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仙人JUMP的第1186篇原創
1
最近一段時間,我需要頻繁開車往返上海和杭州。
結果發現了一個很魔幻的事情。
高速休息區的充電站裡,藏了很多不想回家的中年人。
真的,很多車主滿電了也不走,就在那待著。
我甚至看到他打電話對著充滿的車說還要充2個小時,晚點回去。

看到他打完電話攤在車裡的樣子,我能理解他或許是實在找不著第二個能名正言順喘氣的窩。
在家抽根菸要躲陽臺,想清靜會兒得躲廁所裝便秘,都比不上躲在充電站這麼理直氣壯。
馬斯克老師推廣電車時絕對想不到,車屁股上的充電口會成為中年人的精神呼吸機。

經常結婚的朋友們都知道,駕駛座是中年人的防空洞。
車鑰匙一轉,全宇宙最安全的掉線保護裝置就啟動了。
車掛到p檔,就能把領導的責罵、同事的甩鍋、伴侶的追問、孩子的哭鬧、爸媽的嘮叨暫時鎖在車門外。
那些在單位吞下的委屈,如果不在回家前消化乾淨,到家後就會演變成“奧數題誰來輔導”、“房貸怎麼湊”、“體檢報告看了沒”的導火索。
消化,自己沒了。
不消化,家沒了。

哪怕今天沒有什麼委屈,僥倖沒觸發辦公室宮鬥副本,光是維持八小時人類高質量社交面具,藍條也早就見底了。
這個時候,自然就會冒出【我想靜靜】【我想找個空間獨處】的想法。
而對中年人來說,只有在車裡,時間是完整屬於自己的。
關上車門,工作群訊息自動靜音;
鬆開紐扣,體檢報告+號當場隱身。
連刷短影片都比家裡自由很多。
男看擦玻璃,女刷八腹肌。
為數不多的多巴胺瘋狂分泌。

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去充電站充電就是一個極其完美的藉口。
說在地庫抽菸,行車記錄儀分分鐘出賣你。
想在樓下聽歌,孩子能抱著作業本敲響車窗。
只有充電,能堵住所有質問。
充電樁的二維碼不是二維碼,而是贖罪券,掃了就能把責任暫時豁免。

而且現在的高速休息區,更是堪稱中年人療養院:有監控,有廁所,有便利店。
在充電站廁所隔間抽的悶煙,本質上和少年時躲在廁所抽菸沒有區別。
只不過當年怕被班主任抓現行,現在怕智慧手錶同步心率資料。
監控攝像頭拍下的充電畫面,也成了對抗“你是不是在躲我”的靈魂證據。
那些賴在滿電量不肯拔槍的司機,不過是在等勇氣值載入完畢。

魔幻的是,在這個萬物皆可快充的時代,唯獨中年人的崩潰需要慢充。
超充站再快,也快不過家長群的新訊息,快不過體檢報告的異常指標。
副駕殘留的香薰,永遠蓋不過後座安全座椅的奶漬。
車載導航能記住孩子八個補習班地址,卻記不住結婚紀念日該去的花店。
方向盤套能包漿,卻包不住逐年攀升的支出以及腰椎鍵盤。

在充電的一個小時裡,中年人獨自在車裡進行著心理修復:先清理微信工作群裡的未讀訊息,再和充電站認識的老哥打把遊戲,最後對著後視鏡練習進家門的表情管理。
亮著幽光的駕駛艙,是這個時代價效比最高的心理療愈聖地。
把這些糟心事兒跟朋友講吧,人不愛聽,還有風險。
找心理諮詢吧,貴,可能大機率沒啥用。
哪怕是1.8元/度的電費,摺合下來每分鐘0.03元,都要比心理諮詢便宜很多倍。

新能源車最大的賣點,真的不是續航里程,是那個能讓中年人合理消失的“預計充電N小時”。
這個世界最遺憾的是,雖然能建成密集的充電網路,卻治不好靈魂的慢性漏電。
雖然發明了800V高壓快充,仍補不上被生活擊穿的能量缺口。
科技總在教我們如何高效補能,卻從不解釋為何靈魂的續航越來越短。
當電池包在底盤蓄能,車裡男人正悄悄拼湊被生活碾碎的靈魂。

當續航里程重新滿格的提示音響起,把遊戲打完最後一把,把死亡金屬切回英語啟蒙兒歌,帶著練習了996次的微笑。
回!家!
被充滿電的鋰電池,同時也在為人類提供最後1%的演技續航:
足夠撐過電梯裡偶遇鄰居的寒暄,足夠在玄關換上“我很好”的微笑面具。
那些在車載螢幕閃爍的充電圖示,不過是成年人崩潰指數的視覺化呈現。
賴在充電站的男男女女,在等待某個充滿電的瞬間突然頓悟:
車,可以充滿即走。
但生活,不行。
哈哈。
哈。

———————–
仙人JUMP
點選關注下方賬號!
你將感受到一個放飛自我的靈魂
且每篇文章都有驚喜
———————–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閱讀、在看和轉發,由於微信官方變動,之後所有的抽獎都放置在後臺,大家可在公眾號頁面傳送相關暗號關鍵詞獲取抽獎,每一篇文章會給到一個不同的暗號,對應的抽獎都是獨立的,此篇暗號為【哈哈】,在後臺回覆【哈哈】,即可點選進去參與抽獎!抽獎內容、金額、個數等都無變化,在開獎前參與抽獎,操作均有效。
注意,後臺(不是評論區,是後臺)回覆【哈哈】即可參與抽獎。
後臺回覆(不是評論區,是後臺)即可參與抽獎。
後臺回覆(不是評論區,是後臺)即可參與抽獎。
就像大家之前回復摸魚一樣。

【我愛這個魔幻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