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今日免費下載:2025年AI Agent智慧體行業深度報告
來源:融中財經(ID:thecapital)
作者:阿布
彭博社訊息顯示,DeepSeek已經於上個月在香港註冊了兩家公司——DeepSeek Limited 和 DeepSeek (HK) Limited。上述兩家公司,在2月5日已經完成註冊。
背靠香港,面向全球,香港的站位特點,讓其擁有獨特的全球化視角。有訊息人士認為,DeepSeek此舉或有意推動香港總部的建立。
與此同時,香港也著意推進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就在幾周之內,香港首個人工智慧大模型正式釋出,人工智慧安全、可信、負責任論壇在港舉辦,2025/2026財政年度特區政府財政預算案宣佈預留10億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慧研發院……
連串訊息顯示,香港正在發力搶進人工智慧“新賽道”。
DeepSeek或設立香港總部?
“最近見不到梁文鋒,他是重點保護‘動物’。”一位深圳投資人告訴融中記者。
自從春節復工以來,雖然僅僅只有一個月時間,但梁文鋒和DeepSeek已經火遍全球。“所有投資人,都在找梁文鋒。”
這一幕有多熱鬧?
“戒備森嚴”,這是在匯金國際大廈某公司工作的一位員工,春節後復工首日最直觀的感受。2月初,當她踏入大廈,便敏銳察覺到安保狀況已截然不同,嚴格程度遠超以往。“後來聽安保人員告知,原來DeepSeek和我們在同一棟樓辦公。”
隨後的一週時間,伴隨著DeepSeek的熱度飆升,匯金國際大廈成為炙手可熱的 “打卡點”。一位大廈工作人員稱,最多的時候一天前來造訪人員有近百位。
可這些“造訪人員”,大都只留下了敗興而歸的背影。“儘管網上能查到DeepSeek的具體辦公地址,但安保人員都不會透露其所在的具體樓層,更別期望能見到他們的員工了”,上述員工稱。
各路企業、合作伙伴、地方以及一級市場的VC投資人們都在積極尋找梁文鋒。
但想要見上一面,非常艱難。最近對於梁文鋒的行蹤,也是五花八門,前幾天聽聞一位投資人朋友說,梁文鋒去了北京,此後,又有傳言他在杭州。一時間,眾說紛紜。
但DeepSeek在此時,去了香港?
根據彭博社的訊息,早在今年2月5日,DeepSeek就低調地在香港的旺角和尖沙咀分別註冊了兩家公司,分別為DeepSeek Limited 和 DeepSeek (HK) Limited。有業內人士直言,DeepSeek或許開始籌劃在香港成立新
總部。
為什麼是香港?
首先,是香港國際化的站位。
對任何一家內地企業而言,佈局香港都是其國際化戰略的第一步。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城市,許多內地企業佈局香港也有上市融資的考量。背靠香港,DeepSeek可以推進全球化發展的腳步,進一步,在全球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其次,吸納香港乃至全球人才。
對於大模型企業而言,人才是技術發展的關鍵。作為大模型行業首屈一指的企業,DeepSeek的招聘條件不低。
近日,DeepSeek招人開出年薪百萬引發關注。據多家招聘平臺資訊顯示,該公司以“14薪”模式為基礎,開出了多個年薪百萬的崗位,覆蓋深度學習、系統研發、UI設計等領域,工作地點集中於北京和杭州。
在Deepseek掛出的職位中,大部分崗位的起薪在2萬元以上,不少年薪能達到百萬元級別。其中,年薪最高的職位是“深度學習研究員-AGI”,月薪水平為8萬至11萬元,年薪最高可達154萬元。核心系統研發工程師(校招)的薪資範圍為6萬元至9萬元,按一年14薪估算後,可達最高126萬元的年薪。大模型全棧工程師的薪資範圍為5萬元至8萬元,最高可達112萬元的年薪。
百萬年薪之下,用人要求同樣嚴格。
對於技術崗位,要有突出的研究能力或者工程能力,或者兩者兼有。如應聘深度學習研究員(AGI),一般要求相關專業的博士。如果是應屆畢業生,最硬的“敲門磚”就是博士期間的論文成果,最好是有很有影響力的第一作者代表作。
據DeepSeek釋出的招聘資訊顯示,深度學習研究員(AGI)這一職位,需熟練掌握至少兩種程式語言;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在國際頂會或期刊發表相關論文;在領域內知名比賽取得優異成績者優先。
而根據研究機構釋出的2024年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4所大學的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專業都進入了全球前40名,其中香港科技大學排名世界第十位。
這樣豐沛的高素質人才供給,是其他城市難以比擬的。
第三,優渥的人工智慧培育環境。
早在2024年,香港特首施政報告就提出設立100億港元的“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市場資金投向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新興產業。為擴大算力服務覆蓋面,特區政府去年撥款30億港元,推行為期3年的人工智慧資助計劃,主要用作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人工智慧相關企業使用數碼港人工智慧超算中心的高階算力服務。
近幾年,香港大力助推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也給DeepSeek的“到訪”,創造了條件。
香港“搶人”,也有招商辦!
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非常稀缺的,尤其是大模型方向,由於賽道很新,不像傳統領域有大量教科書和實踐,相關人員本身基數小。同時,這種新領域需要從業人員有很好的背景和思維敏捷度,還需具備很強的抗壓能力和熱情。
有獵頭告訴融中記者,“在DeepSeek等大模型應用日益增多的今天,相關崗位會更側重於對具備豐富大模型經驗的技術人才的任用。”
例如具備AI模型部署和場景應用的能力,智慧中臺創新等;對新技術建立風險監控系統以確保風險可控,應對監管的要求變化等能力。
人才,不僅是各家大模型企業爭搶的稀缺資源,更成為各地政府積極吸引的核心資源。
香港也不例外。
據彭博社訊息,DeepSeek如果打算進軍香港,將大力促進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吸引更多人才湧入。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不斷推動人工智慧產業,基於DeepSeek,研發出適合本地運用的人工智慧(AI)工具,以科技創新促進香港進一步發展。
實際上,DeepSeek已經深入到香港多個政府部門。香港《南華早報》稱,香港多個政府部門開始使用由 DeepSeek資料學習模型提供的支援本地開發的AI工具。
上個月26日,香港進行了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案,地點就在香港特區立法會綜合大樓會議廳。這一次預算案,一個重點就是人工智慧。據瞭解,今年香港將把人工智慧作為核心產業,將投入10億港元(約合9.335億元人民幣)來建立人工智慧研發機構。
強產業的核心,就是強人才。
為了吸納更多人工智慧領域的人才,香港已經有了諸多佈局。
在此前的預算案會上,陳茂波介紹,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自成立以來,已引進66家重點企業來港,其中八成已經或正籌劃建立全球或地區總部。截至去年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超過43萬宗申請,批出超過27萬宗,共有約18萬名人才到港。
值得關注的是“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融中瞭解到,香港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早在2022年就已經成立。
2、3年前,由於二級市場的下跌,市場上有傳言,外資大規模撤離香港。
當時,香港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曾闢謠這一傳聞。
彼時,他表示,目前在香港的外資企業數量穩定在9000家,與疫情暴發前相比並無顯著變化,外資企業對香港的營商環境和法律體系仍然充滿信心。
為了更好地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香港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對外經貿發展的同時,香港也積極引進企業,自2022年起,香港特區政府就推出了多項“搶人才”“搶企業”措施,成立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的佈局,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經初見成效。
據瞭解,香港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科發展,並透過多元化的招商活動,力求引入更多企業、資金和投資機構。近期多個經濟環節持續改善,政府拼經濟、搶企業、搶人才的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果。
香港不想錯過下一個DeepSeek
數年前,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曾提到,歷史留給香港的時間不多,“以深圳為例,90%以上科研投入來自產業。只有產業發展起來,科技有強大需求,才會投資上游。上游發展好,產生新科技促進產業發展,形成良性迴圈。”
在人工智慧的浪潮之下,香港也不想錯過下一個DeepSeek。
近幾年,香港在人工智慧賽道佈局頗多。
比如,香港確立的新型工業化目標明確,在2027年將智慧生產線增加至最少130條,這將為人工智慧提供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就在最近,由香港特區政府重點創科專案“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資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慧研發中心(HKGAI)近日正式釋出HKGAI V1大模型。這是香港首個人工智慧大模型。
為了支援首個大模型產品,香港協調各種資源,幫助該大模型產品不斷迭代升級。
據瞭解,截至目前,在香港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的協調下,特區政府已有約70個部門參與試用HKGAI提供的大模型輔助辦公應用系統。
不僅如此,就在政策預案中也功補,香港已預留10億元港元成立香港人工智慧研發院。特區政府數字政策辦公室會制訂研發院成立安排和具體目標,旨在促進人工智慧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在財政預算案中,陳茂波提出多項措施推動香港人工智慧發展和應用,如為人工智慧發展提供金融及稅務支援、預留1億元推出為期兩年的“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籌建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舉辦首屆“國際機器人大會”等。
這不是香港的首個支援政策。
2024年,香港推出了港府首個AI資助計劃。
為期3年的人工智慧資助計劃由香港2024—25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該計劃向數碼港撥款30億元港幣,主要用於資助本地大學、研發機構及企業等運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提供足夠的財政支援推動有關使用者使用超算中心的算力服務。
該計劃向5類企業及機構提供財政支援,包括本地院校、研發機構、政府部門、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及重點企業,以便其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
但值得關注的是,該計劃既面向本地企業,也面向非本地企業,且有相應的條件限制。對於本地企業來說,需要從事對香港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如生命健康、人工智慧和資料科學、金融技術、先進製造和新能源技術產業,其專案可以為香港的研發和人工智慧創新做出貢獻。而非本地企業則需要承諾在香港落地,僱用一定數量的專業人員,以推動當地生態系統的發展。
這是港府首個針對人工智慧的資助計劃。香港要成為人工智慧領域的國際創科中心,其中一個關鍵在於能否幫助各類機構和企業運用這一前沿技術。
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人工智慧正在引領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香港在這波人工智慧浪潮中沒有缺席。
幾年時間,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應對,給錢、給政策,先後建設了人工智慧超算中心,推出了30億港元人工智慧資助計劃等,目前僅在科學園和數碼港就匯聚了超過800家人工智慧企業。
可以想見,在不遠的未來,香港,也將建立一個適合人工智慧企業生長的完善生態,隨著DeepSeek的“到訪”,更多人才將湧入這方土地。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