,但簡·奧斯汀的作品真的需要革新才能迎合現代口味嗎?
尼奇·霍奇森(Nichi Hodgson)在《約會的奇妙歷史:從簡·奧斯汀到 Tinder》(Tinder,一款社交應用)中,將英國攝政時期的戀愛與當下進行對比。儘管作者深知那個時代的“儀式”有時會成為人們閱讀這些故事的“絆腳石”,但她堅持認為如果你閱讀《傲慢與偏見》這樣的書,“真正關注的還是情感與人物”:“達西先生……一開始,他有點像個壞小子。但他們的情感聯絡中核心的吸引力——比如想要整夜親吻——仍然對現代人很有吸引力。”

當然,在奧斯汀的經典作品中,你不會發現任何露骨的性愛場面。在簡·奧斯汀生活的時代,婚前性行為是完全為人們所不齒的。但對於喜歡在睡前聽一些更刺激故事的現代讀者,音訊情色平臺“Bloom Stories”剛剛釋出了他們版本的《傲慢與偏見》。聽眾可以聽到長達14小時的改編版,重現簡·奧斯汀標誌性的愛情故事。執行長漢娜·阿爾伯特紹澤(Hannah Albertshauser)表示,他們希望透過這次改編“為曾經未被言說的慾望發聲”,同時“突出女性的自主權和愉悅感”。
簡·奧斯汀的作品不斷被改編,無疑證明了這些小說經得起時間考驗,但年輕一代並不僅僅由於更性感的改編才會讀《傲慢與偏見》這樣的作品。澳大利亞劇作家馬修·森普爾(Matthew Semple)就認為,《傲慢與偏見》原作絕對是一個“為年輕人書寫、關於年輕人、並由年輕人創作的故事……當簡·奧斯汀創作它時,她的年齡與今天許多Z世代(通常指的是出生於1997年至2012年之間的人群)的年輕人相差無幾。”
森普爾的戲劇《醉傲與偏見》(暫譯,Plied And Prejudice)由五位演員在一場混亂的重述中爭相扮演二十個角色,用堆滿的笑料重新演繹這部經典小說。演出門票在澳大利亞售罄,現在又到英國倫敦開專場。森普爾認為,儘管觀眾能在劇中找到許多好笑的地方,但戲劇的“許多文化層面”在當下關於“我們如何看待性別政治”的問題上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單口喜劇演員羅莎莉·米尼特(Rosalie Minnitt)也贊同這個觀點,她正在巡演受奧斯汀啟發的單人劇《克萊蒙汀》(Clementine):“我們依然在與那個時期孕育的愛情觀搏鬥……在性別問題上,我們正處於一個相當有趣的階段,男女彼此並不真正理解對方,人們在約會中苦苦掙扎,而這部劇似乎也煥發出有趣的新能量。”雖然當代的戀愛和約會與簡·奧斯汀時代截然不同,但“她的許多作品都是在諷刺她所處的世界……被男性辜負、被母親施壓,這些都是現代女性仍在面對的問題。”
參考資料: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李永博;編輯:西西;校對:穆祥桐。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