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券商業地震!
螞蟻集團籌劃已久的收購終於落地!行業或將面臨大洗牌。
4月25日晚間,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耀才證券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耀才證券”,HK.01428)釋出公告顯示,上海雲進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雲進”)透過旗下子公司,以每股3.28港元的價格向耀才證券發起要約收購,涉及耀才證券已發行股份總數的50.55%。
公開查詢顯示,上海雲進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螞蟻香港耀才證券金融集團有限公司(耀才證券,程式碼:01428.HK)成立於1995年,是香港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總部設於上環。公司主要提供證券、期貨、期權及外匯交易等多元化投資服務,涵蓋港股、美股、滬深股通及環球市場,並自主研發“耀才證券(寶寶)”和“耀才期貨(豆豆)”等智慧交易平臺,以高效穩定的交易系統及低佣金策略著稱。
憑藉科技驅動,耀才一直在引領行業創新,推出24小時線上開戶、即時行情及多語言客服(粵語、普通話、英語),服務超50萬客戶。其注重合規與風控,受香港證監會嚴格監管,連續多年獲評“最佳券商”“最佳交易平臺”等榮譽,具有較強的市場影響力。
螞蟻財富方面表示,堅定看好中國經濟和中國香港地區經濟的長期發展,看好科技與財富管理結合帶來的巨大市場機遇。

行業或將面臨巨震
螞蟻的入局帶來三重衝擊波:
1. 技術降維打擊:螞蟻的智慧投顧、大資料風控等科技能力,可能透過耀才快速滲透香港市場,=並會很快倒逼內地券商加速數字化轉型;
2. 生態閉環威脅:依託支付寶的流量入口和螞蟻財富的理財生態,耀才或成為“科技+財富管理”的跨境標杆,擠壓內地傳統券商的國際化空間,甚至直接在內地開疆拓土;
3. 牌照爭奪加劇:螞蟻借收購快速獲取香港金融牌照,刺激騰訊、京東等科技巨頭跟進,內地券商或將面臨“資本+科技”雙重夾擊。
這場收購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全球化競爭中,內地券商若僅靠牌照護城河而忽視科技創新,可能被跨界巨頭“降維打擊”。



耀才證券的成功逆襲
耀才證券猶如行業鯰魚,有著獨特的發展軌跡。1995 年由葉茂林創立時規模較小,2003 年香港取消最低佣金制度,耀才率先大幅調低佣金,成為平傭始祖,這一舉措改變了香港證券經紀業務的競爭格局,以價格優勢吸引了大量客戶。此後,2010 年成功在港交所上市,2014 年獲周大福入股,資金注入助力其發展,還不斷在技術研發上發力,如 2019 年成功研發耀才證券(寶寶)和耀才期貨(豆豆)交易 APP,2022 年研發全港首創的緊急防斷系統,增強了交易的穩定性與便捷性。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耀才證券的的低佣金策略以及不斷最佳化的線上交易服務,對內地證券行業形成了一種外部壓力。內地券商長期以來在經紀業務上競爭激烈,佣金率持續下滑。耀才證券進入內地投資者視野後,加劇了這種競爭態勢。例如,在港股通業務方面,內地券商為了爭奪客戶,不僅在佣金費率上進行調整,還在服務質量、交易軟體體驗等方面不斷最佳化。像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等大型券商,持續投入資金升級交易系統,推出特色的港股資訊服務,以應對來自包括耀才證券在內的多方競爭。
在業務創新層面,耀才證券的創新之舉為內地券商提供了借鑑。其在期貨 “一開五” 戶口等業務創新,啟發內地券商思考如何在合規前提下拓展業務邊界。內地券商開始探索更多元化的賬戶體系和產品組合,如部分券商推出針對不同風險偏好投資者的定製化投資套餐,將股票、基金、債券等多種產品打包組合,滿足投資者一站式投資需求。
2025年螞蟻財富收購耀才證券50.55%股權,堪稱內地金融科技巨頭與香港資本市場融合的標誌性事件 。

行業人員的危與機
對於內地證券從業人員而言,耀才證券帶來了新的職業發展影響與挑戰。從積極方面看,行業競爭加劇促使券商提升員工專業素養。為了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內地券商加大了對員工的培訓投入。員工需要不斷學習新的金融知識,如海外市場交易規則、量化投資策略等。
例如,一些券商定期組織員工參加關於港股投資、國際金融形勢的培訓課程,提升員工服務客戶的能力。然而,挑戰也隨之而來。市場競爭激烈可能導致部分業務崗位競爭壓力增大。一些專注於傳統經紀業務的從業人員,如果不能及時轉型,提升自己的綜合服務能力,可能面臨業績下滑甚至崗位調整的風險。比如,以往單純依靠客戶交易佣金獲取收入的經紀人,現在需要為客戶提供更全面的投資規劃建議,否則難以留住客戶。
香港耀才證券的發展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內地證券行業在競爭、創新等方面的現狀與變化,也為內地證券從業人員的職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挑戰。在金融市場不斷開放融合的大背景下,內地證券行業與從業者需借他山之石,不斷打磨自身,方能在浪潮中穩健前行。
未來,已來。
對此,您怎麼看?
期待您在留言區理性發布高見,留言點贊最高的朋友,掃碼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獲得投行圈子商務揹包一個。

↓點選關注投行精英,對話視窗回覆“乾貨”,獲得投行乾貨大禮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