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香港透過優才、高才等政策吸引了不少內地家庭移居香港。這些家庭看中的不僅是香港的國際化生活環境,更重要的是其優質的教育資源和升學優勢。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人才子女享受本地生待遇,香港教育政策正在悄然發生變化。2025年,一系列關於學費、本地生定義以及DSE考場擴充套件的政策調整引發了廣泛關注。對於希望透過辦理香港身份獲取教育紅利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需要深思熟慮的關鍵時刻。

根據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在2025-26年度財政預算案中的建議,政府可能會對持有受養人簽證的學生實施“分層學費”政策,向他們收取比其他本地生高50%的學費。目前本地大學本科生的學費為44,500港幣/年,若政策實施,來港人才子女的學費將增至66,750港幣/年,增加了22,250港幣。但相比非本地生的學費(高達16萬-21.8萬港幣/年),66,750港幣仍然是較低的水平。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調整?其實,這背後反映了香港教育資源分配的壓力。近年來,大量內地家庭透過優才、專才等計劃獲得香港身份,其子女作為受養人也享受了本地生待遇。這讓部分本地居民擔心,人才子女可能會佔用本應屬於本地學生的大學名額,因此呼籲調整政策。與此同時,政府也希望最佳化財政資源的使用,確保公共資金能夠更公平地支援長期定居香港的家庭。
除了學費問題,“本地生”的定義也在重新審視之中。目前,只要孩子在18歲前獲批受養人簽證,即可被視為本地生,享受政府資助的學費待遇。
然而,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在電臺節目中透露了正在考慮參考英國和新加坡的做法,引入“居住年限”標準。例如,要求申請本地生學費待遇的學生必須在港居住滿一定年限,否則將被視為“準本地生”或“非本地生”,並支付更高的學費。
此外,未來還可能打破傳統“本地生/非本地生”的劃分,實行更精細的分層機制。比如:
-
永久居民繼續享受最低學費;
-
非永久居民但持受養人簽證的學生需支付稍高的學費;
-
短期居住或非長居家庭則進一步提高收費標準。

儘管上述兩個政策調整方向帶來了不確定性,但也有好訊息傳來——香港考評局宣佈,自2025年起,DSE考試將在內地新增兩所“與考學校”。
此前已有的深圳培僑書院和廣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將繼續開放,而東莞暨大港澳子弟學校和廣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學校也將加入其中。
綜合來看,2025-2027年將是政策過渡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獲得香港身份的家庭,很可能仍適用現有的學費政策和本地生認定規則。即便後續政策有所收緊,香港身份依然擁有以下核心優勢:
學費成本低:即使實行分層收費,本地生的學費仍遠低於非本地生,價效比極高。
升學通道多元:DSE、華僑生聯考、國際課程三軌並行,覆蓋全球六百多家高校。
優質教育資源:香港有5所大學位列亞洲TOP20,基礎教育質量更是位居世界前列。
當然,政策調整也提醒我們,單純拿身份已不足以保證所有教育優勢。未來,只有真正融入香港社會、長期定居發展的家庭才能充分享受到這些福利。
香港教育政策的調整,既是對資源分配的最佳化,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種必然選擇。對於內地家長而言,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透過合理規劃,不僅可以規避政策變化帶來的風險,還能充分利用香港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子女鋪就一條通往國際名校的康莊大道。如果您正考慮為家人辦理香港身份,不妨儘早向小幫進行諮詢,量身定製最適合的方案。
對於想要去拿香港身份,去香港發展的內地人士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

想要申請香港身份的朋友,要把握當前的政策紅利,選擇正規機構,抓緊辦理。
關於移民幫
如需瞭解香港身份申請條件、優勢、辦理週期等更多問題,可以撥打400-085-6660,或新增移民幫資深顧問微信直接諮詢。

移民幫——作為中國“全球財富生活規劃平臺”,用專業、嚴格、高效的服務標準,為中國高階財富家庭及個人定製:全球身份規劃、國際教育諮詢、海外房產投資、保險及保障諮詢、海外稅務規劃、全球資產配置等全方位的財富管理綜合服務。
移民幫綜合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版權宣告:除了原創類稿件,其他均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小編搜遍網路也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處,望諒解。如原作者看到,請第一時間在公眾號留言,我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宣告,如覺侵權,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點選【閱讀原文】,一鍵評估適合你的移民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