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諷刺與爭議背後的價值觀

河北三河天子酒店
入選第一屆“中國十大丑陋建築”
長沙醫學院大門
入選第七屆“中國十大丑陋建築”
城市建築在中國成為一個公共議題,其實是相當晚近的事情。2008年前後,中國先後建成了一批具有鮮明現代風格的建築,國人對建築的意識也由此得到了大幅提升。自那時起,與建築相關的話題,逐漸成為公共文化議題的一部分。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始於2010年底建築暢言網的一個提案,一開始源於建築圈內人的戲謔和自嘲,但發展至今,每一次評選都會引發社會熱議。
為什麼最醜建築大多是象形建築?
文 | 周榕
來源 | 《經觀十二問》

01

建築背後的價值觀和文化敘事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一開始源於建築圈內人的戲謔和自嘲,但發展至今,每一次評選都會引發社會熱議。在此,我先談一下“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中預埋的一些價值取向。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始於2010年底建築暢言網的一個提案,當時邀請了建築評論家王明賢、顧孟潮和我,以及建築師顧正偉等來作為評委。
截至2021年,“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已經舉辦了十二屆。在此說明一下,這個評選每年選出10座建築,按說十二屆應該共有120座建築入選,但是其中重複了一座,所以總數是119座。
“2022年中國十大丑陋建築”榜單:第一名“天安千樹”購物中心/上海
從第一屆“十大丑陋建築評選”開始,我們就不是單純地以視覺上的醜陋作為標尺,更看重的是建築所傳達的價值觀和敘事手法。在這119座入選建築身上,我歸納出了4個共同點:
貪大媚洋
崇權炫富
獵奇求怪
粗製濫造
尤其在2019年以前,這幾點在“醜陋建築”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最初,我認為中國的“醜陋建築”並不多,很可能評一兩屆就沒有了,但這個評選一直持續舉辦了十二屆,“醜陋建築”仍然層出不窮。
這裡順帶介紹一下“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的機制,第一輪是海選提名;第二輪是長達半年以上的網民投票,投出前100名;第三輪,由評委會的7位專家對前100名進行評審。專家只能從入圍的建築裡做選擇,通常是在前50名裡選出,有時候可能會將範圍擴大到前100名以內。在這個評選機制之下,評委沒有辦法按自己的意志提名醜陋建築,只能從網友的海選和投票結果中去評選,這會形成一種制衡。
我覺得前三屆選出來的建築都較為相似,具備我前文提到的四個共同點。
第一屆(2010年)
北京盤古大觀
安徽阜陽市潁泉區政府辦公樓
重慶忠縣黃金鎮政府辦公樓
河北燕郊北京天子大酒店

江蘇阜寧天鵝港灣酒店
瀋陽方圓大廈
邯鄲元寶亭
四川宜賓五糧液酒瓶樓
濰坊市民文化藝術中心
深圳大中華國際交易廣場
瀋陽方圓大廈
邯鄲元寶亭
第二屆(2011年)
武漢琴臺大劇院
杭州大劇院
瀋陽金廈廣場
北京金泉時代廣場
海口新海航大廈
貴州湄潭縣茶文化陳列館
山西臨汾堯廟廣場天安門
四川大學體育館
湖北宜昌稻花香酒瓶建築
湖南郴州永興銀樓
北京金泉時代廣場
湖北宜昌稻花香酒瓶建築
第三屆(2012年)
寶雞新法門寺
世博會中國館
上海仙樂斯廣場
吉林廣電中心

河南夏邑曹集鄉政府辦公樓
成都新行政中心
廣州塑膠交易所有限公司總部大樓
蘇州東方瀑布大樓
河北元寶塔
武漢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
武漢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
河北元寶塔
第四屆挺有意思的,有一個企業“脫穎而出”了——萬達,之後也是連續幾年霸榜。合肥萬達做了一個鼓形建築,不知道是因為企業領導人的喜好,還是因為企業文化的風格,萬達非常喜歡象形建築。
第四屆(2013年)
安徽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
上海平安金融大廈
陝西周至縣北大門
貴陽科技大廈

重慶少年宮少兒科技大廈
北京興創大廈
江蘇華西村建築群
廣西美術館
四川成達大廈
臨沂城市展覽館兼科技館
安徽合肥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
陝西周至縣北大門
第五屆,萬達建在惠山的紫砂壺形建築也是如此。
第五屆(2014年)
北京門頭溝區某機關辦公樓
蘇州東方之門
廣州南豐匯
江蘇省南通市景華城8號樓

江蘇中洋豪升大酒店
成都市新世紀環球中心
無錫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
蘇州相城區倫敦塔橋
重慶動力國際主題樓
重慶火鍋博物館
無錫萬達文化旅遊城展示中心
廣州南豐匯
第六屆,萬達繼續上榜。還有一些獵奇型的建築入選,比如三亞的美麗之冠大樹公館,以及河北美術學院的校園,號稱“霍格沃茨的石家莊分院”。那一屆引發比較大爭議的是第一名——浙江長興縣的一棟政府辦公樓。這棟辦公樓是由一位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整體氣勢恢宏。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這棟建築會上榜?因為它看上去並不醜。實際上,長興縣當時花了20個億的人民幣來建這樣一棟縣政府辦公樓。雖然長興縣是全國百強縣之一,財力雄厚,但民眾覺得用20個億來建一棟縣級政府辦公樓,過於奢靡,是在炫富,因此可以入選“醜陋建築”。
第六屆(2015年)
杭州國際會議中心
山東濟南省會文化中心大劇院
海南三亞美麗之冠大樹公館
深圳智慧廣場

山東聊城市民文化中心
浙江省長興縣政府辦公樓
南昌萬達城展示中心
新疆大劇院
河北美術學院灰姑娘城堡
江蘇漣水縣環保局辦公樓
河北美術學院灰姑娘城堡
海南三亞美麗之冠大樹公館
第七屆,入選的建築多存在風格獵奇、粗製濫造的問題。
第七屆(2016年)
廣東佛山新城文化中心“坊塔”建築群
內蒙古鄂爾多斯圖書館
浙江紹興金沙·東方山水樂園建築群
河南鄭州西亞斯國際學院建築群

山東濱州惠民縣圖書館
浙江杭州印摩中心(融創杭州印)
山東濟南西站
江蘇無錫陽光100國際新城
廣西南寧迪拜七星酒店
四川成都清水河大橋
廣西南寧迪拜七星酒
浙江杭州印摩中
第八屆,入選的仍多為象形建築。其中,河北白洋淀的金鱉館值得注意,外形為一隻巨型甲魚。後來因為多種原因,這座建築很快被拆除了。
第八屆(2017年)
雲南農業大學主教學樓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觀園金鰲館
北京長安淨雅大酒店
上海LV大廈

寧夏平羅金融大廈
上海交通大學大門思源門
柳州雙漁匯
三亞大東海1號港灣城
長沙醫學院大門
青島市遼寧路電子資訊城居民樓
河北白洋淀荷花大觀園金鰲館

柳州雙魚

第九屆評選出的第一名是當年在建築界引起了很大爭議的上海國際設計中心,它是日本著名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的作品。客觀地說,安藤忠雄更擅長設計小型建築,比如一間小型博物館或文化館。在這之前,安藤忠雄從未設計過大型建築,所以看得出,他接手這個專案後,在尺度和形式上都亂了方寸。
第九屆(2018年)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甘肅蘭州音樂廳
湖北潛江曹禺大劇院
重慶喜來登國際中心

山東濱州國際會展中心
湖北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大樓
江蘇鹽城權健華東國際會議中心
遼寧鞍山興隆大家庭
重慶渝北商會大廈
江蘇崑山市巴城蟹文化館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山東濱州國際會展中心
第十屆評選出的第一名是重慶的來福士廣場。這個評選結果出來後,我發現網上幾乎沒有重慶本地人為這座建築辯護,後文中會加以詳述。
第十屆(2019年)
重慶來福士廣場
貴州天下第一水司樓
寧夏國際會議中心
湖南寧鄉經開區創業服務大樓

甘肅敦煌機場航站樓
江西南昌市青少年宮
安徽蕪湖長江之歌
四川內江張大千博物館
江蘇溧陽博物館新館
廣西新媒體中心
重慶來福士廣
安徽蕪湖長江之歌
第十一屆評選出的第一名位於廣州,是一座外形似一件花棉襖的大劇院,這是英國一家頗有知名度的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但是這些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並不深入。
第十一屆(2020年)
廣州融創大劇院
重慶武隆飛天之吻
貴州興義萬峰湖吉隆堡酒店
廣西河池丹泉酒業文化館

廣東茂名青少年活動中心
吉林延邊長白山長白天地度假酒店
江蘇南京蜂巢酒店
河北滄州吳橋國際雜技大劇院
江西省圖書館新館
陝西寶雞聯盟大橋
廣州融創大劇院
重慶武隆飛天之吻
第十二屆評選出的第一名是恒大地產的海花島。這屆引起較大爭議的實際上是第二名——蘇州灣大劇院,我們放在後面再聊。
第十二屆(2021年)
海南儋州恒大海花島建築群
山東濟南弘陽廣場
吉林長春一汽紅旗創新大廈
上海松江G60科創雲廊

湖北武漢中國建築科技館
江蘇蘇州灣文化中心
北京維景國際大酒店
廣州阿里巴巴華南運營中心
湖南長沙大王山朗豪酒店
河南濮陽長慶路跨金堤河橋(龍鳳橋)
蘇州灣文化中心

濮陽龍鳳橋

第十三屆(2022年)
上海“天安千樹”購物中心安徽
馬鞍山鄭蒲港CORPUS人體博物館
廣西桂林灕江歌劇院
上海廣富林考古遺址展示館

湖南張家界市工人文化宮
河南省科技館新館
廣州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專案
河北廊坊京唐城際鐵路大廠站
福州中國VR中心
河北滄州“十里香樽”大廈
河北滄州“十里香樽”大廈
廣州航空輪胎大科學中心
整體看下來,這119座入選的建築背後隱藏了當代文化敘事的大概模樣。南京雨花臺區政府辦公大樓是西方古典,忠縣黃金鎮政府辦公建築是中式古典,單看你會認為這些建築的設計是一時的心血來潮,但實際上,這裡面隱藏著很深的歷史淵源。
1901年,晚清政府頒佈了一條新規:官式建築須一體採用西洋式樣。雖然從晚清到清朝結束的這10年間中國沒建成幾座真正的西洋式建築,但這條新規在文化意義上帶來的影響非常大。
在此之前,中國人蓋房子都以官式建築作為樣板,但從1901年開始,在兩條正規化的並存和鬥爭下,民間建築變得有些無所適從了,當時民間很多商業鋪面在這波浪潮下,紛紛改成了西洋式樣,比如北京前門外大柵欄。
兩種正規化並存的典型,當屬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兩所校園的設計。清華大學的校園不僅建築形式,就連空間格局都是西式的,而北京大學的校園則完全是按照中式園林的空間格局和建築形式建造的。
1929年,民國政府出臺的《首都計劃》中明確提出:官式建築、政府公共建築採用“民族固有式”。但這條規定提出後不久,中國開始了抗日戰爭,整個建設形式又停滯下來。直到20世紀50年代初,梁思成先生大力主張建築採用“民族固有式”的建築,但這個主張由於經濟等各種原因沒有得到落實。
總的來說,一直到2000年以後,中國當代建築到底採用什麼樣的正規化,依舊是一個難題。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如今也還在摸索中。所以建築的正規化問題背後,實際上是價值觀和文化敘事的問題。

02

象形建築有“原罪”嗎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的入選名單中有很多象形建築,除了前文提到的幾座,還有北京燕郊的天子大酒店(外形為“福祿壽三星彩塑”)、貴州湄潭的“天下第一壺”、江西南昌的青花瓷建築群等。
福祿壽三星彩塑
貴州湄潭“天下第一壺”
江西南昌青花瓷建築群
現在仍有許多人認為象形建築是好看的,這表明社會物件形建築的認識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又得盪開一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設計講起。當時清華大學和中央美術學院各提出了一個方案。中央美術學院的方案在設計上採用了古典油畫常用的“一點透視”法,圖案是寫實的。這種觀念代表的是個體經驗,也就是你站在中軸線上,從你的眼睛出發,一點透視能看到的真實的景象。
清華大學的方案則採用了“三檢視”法,因為梁思成先生曾在美國接受過現代的空間製圖訓練,他把這套方法帶回了國內。清華大學的國徽設計採用了天安門的“正立面圖”。正立面圖在我們的日常經驗裡是不存在的,因為這意味著你要退到距離建築物無窮遠的地方,直到透視現象徹底消失,來自視像各點的光線完全平行。但這種僅僅存在於理念中的理性而抽象的空間圖式,是現代的、精確的、可度量並且可計算的。
“現代文明共同體”賴以棲身的“現代文明空間”,與“前現代空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現代文明空間”在本質上是理性的、抽象的,且統一在一套確定性規則的科學正規化之下,而“前現代空間”則熱衷於象形化造物,其背後的邏輯是偶然的、隨機的、脫離標準的、難以精準把控的。所以,由梁思成和林徽因先生共同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對全體中國人來說,是一次重要的“現代空間啟蒙”。對比世界其他國家同期大量象形母題的國徽設計,我幾乎可以斷言,無論從整體形式還是從其背後蘊藏的觀念而言,中國的國徽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回到物件形建築的討論,為什麼不建議把體育館建成蓮花形呢?在今天的技術條件和資金支援下,我們完全可以造出來,但每建造一座這樣的建築,對中華文明融入現代社會來說,都多了一個“絆腳石”,因為對於當代中國社會總體而言,人們對於現代文明的價值認同還遠遠不夠。
所以蓮花造型不是審美問題,如果你把它做成一個菸灰缸,做成一個桌上把玩的東西,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將場景換成城市公共空間,從文明選擇的角度來看,蓮花形建築就不太適合。一座大型公共建築會對公眾的文明認同產生潛移默化而持久深遠的影響。
2000年前後,自法國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 Andreu)中標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開始,中國的建築市場徹底向國際開放。之後,一大批外國建築師湧入中國。當時,中國建築界和西方建築界之間的知識與技術“代差”還比較明顯,因此只要是投標競賽,幾乎都是外國事務所勝出。
但在那之後的20年,從醜陋建築評選裡就可以看出,中外建築界的實力落差已逐漸縮小,而外國建築師的神話也一一開始破滅。
第十屆的第一名——由著名建築師摩西·薩夫迪(Moshe Safidie)設計的重慶來福士廣場,可能是目前歷屆入選建築中,對城市造成的傷害最嚴重的。
因為重慶整個城市的立基點在嘉陵江、長江兩江交匯的地方,朝天門原來的碼頭就在這裡。可以說,朝天門見證了重慶這座城市的歷史,是城市的靈魂所在。這個地方所處的渝中半島,也是重慶最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地形非常漂亮。但自從來福士廣場這6棟200米以上的超高層建築建成後,人們再也看不到自然起伏的天際線了,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遭到雙重毀滅。可以說,這組建築是控訴過去幾十年間城市快速發展中無序力量的無聲證言。
重慶來福士廣場夜景
第十二屆評選出的第一名是海南海花島的建築群,它不是一個外國建築師的作品,而是多個外國建築事務所的作品集,整體風格混雜不一。
那一屆爭議最大的是第二名“蘇州灣大劇院”,由法國包贊巴克建築事務所設計。包贊巴克早在1994年便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獎”。出自他之手的這座建築,外觀上其實談不上醜陋,但為什麼我們會差點兒將他評選成“醜陋建築”的第一名?根本原因就是,它代表了現在一些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偏好——為了展現城市的恢宏氣勢,不惜浪費大量的土地資源、城市發展的寶貴空間。蘇州灣大劇院的兩座建築之間用長約兩三百米的鋼結構“飄帶”連線成一個視覺整體。“飄帶”離地面有幾十米高,每一個“飄帶”其實沒有任何功能,後來又牽強附會地增加了一個所謂的步道。整體下來,這組建築的造價驚人。跨度兩三百米是什麼概念?即使“飄帶”上面沒有荷載,按照大概1/15的高和跨之比,它也得有七八米的梁高,算下來,得花費多少鋼材支撐這種毫無意義的東西?
蘇州灣大劇院
從我的專業角度看,現在國外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作品,相對於國內建築師而言,是沒有太大優勢的。它往往就只是一個標籤,好比你要買愛馬仕,你買的根本不是它的皮具質量,而主要是它的標誌(logo)。
這也給了我們一個很深刻的啟示,如今,在中國建築師和外國建築師的水平已經不再有明顯差距的情況下,中國建築文化的話語權應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03

醜陋建築評選的多維價值
中華現代文明共同體的構建是一個空間試錯過程。這個共同體需要透過很多物質載體來體現,其中就包含了建築這一非常重要的空間載具。
我認為,“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有多維價值。
其一,醜陋建築評選代表著一種“時代批判”。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出現在2010年這樣充滿著能量以及混沌的時間點,各個領域都有文化失序的表現,其中建築領域尤為明顯。
2010年也被稱為移動互聯的元年,移動互聯開始成熟,大量自媒體、新媒體應運而生,這些網際網路媒體塑造了某種意義上的新公共空間,也引發了人們對文化的飢渴,以前在傳統媒體中不被關注的事物,比如醜陋建築,在新媒體被引爆成為熱點話題。
在傳統媒體時代,建築的影響範圍非常有限。比如,一座城市裡的地標建築,最多也就影響這個城市裡的一部分人。而一旦建築議題被放在以移動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公共空間中,它的影響力就被放大了很多倍。
由此,一座建築醜陋與否,以及它所傳播的價值觀導向,就變成了一個全社會的公共話題。全社會對建築評價的參與,也促成了建築價值體系的重建。傳統的建築價值體系只關乎一小部分人,且只對建築的內部功能負責,現在已經提升至要對整個文明共同體的文化敘事負責的高度。
其二,醜陋建築評選是一種“社會協商”的機制。
長期以來,建築界和社會大眾之間,一直存在非常明顯的隔膜,建築界自身也被困在專業資訊“繭房”裡,沒有意識到建築在社會空間裡所產生的影響力之大。作為一名建築行業從業者,我在評選中看到的中國當代建築形態,90%以上都是我以往聞所未聞的。因此可以說,這個評選為建築界人士打開了一個社會資訊的敞口,讓我們能重新站在社會共同體的視角,去審視中國的建築。
在評選過程中,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能達成共識,所以,這個評選也是一個很好的網路化協商機制。並且,從機制上來看,它比任何一個建築界已有的評選機制都要好很多。
其三,醜陋建築評選是一種“文化約束”。
一開始,大家並不在意這個評選。但這些年我發現,快到最終評選的時候,建築師們都很擔心自己的作品會入選。可以說,這個醜陋建築評選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建築師和決策者的頭頂,令他們時刻感受到某種威懾力。這種文化的約束是一種扁平的協商機制,就像凱文·凱利(Kevin Kelly)提到的“蜂群智慧”——蜂群透過調整自己與鄰近蜜蜂之間的翅膀距離,來統一飛行方向。
這十二屆“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也形成了一種共同體的意志。比如,如今設計象形建築的建築師越來越少了,因為他們腦子裡已經有了一些預警的紅線。
其四,醜陋建築評選會形成一種“文化認同”。
文化認同的形成,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有一些認同的“標的物”。而建築,特別是重要的公共建築,就是提供文化認同的“標的物”。
“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以及網路上的反饋,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糾錯的作用,讓文明共同體在尋找自己空間形式的路上,能夠不斷地透過糾錯與改正,再返回來尋找自己的路。
經過十二屆的“中國十大丑陋建築評選”,我也深刻感受到中華文明逐漸在現代找到自己的表現形式,逐漸建立起了新秩序。
-END-
插圖:本文插圖原作為個人收藏,想購買相關畫作及瞭解其他更多畫作資訊,歡迎加入"藍襪子藝術賞析群"。在"賞析群"裡,喜歡藝術的朋友們一起欣賞畫作,分享日常,還有無底價0元拍賣活動。如果您喜歡藝術,新增下方藍襪子微信,並回復“入群”,一起過有藝術的生活。
新增藍襪子微信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正反讀書
聽說轉發文章
會給你帶來好運
點選“在看”分享你的態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