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下方👇“阿貓讀書”關注公眾號
和30萬讀者一起讀書、寫作、思考、覺醒…
讓成長不再孤獨!
今天分享一篇覺醒合夥人 @愈之 的文章,關於合夥人可以看這裡:7年同行,一起覺醒!
這篇文章分享了她全職自媒體3年,真實的踩坑心得和扎心經驗,如果你想做自媒體、自由職業,這篇文章,會對你有啟發。
正文:
大家好呀,我是愈之。
一個從雜誌作者轉型自媒體創作者的廣東33歲女生,已實現只工作不上班的小夢想,正在用雜誌思維做自媒體。
5月中下旬,我加入覺醒合夥人,這1個月,我的GMV(商品交易總額)20243元,純利潤1萬多。
期間,我轉化了1個覺醒合夥人,分銷了包括覺醒AI創富星球在內的3個產品,還分別與2位覺醒合夥人進行露臉直播的連麥銷售。
同時,我自己也有寫作社群、私教等服務,均有出單。
今天,我將自己這個月的成長經歷分享給大家,相信它會讓你對自媒體變現有新的認識。

第一部分:自媒體瓶頸
分享之前,先與大家認識一下。
我身上有4個成長印記:
1)從學生時代開始,在雜誌發表文章,開過專欄,成為某央媒雜誌撰稿人,已籤公費出版。
2)下班後寫作5年,點亮商業文案、企業宣傳片指令碼、人物採訪技能,變現6位數。
3)大專學歷,婚前全款購房,現與老公收養2只流浪貓。
4)視力三級殘缺,你看到的文字,都是我放大電腦字號後寫下的。
2025年是我全職做自媒體的第3個年頭。
這3年裡,我運用雜誌思維,做了2個萬粉IP號。
分別是一個1.1萬粉的公眾號和一個3.2萬粉的小紅書賬號,引流微信6000多人。
透過自媒體,我變現了20多萬元,這些錢,僅限於我出售自己的產品、分銷他人產品獲得的。
至於運營賬號獲得的廣告收入、公費出版邀請、商業文案合作、雜誌編輯約稿等,沒有算進來。
作為一名4萬粉且有產品、有口碑的知識博主,我與同量級的自媒體人相比,透過知識產品獲得的收入實在是……太少了些。
我給雜誌社和品牌方,寫了很多稿子,我始終對自己的內容創作能力有信心。
可正因為有信心,才讓我感到困惑: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才導致我的變現能力上不去呢?
更扎心的是,我注意到有一些博主,文章寫得沒有我好,但賺錢比我多。
我心裡頓時就不平衡了……
我在自媒體行業摸爬滾打了一段時間,對覺醒是有一些瞭解的,知道他們的商業能力很強,而我的卡點正好與變現有關。
於是,經過一番思量,我咬咬牙,把學費轉給了魚堂主。
畢竟一萬多的合夥人費用也不是小數目(我還摳摳搜搜用了個小紅包)。

第二部分:我的覺醒之路
加入覺醒後,我分別與魚堂主、阿貓進行了一對一諮詢,前者是參加面試,後者是解決變現卡點。
我比較笨,和他們交流後,對商業變現還是一知半解,甚至有一些名詞我都聽不懂。
為了獲得更多的交流、學習機會,5月24日,我去了深圳參加覺醒舉辦的線下課和夜話活動,與覺醒團隊以及活動的分享嘉賓們進行了交流。
然後……天都塌了。
我發現,他們做自媒體的方式與我認知中的不太一樣。
我甚至產生了退圈的想法——天呀,人家那才是真的在做自媒體,而我幹得太兒戲了,能變現真的是運氣和使用者們的厚愛。
加入覺醒前,我深信內容創作的價值,覺得內容為王。
這固然是做自媒體的關鍵一環,但內容好只是一部分。
如果希望在自媒體上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具備商業思維,懂得變現,還要……敢於銷售。
一個很扎心的真相是:
在自媒體上,並不缺會寫作、對內容有執念、有熱情的人。

但是,如果一個博主僅僅具備寫作能力,但商業思維跟不上,不願意根據自媒體的路徑去走,他會在某一個階段停滯不前。
自媒體需要打通內容、流量、產品、營銷、轉化的路徑,如果產品是自己的,還有去交付使用者。
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者影片,不同的形式,會吸引到不同的人,每一種形式都會有對應的受眾。
但是,在自媒體上,大部分內容是免費的——不管你的內容質量如何。
在眾多免費內容裡面,只有少部分人能夠依靠打賞、付費文章(或者影片)去獲取收益。
而這批博主裡,大部分是早起接觸自媒體的人,他們前期積累了大量粉絲,吃到行業紅利。
現在再走內容付費的路子行不行?
答案是:行。但對於新人而言,非常艱難。
如果能做成,這個人要麼運氣爆棚,要麼天賦異稟。

可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就連自我感覺很不錯的寫作,也是我花了10幾年的時間,從自學起步,一字一句寫出來的。
說白了就是前期寫得多、寫得久。
而在自媒體領域,大部分普通人的變現路徑,其實是賣東西。
要麼是賣實體物品,要麼是賣虛擬產品。
在這個過程中,也分為2種情況。
一種是給別人帶貨(俗稱的接廣),分銷也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是打造自己的產品(實體產品和虛擬產品都算)。
既然要賣貨,就需要懂得商業,懂得經營。
這是字面意思上的“商業”和“經營”,它和經濟、公司、銷售有關。
而內容創作,則僅僅與“創作”本身有關。
這麼一說,腦子轉得比較快的朋友大概就已經明白了:
創作是創作,它可能是免費的。但商業是商業,它需要付費。
沒有人會去跟生意人說“你的商品免費給我”。
但是,會有人在心裡嘀咕,甚至直言“不就是一篇文章(一個影片)嘛,這都要給錢”。
是的,這就是大家對待生意人和內容創者的區別。
可是,憑什麼啊?內容創作者就活該為愛發電,活該不賺錢是吧?
大家似乎忘了,創作可以很純粹,可創作者是個人。
他們再純粹,也抵不過生而為人,需要基本的吃穿用度,需要照顧家庭,承擔作為父母(或子女)的社會責任。
另外,他們除了創作免費內容,還有其他的事情要去做。
可是,總有人要求內容創作者,活成一個不惹上金錢氣息的人。
這事兒,想想就生氣!
更讓人生氣的是,一個人對內容有執念、有熱愛的時候,不僅會沉醉在內容創作中,還會自我PUA。
覺得談錢會汙染了自己的內容,於是努力依靠一口仙氣活著。
比如上面的觀點,除了觀眾有,一些創作者身上也會有。而我恰好也屬於這樣的創作者。
在過去兩三年,我一直在做知識付費產品,也分銷其他的人的產品,可是在骨子裡,我還是沒有辦法坦然地去給人推銷產品。
別說寫宣傳文案了,我連發一條簡短的營銷朋友圈,都要去做一番艱難的心理建設。
有時候,我甚至需要硬著頭皮去做這件事,整個過程都感到非常痛苦。
真的是承蒙大家厚愛,在我沒有過多做營銷的情況下,使用者們還願意買我的寫作課程和自媒體社群,在此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援!!
加入覺醒後,我才知道,如果我繼續用原來的方式做自媒體,我會走得非常艱難,因為心裡卡點太嚴重了,它終會妨礙我走得更遠的。
我渴望改變。

(參與覺醒線下活動)
第三部分:改變之路
為了改變,我把覺醒5月份的營銷課程看了一遍,去參加線下課程時候做了很多的筆記,也去找了魚堂主詢問了做寫作課程的技巧。
另外,我還做了一件非常瘋狂的事情——我線上下,當著幾十號人的面,宣傳了自己寫作課程。
那天擁有這份勇氣,是因為線下能量場很強,一時頭腦發熱才去做的,為此,本來臉皮就很薄的我,羞得滿臉通紅。
宣傳完畢後,我就後悔了,覺得這事兒實在是……好丟人啊!!
沒想到,我講完之後,竟然得到了阿貓和魚堂主的鼓勵,他們說我敢去營銷。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大膽地告訴別人自己的業務內容,就是營銷。
當時我就想:“我靠,就這?”
但,你知道嗎?真的,“就這”!
而“大聲吆喝”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我糾結了3年。
可是,情緒上頭只是一瞬間,沒過多久,受過往行為習慣的限制,我又縮回了不敢吆喝的狀態。
折騰了個寂寞。

幸運的是,線下活動結束後沒多久,迎來了覺醒2週年合夥人拉新活動。
我想著,既然都參加活動了,那就好好幹唄。
我不懂銷售,但我會打工,並且在打工的過程中,懂得與人合作。
我有撰寫商業文案的經歷,與多個品牌方接觸過,我知道怎麼合作,才能跟別人一起將一件事做好。
而發售拉新,不就是為了能夠有人加入覺醒合夥人嘛。
為了做好這件事,我先是將200多個人吸引到了覺醒的公開課群,然後在朋友圈、公眾號撰寫與覺醒合夥人有關的內容。
其中一篇給覺醒寫的軟文,還被公眾號推流了。
(插個話:你看哈,這會兒,內容創作能力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正是具備一定的內容創作能力,文章才有可能被推流嘛)
此外,我還給每一位拍下覺醒200元諮詢金的朋友,進行了一對一的語音交流。
瞭解情況的同時,告訴他們如何發揮諮詢的最大作用,讓他們從中有收穫。
哪怕他們最終沒有加入覺醒合夥人,我也與自己的使用者有了一次連結。
而在我的努力下,我成功轉化了1名合夥人,客單價14999元。
這是我第一次賣出萬元高客單價的產品呢,對此,我非常興奮,感謝使用者對我的支援與信任!
可是,賣出高客單價產品後,我卻陷入了深深的擰巴里。
如果說,去深圳參加線下課、在線上聽訓練營課程,只是幫助我提升了一些商業知識。
那麼,當我成功轉化萬元合夥人產品後,我覺得過往的許多認知都被顛覆了。
更鬧心的是:覺醒的商業化思路是對的,可我一直走錯了路。
一個人真心實意地去承認自己走過的路子有偏差,這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我不願意面對錯誤,也不願意面對那個付出了3年努力的自己。
與過去告別,踏上一條未知的嶄新道路,這件事本身就讓我感到非常恐懼。
為此,這段時間我都在閱讀心理學、商業方面的書籍,希望找到方向。
很遺憾,目前的我沒有找到。
但我不是一個受到心情影響,就去擺爛的人。
儘管腦子裡新舊兩種觀念在打架,但我還是走出了舒適區。
6月下旬,在1周時間內,我連續3次跟不同的覺醒合夥人進行影片號露臉連麥直播,並在這個過程中嘗試做銷售。
承蒙大家支援,我成功賣出了1000多元的產品。
第四部分:1個月的覺醒結果
覺醒每個月的月末,都會對合夥人進行回訪。
在回訪的時候,我寫了加入覺醒合夥人1個月的經歷。
5.24去參加覺醒線下課,解決了一些銷售卡點,對了,為了去到現場不懵逼,我硬生生用了兩三天時間,完成了原本需要一週才能完成的覺醒新手任務;
5月參加了覺醒銷售營圓桌會;
6月中下旬參與覺醒合夥人2週年拉新活動,擔任運營官,同時也是kol,拉群人數260人,下定金8人(包括私下給我付定金的人數);
加入覺醒沒到1個月,轉化合夥人1名;
6.22參加完覺醒運營活動後,與童憂書連麥做了一場關於社群運營的直播,觀看人數827人,最高線上人數27人。
活動轉化覺醒ai創富星球2個,價格398元;
6月撰寫覺醒帖子 11 篇,其中 8 篇被評為精華帖,其中一篇文被阿貓讀書轉載;
6月公眾號進入流量池,出了2篇萬閱的文章;
6月下旬協助覺醒合夥人卿久賣助理班課程,銷售額998元;
我自己的寫作社群、私教均有出單;
一番努力下來,在加入覺醒1個月的時間裡,我的GMV有20423元了,純利潤1w多。
當我把GMV和純利潤算出來的時候,自己都驚呆了。
天呀,這居然是我的成績!
做自媒體這麼久,我也有過月入過萬的時候。但與之前相比,這一次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大了!
以前,我佛系營銷,並且在營銷的過程中,非常擰巴。
而這個月,我嘗試接觸商業,思考營銷,大膽展現自己,從結果上來看,我迎來了突破。
但在心理上,擰巴、糾結、興奮、難過……百感交集。
但加入覺醒合夥人的這1個月,我慢慢懂了:內容是船,商業是帆,敢賣才是破浪的槳。
儘管在心理上,我仍然有很多的商業卡點,但覺醒的服務期有7年,我相信,往後與覺醒7年的陪伴裡,我心理上的問題會一點點地解決。
而這1個月,當我不再用文人思維困死自己,當賣貨不再是羞於啟齒的詞,當每一次主動吆喝,都帶著幫使用者解決問題的真誠……
我一點點發現,原來變現不是背叛熱愛,而是能讓創作力真正紮根現實土壤。
這份突破,是我加入覺醒後,收穫到的第一份禮物。
最後,謝謝你,願意聽我分享這段跌跌撞撞卻閃閃發光的成長故事。
(全文完)
最後,再推薦一下我的覺醒合夥人愈之,她的文字治癒有力量,有多年紙媒過稿經驗。
歡迎大家連結她,傳送暗號【覺醒】,她會送你一份寫作變現資料包(含變現渠道)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