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兩地皆戰場:以色列——伊朗衝突第二週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艾艾
編輯|渡十娘

週二,以色列夜襲擊德黑蘭後,人們站在屋頂上,周圍煙霧瀰漫。圖片來源:Atta Kenare/法新社/蓋蒂圖片社
德黑蘭的街道上,碎玻璃在夜色中閃爍著冷光。這不是燈火,而是戰爭留下的痕跡。在特拉維夫的一個防空洞裡,Karen和Omri Mamon夫婦帶著患有自閉症的兒子蜷縮在角落裡:"我們們原本是來參加婚禮的,但現在我們們只想活著回家。"
被炸燬的建築前,遠處傳來的防空警報聲–這是戰爭的味道。自6月13日以色列發動對伊朗的首次空襲以來,這場比鄰而未直接交鋒的衝突已延燒至第二週。

從德黑蘭到特拉維夫

就在昨天,6月20日,伊朗向以色列發射了新一輪彈道導彈,其中少數落在海法等城市。另有超千架無人機從伊朗出發穿越以色列防空網,以方則聲稱,其“鐵穹”系統成功攔截了99%的來襲目標。
以色列貝特謝安的戰爭廢墟
而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夜空下接連響起的防空炮火,成為市民最熟悉的“新背景音”。CNN記者描述,夜裡9點30分,防空系統拉響,城市一角火光沖天。爆炸聲一陣接一陣,空氣中混雜著焦土與高溫金屬的氣味。

地下的核謎團與高空的死亡名單

伊朗伊斯法罕核研究中心的廢墟前時,眼前的景象讓人震驚——七座建築被完全夷為平地,就像是被巨人的拳頭砸碎的積木。儘管國際原子能機構稱未檢測到輻射洩漏,但以色列外交部長薩爾自信表示,此次攻擊將伊朗獲取核武的程序“至少推遲兩到三年”。與此同時,以軍宣佈已“清除”兩位伊朗聖城旅高官,其中之一負責向黎巴嫩真主黨和哈馬斯輸送武器。

伊朗核設施分佈圖,圖片來自CNN網站

而在伊朗,政府披露已有400餘人死亡,超過3,000人受傷,其中婦女兒童超百人。以色列堅稱其目標是“軍事設施”,伊朗則反駁稱“醫院和住宅被擊中”。

唯一確定的是:這些數字不僅僅是統計資料——它們代表著真實的生命。

斡旋無果,外交凍結

本週末,歐盟三國外長在日內瓦與伊朗外長會晤,試圖推動降溫,但無功而返。伊朗總統佩澤什基安表示:“願意談判,但不會暫停核活動;不會在轟炸聲中與美國對話。”伊朗認為,美國是在“用談判做掩護,縱容以色列攻擊”。
美國總統川普則於同日在社交媒體上表態:“我們知道最高領袖藏在哪裡。他是個很容易襲擊的目標。但我們暫時不會動手。”
川普給外交留下了兩週時間,之後將決定是否對伊朗發動攻擊。人類歷史上,外交很重要,但當導彈已經在空中飛舞時,談判桌上的聲音往往會被爆炸聲掩蓋。
與此同時,美軍B-2隱形轟炸機正飛向關島。

平民身影下的戰爭餘燼

在以色列的酒店裡,數十名美籍居民等待撤離。他們中的很多人帶著年幼的孩子或特殊需求的家屬,在一個本該充滿婚禮祝福的六月,目睹了戰爭的陰影如何吞噬日常。
"在這種時候,我們們更需要相互幫助。"特拉維夫的社群中心裡,志願者們正在為無家可歸的人們準備食物。
特拉維夫公共避免所的平民
與此同時,德黑蘭居民排隊買麵包、加油,企圖在不穩定中抓住一點生活的平衡。"戰爭可以摧毀建築,但摧毀不了我們對生活的希望。“
沒有贏家的戰爭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軍事目標是打擊伊朗的所有核設施,同時沒有排除針對伊朗最高領袖的可能性。與此同時,伊朗方面也在準備更大規模的報復行動。
數千年的人類歷史告訴我們,這樣的螺旋式升級會導致什麼後果。真正受傷的總是那些最無辜的人們——孩子、老人、普通的工人和學生。
電影《飄》劇照:戰爭結束後回到塔拉的郝思嘉,對上帝發誓,永不再經歷飢餓。
當我們看到一個伊朗孩子和一個以色列孩子的眼神時,我們看到的是同樣的恐懼和困惑。他們不明白為什麼成年人要用如此可怕的方式解決爭端,他們只想在和平的陽光下快樂地成長。
這是一場沒有戰場邊界的戰爭。爆炸可能來自遠方,也可能來自地下一百米的核中心。更可怕的是,下一次襲擊或許就發生在一個新娘正揭開蓋頭的一刻,或一名兒科醫生正在寫病例的瞬間。戰爭沒有贏家,只有受害者。無論政治宣傳如何包裝,導彈落下的地方,留下的只有眼淚和廢墟。
主要新聞來源:BBC, CNN, ABC等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艾艾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