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小夥伴在後臺給我們留言,講述了自己差點被騙的經歷:
騙子使用 AI 換臉技術,偽裝成上海公安和檢察長,透過視訊通話與她聯絡,聲稱她涉嫌一起重大案件,需要配合調查。
對方不僅提供偽造的證件和檔案,視訊通話中的「假臉」也幾乎沒有破綻,差點讓她信以為真。
她在朋友圈和微信群中分享了這段經歷,發現有很多人對此毫無防備,甚至有人已經被騙。

我人在灣區,最近差點要被騙子騙了,他們 AI 換臉,假裝上海公安跟檢察長,跟我影片即時通話。如果你們能宣傳一下就好了。我這兩天在朋友圈跟群裡宣傳了一下,發現有很多人不知道,並且有很多人有被騙的經歷。如果我們傳播出去騙子就沒有辦法騙人了。
好的,感謝您提供的資訊!我們會盡快發出公眾號文章,提醒大家!

AI 換臉 + 多角色扮演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舊金山灣區的華人社群也成為了 AI 換臉詐騙的新目標。
在這位小夥伴的案例裡,詐騙團伙採用了以下手法:
1. 冒充執法機關:騙子使用換號器冒充美國警方及中國執法機關打來電話,聲稱受害人涉及跨國案件;

他們先用美國警方電話打給我,一位東南亞口音的大媽用英文說我在中國上海辦理了一個手機號,涉嫌金融欺詐,而且特別詳細的告訴我記錄,還有 case number。讓我配合調查,不然在美國這邊會留下記錄。然後就給我轉接到上海公安……
2. AI 換臉視訊通話:利用 AI 技術,偽裝成執法人員與受害人進行視訊通話,增強可信度;
3. 多角色協作:透過多人扮演不同角色,製造緊張氛圍,迫使受害人配合;

一名警員跟我溝通後,說可能是身份洩露,然後讓我下載公安局的一份報案筆錄,讓我用 Telegram 跟他溝通。幫我再查一下有沒有別的可疑賬號。結果查出來我涉嫌顧國明洗錢案,說案情重大,要提交到他們隊長那。 「袁維」隊長用 Telegram 影片跟我即時通話,身穿警服,讓我籤保密協議,說我要配合調查,不然要中國大使館通緝我。我想我配合調查沒有問題啊。結果先讓我寫檢討自白書,然後說會有檢察長聯絡我。然後過幾天「曾國東」檢察長跟我即時視訊通話。


注意:差點被騙的小夥伴當時曾在網上進行了核實,查到了袁維隊長和曾國東檢察長的報道或公開資訊,證實身份、樣貌都與影片聊天中的一致……但其實,騙子也正是利用此兩位執法人員在網上公開的照片和資訊,進行 AI 換臉冒充身份!
4. 誘導轉賬:以「保釋金」、「保證金」等名義,要求受害人轉賬,實施詐騙。
萬幸我們的小夥伴在最後騙子要求轉錢的緊要關頭醒悟過來,沒有造成實質性的損失……

再次提醒:任何要求轉賬的所謂「警方通知」都涉嫌詐騙,請聯絡當地警方進行核實。

提高警惕,防範詐騙
據中國新聞網報道,一名居住在舊金山的華裔婦女,因接到冒充中國執法機關的電話,被騙走 200 萬美元,成為近年來灣區華人被騙金額最大的一起案件。
類似的案件一再提醒我們,詐騙分子手段高明,受害人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陷入陷阱。
中國駐美國使領館多次釋出提醒,敦促在美中國公民提高警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
特別是針對留學生和新移民,騙子往往利用他們對法律和制度的不熟悉,實施詐騙。
此外,中國反詐中心和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聯合釋出了「海外防範電信網路詐騙宣傳手冊」,提供了詳細的相關案例,以及防範指南。
該手冊可在以下連結檢視:http://cs.mfa.gov.cn/zggmzhw/lsbh/lbsc_660514/202406/P020240627326323765614.pdf

防範詐騙建議
AI 換臉詐騙的出現,標誌著詐騙手段的進一步升級。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目標,唯有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建議大家:
保持警惕:接到自稱中國執法機關的電話或視訊通話,或者熟人用不熟悉的方式發來聯絡,務必提高警惕。
不透露個人資訊:不要在電話中透露自己的身份證號、銀行賬戶等敏感資訊。
不轉賬:任何要求轉賬的請求都應拒絕,並及時與家人或朋友溝通。
核實身份:可透過官方渠道核實對方身份,避免上當受騙。
舉報詐騙:如遇詐騙,應及時向當地警方報案,並向中國駐美使領館報告。
以及轉發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讓更多人瞭解這一新型詐騙手法,防止被騙!
