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故事:面臨裁員壓力的Hudson’sBay員工

最近,凱文·格雷爾(Kevin Grell)一走進位於多倫多東部的哈德遜灣配送中心,就感到一股沉重的壓力迎面而來。
他和其他在士嘉堡這處場地工作的員工負責處理這家零售商的線上訂單。幾個月來,他們一直對公司的前景感到焦慮,但自從哈德遜灣於3月7日申請債權人保護,並在10天后申請清算其所有門店後,格雷爾表示,這種擔憂變得無法忽視。
“你可以感覺到那種不同。每個人都很擔心,每個人都很害怕,每個人都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格雷爾說道。這位電子商務訂單處理員已哈德遜灣打包訂單八年。
“人們要付賬單,要還房貸。他們不知道該怎麼辦,大家都很難過。”
儘管情緒沉重,他們仍繼續處理來自加拿大消費者的訂單——很多人希望能從這家陷入困境的老牌公司留下些紀念。同時,員工們也在擔憂自己還能領到多少次工資。
他們的經歷與感受揭示了這家加拿大最古老企業衰退所帶來的人性代價,也預示著若這家有著355年曆史的公司無法獲得足夠融資逆轉清算計劃,未來可能迎來更黑暗的日子。
對於公司目前的9,364名在職員工來說,加拿大境內80家哈德遜灣百貨店、3家薩克斯第五大道店(Saks Fifth Avenue)和13家Saks Off 5th折扣店的潛在關閉將帶來深遠影響。
哈德遜灣公司未對本報道作出回應。
不過,公司總裁兼執行長莉茲·羅德貝爾(Liz Rodbell)上週在一份宣告中表示,公司“在顧客和員工給予的巨大支援中增強了信心”。
她表示:“這些強烈的情感經歷提醒我們,必須繼續努力爭取來自主要房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支援,以挽救哈德遜灣”。
根據目前的形勢,員工可能在數日或數週內就會失去工作,這取決於公司行動的速度。許多人不清楚自己是否還能保住養老金與福利,甚至是否能獲得遣散費。
“在這種情況下,遣散費顯然是最先被砍掉的,”格雷爾說。
“大家都認為很可能拿不到遣散費,大家對此都不滿意。”
代表員工的律師安德魯·哈特內(Andrew Hatnay)估計,如果不支付遣散費,公司可節省1億加元。
自從哈德遜灣申請債權人保護以來,他就不斷接到員工的問題,希望能獲得一絲安慰。
法庭檔案顯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公司養老金計劃共有逾21,000名成員,包括曾在哈德遜灣併購的Simpsons、Zellers與加拿大Kmart工作的員工。檔案指出該養老金計劃“資金充足”,能夠“履行其義務”。
員工們被告知他們的養老金是安全的,但哈特內表示,一個為公司高層和高階經理設立的補充退休養老金計劃資金缺口達數百萬加元,另有部分福利基金也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
格雷爾的同事、在同一配送中心擔任電子商務處理員的瑪格麗特·亨利(Margaret Henry)表示,這種狀況“令人失望,也讓人難堪”。
雖然她的年齡已接近退休,但其他年齡較小的員工就沒那麼幸運了。她也擔心那些英語不太流利的員工前景堪憂。
格雷爾表示,他們所在的設施有很多員工“年紀偏大”。比如他自己就已經61歲,離退休還有幾年。
他在2016年透過一家臨時工機構獲得這份工作,立刻愛上了這份工作和同事們。
“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他說。
即使近年來哈德遜灣曾三次將他裁員,他仍一次次選擇回來。
亨利自2012年起便在此工作,她已經習慣了看到員工經歷一輪又一輪裁員,而後又在需求回升時被召回。
這種迴圈不斷重複。她現在估計整棟樓大概還有60名員工。
她剛來時只有35人,後來隨著哈德遜灣大力投資電子商務業務,團隊一度擴張至約400人。
每逢聖誕節或著名的“Bay Days”促銷季,他們都習慣了加班加點。但她說,從2023年黑色星期五開始,情況發生了變化。
員工們原以為銷售會很好,但早上8點就能察覺情況不妙。
他們知道出了問題。
“他們不僅在訂單減少中看出來了問題,也在其他方面看到了端倪,”亨利說。
例如,員工休息室的電視被撤掉了。紙巾也變得難以找到。
亨利猜測銷售下滑與公司缺乏現代化、面對來自Temu和Shein等更時尚電商平臺的激烈競爭有關。
隨後,她發現通常會透過倉庫流轉的產品從供應商那邊不再送達。
“那時候我就知道,他們已經不再付貨款了,”她說。
法庭檔案顯示,她的判斷是對的——僱主拖欠26頁長的債權人清單中眾多品牌的鉅額款項,其中包括香奈兒(Chanel)、哥倫比亞運動服飾(Columbia Sportswear)和Diesel等。
檔案指出,公司財務困難的原因包括消費者支出下降、加美貿易緊張,以及新冠疫情後市中心門店人流減少。
亨利和格雷爾身為工會代表,是透過新聞才瞭解到公司真正的困境。
由於亨利有朋友曾在現已倒閉的Sears Canada工作,並親眼目睹那家公司從債權人保護走向清算耗時近一年,她原本以為自己還有點時間。
但隨著哈德遜灣本週申請在門店清倉售貨,她說自己的時間線可能大大縮短了。
律師哈特內認為,事情本不該發展到今天。他認為公司早該申請債權人保護,這也是他多年來看到法官不斷敦促企業提前採取的做法。
格雷爾表示贊同。他一直在關注外部的招聘資訊,但考慮到如今消費者更加精打細算,公司也面臨關稅壓力,要找到新工作並不容易。
他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僅存的工作時間上,這份工作對他來說“不只是工資”,他也希望顧客們知道,打包他們的訂單對他來說是一種榮幸。
“我們都很難過要和大家告別,但我們很自豪能為大家服務。”

編輯:YUAN

編審:言西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